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共振模式血管造影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应用在脑血管诊断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心脑血管科室的56例患者开展研究,患者分别接受MRA影像诊断与DSA影像诊断,观察分析两种诊断方式所取得的实际诊断效果,分析两种诊断方式诊断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建议性策略。结果 MRA诊断方式适合应用于脑动脉瘤以及血管畸形的诊断,DSA诊断方式在血管狭窄或闭塞症状的诊断上应用效果更佳。相关数据对比显示出显著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MRA诊断 DSA诊断 差异 策略
  • 简介:脑血管反应性(cerebrovascularreactivity,CVR)是指脑血管在各种舒张或收缩因素的作用下能够舒张或收缩的能力,扩血管反应性可用来评价脑血管储备能力。目前对脑血管调节能力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检测脑血管反应性对评价脑血管调节功能以及对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筛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脑血管反应性检测方法、临床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脑血管反应性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探究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对策,希望可以为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提供良好的帮助。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 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1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心脑血管疾病护理对策进行护理,观察组使用急诊护理对策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成功率。结果护理实施之后,临床治疗成功率的比较当中,观察组的 98.0%显著要高于对照组的 75.0%,观察组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十分显著( P< 0.05)。结论急诊护理对策使用到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治疗当中,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让患者可以早日恢复,保证生命安全。临床上具备非常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急性 心脑血管疾病 昏迷患者 急诊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评价DSA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和/(或)MRI平扫、头颈CTA和/(或)MRA,颈部、脑血管超声及DSA,170例发现不同程度脑梗死.163例无脑出血、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病史;-2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结果:185例中,颈动脉、椎动脉和/(或)颅内动脉存在不同程度狭窄者156例,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及闭塞分别51例、53例、32例、20例,其中颈总、颈内动脉狭窄分别为8例、41例,椎动脉狭窄52例,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后动脉狭窄分别为19例、24例、12例,43例颅内外血管2处以上存在狭窄,25例并可见大小不同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38例重度动脉狭窄和闭塞患者行支架成形术,术后供血动脉直径恢复正常.29例DSA检查阴性,颅内外血管均不存在狭窄.结论:DSA能够能准确判断颅内外血管狭窄的位置,评估狭窄的程度,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脑血管造影术 脑缺血
  • 简介:中风又称脑血管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由于各种脑部血管所引起的脑功能缺损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它的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对中风病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该病的发病率,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颈部血管超声、栓子检测、血液生化检查等,对中风病组和与中风病非密切相关性疾病组的脑部功能进行评价分析,以反映脑血管功能的退化指标和程度,指导临床预防中风病的发生。

  • 标签: 卒中 脑部功能 分值
  • 简介:目的:研究超微血管显像(superbmicrovascularimaging,SMI)与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在膀胱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患者行常规膀胱超声检查,发现占位性病变者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SMI及CEUS检查,比较3种技术在膀胱占位性病变中血流显示的差异,并观察造影剂进入病灶的灌注模式,分析其灌注特点,最后与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5例膀胱占位性病变患者共36个病灶,其中膀胱恶性肿瘤31个、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2个、腺性膀胱炎3个。SMI与CEUS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血流显示率为100%,明显高于CDFI(69.4%),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CEUS提示恶性病灶35个,造影表现为快进慢退高增强;腺性膀胱炎1个,造影表现为慢进同退等增强。CEUS的诊断准确率为88.9%。结论:SMI与CEUS均能提高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血流显示率。CEUS能实时观察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其性质,具有较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超微血管显像 超声造影 膀胱占位性病变
  • 作者: 刘莱
  • 学科: 医药卫生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10期
  • 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医院·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130
  • 简介:超声检查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影像检查方式,其在疾病的诊断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超声检查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腹部疾病、心脏疾病等多个方面。超声检查使用的频率相对较高,对于健康人群来说,经常进行超声检查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超声检查作为一种医学影像检查,很多人认为这种检查方式存在一定风险,会对身体造成一定伤害。因此很多人在进行超声检查时会很担心,那么超声检查是否存在风险?

  • 标签: 超声检查
  • 简介: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医院就诊中会应用到影像学检查技术。这些影像学检查种类众多,如DR、CT、MR、MRA、CTA等,不但可以在临床诊断中相互补充,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清晰了解病变组织的情况,还能让医生又快又准地作出诊断,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医学的水平。但对于非专业出身的普通患者而言,想要在种类众多的影像学检查技术中准确找到与自身病情相关契合的检查项目,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在医院检查时,医生一般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推荐合适的检查项目,但如果想要自行选择,该如何选择?

  • 标签: 影像检查;辐射伤害
  • 简介:鞍区指蝶鞍及其周围结构,位于中颅窝,形似马鞍。主要结构包括蝶鞍、垂体、海绵窦及其穿行结构,其解剖结构复杂。发生于垂体及鞍区的常见病变30多种[1-2],这些病变起源于垂体或邻居结构(脑实质、第三脑室、脑膜、海绵窦、动脉、颅神经等)。影像学检查对鞍区病变重要意义,了解鞍区解剖、常见病变影像表现及鉴别要点,对提高术前诊断水平重要意义。

  • 标签: 垂体 蝶鞍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病变的种类繁多,鉴别诊断相对复杂,但首要的是区分良恶性。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骨病变的诊断不再局限于X线平片诊断,CT和MRI的作用愈加重要。平片与CT都是用X线成像,两者显示的均为病变密度的改变,前者是重叠图像,后者是断层图像,但两者所显示的征象基本类似,有些征象可相互通用,如骨质破坏、骨质硬化、骨膜反应、死骨等。MRI在骨关节系统的普遍应用,对检出早期病变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MRI非压脂序列对正常骨髓内脂肪信号被病变的替代和压脂序列对病变内水分的增加相当敏感,但其信号改变与平片及CT大不相同,如骨质的高密度影在MRI各个序列上均呈低信号,而在X线平片和CT上不能显示的骨髓与软组织的水肿在MRI压脂序列上则能够清晰显示。之前,有些依靠平片和CT作出正确诊断的患者,术前MRI检查却误诊,如将良性骨肿瘤合并周围骨髓与软组织的水肿误诊成恶性骨肿瘤,原因就在于对MRI征象的认识不足[1]。本文对具有良恶性骨肿瘤鉴别意义的征象进行总结,希望能提高影像和临床医师对骨肿瘤的诊断正确率。

  • 标签: 骨疾病 诊断显像 诊断 鉴别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胰腺囊实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囊实性病变,其中浆液性囊腺瘤3例,黏液性囊腺癌3例,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胰腺癌囊变2例,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囊受3例,慢性局限性胰腺炎及胰管扩张性囊肿3例,分析每种疾病的临床特征及MSCT表现。结果:不同的胰腺囊实性病变之间具有相对的特征性改变,仔细观察,提高认识,可提高诊断准确率。结论:每种胰腺囊实性病变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熟悉每种病变的MSCT特点,可以提高其鉴别诊断能力。

  • 标签: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近年来,血管造影技术进展迅速,这与介入放射学、现代肿瘤学、外科学及血管外科学等学科发展迅猛有关。本文初步报道我院引进德国西门子ArtisFA1250m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后,从2008年1月-2009年6月所作的380例周围血管造影、造影后插管介入治疗、外科手术及保守治疗情况,以期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提高血管造影技术水平。

  • 标签: 周围 血管造影术 介入
  • 简介:1.8气管支气管管壁增厚除气管支气管软化症与巨气管支气管症等少数情况其管壁常变薄外,大多数气管支气管疾病常表现为管壁增厚。局限性增厚一般见于管壁浸润型的恶性肿瘤、支气管内膜结核等,而弥漫性气管支气管管壁增厚,可见于复发性多软骨炎、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性、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韦格氏肉芽肿与结节病累及气管支气管管壁等,且均同时伴支气管管腔狭窄。

  • 标签: 气管 支气管 影像表现
  • 简介:目的:分析128层CTA在腹部血管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4例行腹部血管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128层CTA,分析128层CTA在腹部血管性疾病诊断中的检出情况。结果:24例中18例为腹部动脉系统疾病,包括腹主动脉夹层1例,腹主动脉瘤1例,肝动脉瘤2例,脾动脉瘤2例,肝总动脉钙化狭窄1例,腹主动脉钙化狭窄2例,髂动脉钙化狭窄2例,肾动脉钙化狭窄3例,肠系膜上动脉钙化狭窄4例。2例下腔静脉系统疾病,包括下腔静脉瘤1例,下腔静脉血栓1例。4例门静脉系统疾病,包括门静脉癌栓2例,门静脉高压1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1例。结论:128层CTA可准确诊断出腹部血管性疾病,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腹部 血管性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PET/CT是集功能、形态学检查于一体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在肿瘤良恶性鉴别、分期、转移监视等方面优于传统影像学检查,尤其在乳腺病变中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PET/CT在乳腺癌诊断、淋巴结评估及术后复发与转移等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本文简要介绍该技术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 CT 淋巴结 肿瘤复发 肿瘤转移
  • 简介: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已成为肝胆胰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虽然B超、CT、MRCP等诊断手段提供了较多的影像学依据,但仍存在无法提供病理依据的缺陷。ERCP一方面能取得影像学诊断,更有机会取得病理诊断,另一方面对壶腹周围病变还兼具治疗作用。现将我院2002年1月~2007年5月ERCP诊治胆总管壶腹部病变资料总结如下。

  • 标签: 壶腹周围疾病 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
  • 简介:起源于肌腱的肿瘤及瘤样病变较少见。本文拟介绍肌腱解剖、常见的肌腱肿瘤和瘤样病变,以及其声像图表现。肌腱的原发恶性肿瘤及转移瘤罕见,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相对常见。肌腱的良性肿瘤表现为无痛或轻微触痛的软组织肿块,常见类型包括腱鞘巨细胞瘤、软骨瘤、骨软骨瘤、骨瘤、神经鞘瘤、海绵状淋巴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平滑肌瘤、纤维脂肪瘤等,约半数为腱鞘巨细胞瘤。肌腱原发性恶性肿瘤多发生于40~60岁,常见于下肢,主要为各种肉瘤,包括透明细胞肉瘤、滑膜肉瘤、上皮肉瘤。肌腱转移瘤以手部肌腱多见,大多来源于皮肤、关节或腱鞘肿瘤的直接蔓延,血行转移非常少见。肌腱瘤样病变多见于手部,腱鞘囊肿、表皮样囊肿及黄色瘤为最常见类型。

  • 标签: 肌腱 肿瘤 瘤样病变 超声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超声造影(CEUS)误诊的原因,以提高CEUS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004年3月—200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68例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患者的CEUS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中,24例肝脓肿、5例炎性假瘤、2例肉芽肿、37例其他局灶性炎症,全部经病理证实。动脉期以高增强为主,占61.8%(42/68);门静脉期及延迟期以低增强为主,占75.0%(51/68)、80.9%(55/68)。出现17例假阳性,包括肝细胞癌10例、肝转移瘤6例、恶性淋巴瘤1例。结论详细询问病史及CEUS诊断标准的不断完善可提高CEUS诊断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准确率。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 超声造影 误诊
  •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肌肉软组织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6例肌肉软组织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分析病变的回声特点、大小、范围、边界、包膜、结构等,部分患者检查结果与X线、CT、MRI等结果对照分析。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对36例患者肌肉软组织病变患者的检查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肌腱断裂、肌肉损伤、肌肉肿瘤及炎性病变等在声像图上有特异性表现。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能清晰显示肌肉软组织病变的物理性质,对软组织病变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软组织病变 声像图 灵敏度 特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