学科分类
/ 18
3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应用转运用仪器放置移动架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中选取本院需经急诊科转入ICU的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转诊时间:2020年1-12月);将纳入者以随机数表发分为2组,A组使用传统转运床进行院内转运,B组则应用自行研制的转运用仪器放置移动架进行转运;对比两组患者转运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转运时间。结果:经统计对比可见,B组患者转运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低于A组,且该组患者转运中所需的时间也显著短于A组(P

  • 标签: 转运仪器 放置移动架 危重患者 院内转运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安全转运护理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医院内转运的作用。方法:选择需要进行医院内转运的急诊危重症患者120例,按照时间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采取安全转运护理之前,实验组为采取安全转运护理以后。观察两组转运过程中意外情况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意外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安全转运护理 急诊危重患者 意外情况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内转运时急诊科危重的患者采用安全转运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急诊科危重患者为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即参照组、研究组,各组患者共计40例,转运方式不同,分别是常规转运、安全转运护理模式,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于风险事件发生率,研究组更低(P

  • 标签: 急诊科危重患者 院内转运 安全转运护理模式 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安全转运护理模式对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影响。方法:本次选取的126例危重症患者(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均于本院急诊科接受治疗,为进行对比研究,通过信封法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63)和对照组(n=63)。对比两组院内转运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转运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转运所需时间更短,接收科室及患者家属对院内转运满意度更高,差异可比,P<0.05。结论:安全转运护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科院内转运中,危重症患者转运中不良反应大幅减少,转运时间较常规转运护理也明显缩短,不仅提高了对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效率,还降低了转运风险。

  • 标签: 安全转运 转运护理模 急诊科 危重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安全转运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时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急诊科收治的72例危重患者为例,随机依次排序依据单双数分组,各36例,对照组为常规转运护理,观察组为安全转运护理,分析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转运及交接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安全转运护理干预,有效缩短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时间,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其满意度,值得借鉴。

  • 标签: 安全转运护理 急诊科 危重症 院内转院 效果
  • 简介:转运是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救治过程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关键在于掌握转运的指征、转运前的风险评估、转运人员的组成、转运的急救器械和药品的准备、转运前的预防处理、转运途中的观察与抢救、搬运方法是否正确、抢救预案是否有效实施及严格交接班等。

  • 标签: 急诊 危重患者 转运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医疗用转运装置方便患者转运。方法:1、该转运装置,通过折叠组件的设置,不使用时,拧松紧固螺栓,转动支撑腿,带动转动块在连接片的内部转动,将支撑腿的一端卡入卡环内,进而将A转运床板和B转运床板折叠,提起把手转移后放置,减少了空间的占用,方便进行收纳安放。2、该转运装置,通过束带组件的设置,患者躺在A转运床板和B转运床板上,拉动束带,进而将卡扣和卡块相连接,从而达到了对患者进行固定的效果,避免患者在转动过程中因意外导致摔落。3、该转运装置,通过仪器槽的设置,打开盖板,将检测患者生命体征的相关仪器设备放置入仪器槽内,方便医护人员在患者转运途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及时监测,避免发生意外。结果:该转运装置能减少空间的占用,方便进行收纳安放,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 标签: 医疗 转运装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转运及前瞻性护理干预在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10月至2023.10月于我院急诊就诊的80例急危重症患者,随机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转运护理,观察组安全转运和前瞻性护理干预,比较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检查等待时间、转运时间差异明显,观察组更短(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采用安全转运及前瞻性护理干预效果理想,有助于提高救治效率,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应用。

  • 标签: 急危重症 安全转运 前瞻性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多学科协作护理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时间及转运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中重点选取了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88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诊危重症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多学科协作护理,对比两组中患者转运时间和不良事件出现率。结果 对照组转运时间长于观察组,组别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对照组中患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观察组,组别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措施可显著缩短患者转运时间,降低患者转运不良事件出现率,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由于基层医院儿科的医疗设施有限,医疗技术力量薄弱,大部分危重患儿得不到规范、合理、及时的治疗。为此,我院于2001年6月1日开展危重症患儿院前急救转运工作,与50余家基层医院建立了急救网络系统,由我院儿童急救中心专业医护人员及救护车司机各一名组成院前急救转运小组,协助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对危重患儿进行急救并转运到我院继续进行救治。2001年7月1日-2006年6月1日共转运危重患儿768例,现将其急救与转运过程报告如下。

  • 标签: 院前急救 危重患儿 转运护理 基层医院 儿童急救中心 危重症患儿
  • 作者: 刘巧倩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14期
  • 机构:四川省南充精神卫生中心,四川南充 637000
  • 简介:急危重症患者转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护理工作。它涉及到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和护理,以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安全稳定。本文将介绍急危重症患者转运的相关知识和护理方法,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完成这项任务。

  • 标签: 急危重症;转运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危重症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应用失效模式的管理效果。方法:将2018.5-2020.1期间70例院内治疗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目标,患者入组后通过抽签法进行分配,共设置两个比较小组,每组入组35例,考察组患者采用失效模式风险管理运转,比对组采用常规运转,本次对比观察指标为急危重症患者在转运途中意外发生率。结果:考察组急危重症患者转运途中意外发生率结果与比对组实施比较,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失效模式风险管理运转可有效提高急诊危重症患者运转有效性,降低运转途中意外事件发生率。

  • 标签: 运转 失效模式 危重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并评价标准化分级院内转运模式在急诊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中的效果。 方法 选择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94例急诊抢救室通过转运完成手术、介入治疗、 CT与 MRI检查的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 n=47例)和对照组( n=47例)。 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院内转运方法及流程,观察组采取 标准化分级院内转运模式,比较分析 2组患者院内转运耗时情况、转运途中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通过转运完成 CT/MRI检查( 25.68±2.75 ) min、 CT检查后至专科病房( 30.90±2.38 ) min、及转入专科病房( 19.89±2.13 ) min或介入室( 16.10±1.94 ) min耗时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 33.49±3.82 ) min、( 37.11±3.42 ) min、( 25.61±2.07 ) min、( 19.95±2.03 ) min( P< 0.01);观察组患者转运途中转运设备、组织管理、病情变化、导管 / 管路、液体 /药物等 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3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31.91%( P< 0.05)。结论 标准化分级院内转运模式应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过程,可有效缩短院内转运时间,提升院内转运效率,同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 院内转运安全。

  • 标签: 标准化分级转运模式 急诊危重症患者 院内安全转运 效果评价
  • 简介:总结了院前长途转运患者的主要方法、注意事项及急救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出诊、转运前的准备,救护车派发的注意事项,急救现场的评估,患者长途转运途中的特点及注意事项,以及目的地交接患者的处理,认为高效、快速、安全的院前急救方案,可赢得挽救患者生命的宝贵时间,提高院前长途转运的成功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长途转运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在医院急诊科是主要针对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阵地,要面对的是病情严重、变化快的患者。在进行危重症患者抢救和复苏过程中,由于判断以及治疗的需要,常常会转至检查科室以及手术室等相关的专科病房进行治疗。虽然这个过程当中的转运时间比较短,但是转运过程当中存在着很大的风险,这将直接为其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比如各种管道接触不良、供氧不足、检测仪器出现问题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等情况,因此,制定规范标准化的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规章制度,对于规范医疗队伍,加强转运技术相应培训,能够有效的降低转移过程当中不良事件的发生,达到安全转运的最终目的。

  • 标签: 急诊 危重患者 院内安全转运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我院危重患者转运过程存在的安全问题及相关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18年9月到2019年5月期间,随机对64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比组患者(n=320)采取常规陪检,观察组患者(n=320)采用细节陪检,对比两组患者对转运过程中的满意度、转运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转运过程中的满意度、转运质量评分均要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我院进行危重患者转运交接的患者,对其采用细节陪检以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效率,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使患者的治疗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 标签: 危重患者 安全问题 细节护理 转运交接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我院危重患者转运过程存在的安全问题及相关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 2018年 9月到 2019年 5月期间,随机对 64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比组患者( n=320)采取常规陪检,观察组患者( n=320)采用细节陪检,对比两组患者对转运过程中的满意度、转运质量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转运过程中的满意度、转运质量评分均要高于对比组(p<0.05)。 结论:在我院进行危重患者转运交接的患者,对其采用细节陪检以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效率,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使患者的治疗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 标签: 危重患者 安全问题 细节护理 转运交接
  • 简介:摘要:心脏介入治疗是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介于内科与外科手术治疗之间,是一种有创的诊治方法;主要技术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PTCA+支架术,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心脏介入手术在影像学方法的指导下,通过专业心脏导管对心脏病进行确诊和治疗,复杂病例一般转外科搭桥治疗和分次完成手术来解决。心脏介入术不仅加大手术难度,且提高了术后安全转运和护理的各环节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过往的研究大多数注重手术的安全性,忽略了患者在转运过程的安全防护。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医护人员应注重术后患者的院内转运和护理,医护人员需要遵循术后的风险管理制度,转运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要冷静应对,避免因医务人员失误导致患者的二次伤害,保证患者安全转运,提高心脏介入手术救治的成功率。

  • 标签: 心脏介入手术 安全转运 护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