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第一鳃沟瘘管亦称先天性耳颈瘘管,是由于第一鳃弓下颌突和第二鳃弓之间的鳃沟不完全闭塞所致,一般有内外2个瘘口:外瘘口可在颈侧上部、下颌角后方、乳突间区域,内瘘口可在外耳道、鼓室、咽鼓管区域。第一鳃沟瘘管在临床上较少见,占所有鳃裂畸形的1%~8%。故临床上比较容易误诊、漏诊,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对本病认识不足,缺乏诊治经验。另一方面是因为诊断不明确,而进行反复盲目的瘘口和囊肿切除,进行多次的脓肿切开引流,增加了诊断上的困难。治疗上,因瘘管与面神经和腮腺关系密切,某些瘘管走向复杂、位置深、分支多,手术有一定的难度。对该病的充分认识有利于早期诊断,完整切除瘘管及减少并发症。而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疗效亦有重要意义。我们回顾性总结了12例第一鳃沟瘘管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产妇第一产程使用非药物阵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时间段为 2018.10月 ~2019.10月期间,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 15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组,并按照使用非药物镇痛措施的不同时间段分为观察 A组和观察 B组,每组产妇各 75例,观察 A组产妇在潜伏期开始使用非药物镇痛措施,观察 B组产妇在活跃期开始使用非药物镇痛措施;另选取同期的 75例产妇作为本次实验的对照组,不使用非药物镇痛措施;对比三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分娩疼痛程度。结果:观察 A组自然分娩率为 93.33%,观察 B组自然分娩率为 90.66%,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 81.33%,观察 A组的自然分娩率最高,(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比三组产妇的分娩疼痛程度,对照组产妇最高、观察 A组产妇最低,(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非药物镇痛方式在分娩期第一产程的应用,最佳使用时间为潜伏期,能够减轻产妇的疼痛程度,提高自然分娩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下颌阻生牙拔除术患者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时间范围处于2022年11月~2023年11月阶段的50例下颌阻生牙拔除术患者展开分组对比研究;所有下颌阻生牙拔除术患者的分组依据为投掷硬币法;参照组(25例):采用常规方法完成临床护理干预;研究组(25例):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完成临床护理干预;组间比较两组下颌阻生牙拔除术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以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与参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展开比较,研究组下颌阻生牙拔除术患者统计结果呈现出显著降低(P<0.05);与参照组术后疼痛评分展开比较,研究组下颌阻生牙拔除术患者统计结果呈现出显著降低(P<0.05)。结论:下颌阻生牙拔除术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临床合理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将患者的术后疼痛有效减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在下颌埋伏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由同一医生拔除的下颌埋伏阻生智齿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延伸服务。具体方法包括微信添加医院公众号,了解口腔知识;建立电话回访登记本,记录患者的就诊信息并定期给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及时了解患者术后状态;一周后复诊拆线时分别让两组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和拔牙术后健康宣教相关知识反馈表并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87.5%)。观察组的拔牙术后健康宣教知识知晓率(90%)高于对照组(65%)。结论:加用护理延伸服务可以促进护患关系的建立,提升患者满意度及拔牙术后健康宣教知识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