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联合肿瘤标志物对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现的肺占位性病变42例,均完善~(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检查,同时行4项血清肺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及糖类癌抗原125(CA125)的实验室测定。按肺占位性病变在~(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上靶/非靶比值(T/NT)的区别,对相应的FDG浓聚状况和特点展开剖析,若病变局部T/NT≥2.0则判断为阳性(肺恶性肿瘤)。肺4项血清肿瘤标志物中,1项或以上超出参考范围即为阳性(肺恶性肿瘤)。结果:42例中,病理示恶性肿瘤33例,良性病变9例。~(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法诊断肺恶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87.88%、66.67%、90.63%、60.00%、83.33%,与病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8,P=0.794);血清肺肿瘤标志物法分别为57.58%、88.89%、95.00%、36.36%、64.29%,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0,P=0.003);联合前2种方法诊断分别为93.94%,66.67%,91.18%,75.00%,88.10%,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4,P=0.786)。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联合肿瘤标志物对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最具临床参考价值。
简介:目的:比较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探测显像及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骨显像在肿瘤骨转移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行18F-FDG符合探测显像及99mTc-MDP骨显像的骨转移患者42例,平均年龄(53.62±12.48)岁。其中未进行任何治疗患者18例,另11例治疗后多次(2-5次)行18F-FDG符合探测显像及99mTc-MDP全身骨显像。两种检查在1周内完成。比较两种方法在肿瘤骨转移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结果18F-FDG符合探测显像有36例明确诊断,99mTc-MDP骨显像有32例明确诊断,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P=0.320)。18例未行治疗患者中,18F-FDG符合探测显像均明确诊断,99mTc-MDP骨显像有12例明确诊断,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P<0.05)。治疗后疗效评价,符合探测显像复查结果与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有较强的正相关性(r=0.834,P<0.02)。结论18F-FDG符合探测显像在初诊骨转移患者诊断及患者疗效评价中较99mTc-MDP骨显像有优势。
简介:目的探讨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在肠道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6例患者全身18F-FDGPET/CT检查肠道异常的结果。PET/CT检查先为常规扫描,然后对肠道病变异常部位行延迟显像,个别患者在口服2%优维显后行延迟显像。所有PET/CT融合图像、PET图像和CT图像均通过融合软件进行帧对帧对比分析,并检测病变大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及分析病变的CT征像。结果176例PET/CT显像中PET均显示肠道高代谢,其延迟显像PET/CT结果经内镜、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证实,诊断肠道肿瘤的灵敏度为92.86%(13/14),特异度为97.53%(158/162),假阳性率为2.47%(4/162),假阴性率为7.14%(1/14),准确率为97.16%(171/176)。有7例肠道恶性病变首先由PET/CT18F-FDG检出,9例同时检出转移。152例肠道生理性摄取所致高代谢患者中,SUVmax值为1.8~4.0,延迟显像后肠道条形浓聚明显变淡或消失。14例恶性肠肿瘤早期SUVmax值为3.0~10.49,延迟显像后均增加(P=0.03),10例良性肠道病变SUVmax值为2.66~6.9,延迟显像后7例(70%)表现为SUVmax值不同程度下降,3例(30%)SUVmax增加(P=0.03)。结论18F-FDGPET/CT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技术在肠道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99mTc-MDP骨骼显像诊断早期骨量减少的价值。方法经肌肉注射地塞米松(DX)6周制作兔骨量改变模型。其中骨质疏松对照组每周注射2次,每次2mg/kg;骨量减少组每周注射1次,剂量同前。第7周进行99mTc-MDP骨骼显像半定量检测、骨组织病理切片、骨密度检测、骨形态计量分析、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检测、血清骨钙素(BGP)检测。方差分析和组间t检验比较各组数据。结果骨质疏松对照组和骨量减少组99mTc-MDP骨骼显像半定量检测均见椎体、股骨头、膝关节等放射性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血清BALP、BGP等其他各项检测指标也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但骨量减少组股骨中段摄取99mTc-MDP未见显著增高(P>0.05),骨组织病理切片与股骨头骨密度、腰椎骨密度及骨形态计量差异也不显著(P>0.05)。结论99mTc-MDP骨骼显像所示股骨中段(长骨)摄取骨骼显像剂99mTc-MDP的比值差异小,结合骨密度降低不明显,可提示为早期骨量减少阶段,为临床提供在早期骨量减少时进行干预防治的参考依据。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癌18F-FDGPET/CT显像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standardizeduptakevalue,SUVmax)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食管癌患者PET/CT显像数据,研究食管癌原发病灶SUVmax与病灶大小(横径和长度)的相关性、不同长度原发病灶之间SUVmax的差异及原发病灶SUVmax与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相关性。结果:60例患者食管鳞癌病灶SUVmax与病灶的横径、长度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95,P=0.000;r=0.420,P=0.001)。不同长度病灶间SUVmax比较,<3.0cm与3.0~5.0cm病灶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0,P=0.007),<3.0cm与>5.0cm病灶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6,P=0.005),但3.0~5.0cm与>5.0cm病灶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64,P=0.251)。SUVmax与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无相关性(F=1.256,P=0.293)。结论:食管癌SUVmax对评价肿瘤原发病灶的大小具有重要价值,但SUVmax无法预测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简介:目的:选择合理的判断指标和可行的图像分析方法,评价^99mTc-MIBI核素显像预测鼻咽癌多重耐药的可能性。方法:选取32例病理证实为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患者,治疗前行^99mTc-MIBI核素显像,在病灶最明显的横断面图像上获取病灶的放射性计数,以脑部、斜方肌、肺部作为本底分别计算早期、延迟显像的肿瘤摄取比值和清除率,以MRI结果作为疗效评价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选择合适的图像分析方法。结果:高反应组的早期和延迟期摄取比值均大于低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高反应组与低反应组之间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早期和延迟摄取比值诊断化疗耐药性,均以脑部为本底时效果最佳;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3(SE=0.042;95%CI:0.860~1.026;P=0.002)和0.929(SE=0.050;95%CI:0.831~1.027;P=0.02),最佳诊断值分别为23.29和19.14;前者灵敏度为91.4%,特异度为80.0%,后者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77.3%。结论:以脑部为本底计算99mTc-MIBI摄取比值是诊断鼻咽癌新辅助化疗耐药性的理想指标。
简介:目的:该研究旨在评估针对CD147的美妥昔单抗靶向结合其他肿瘤的能力。方法:在人肿瘤细胞系的BALB/c裸小鼠转移瘤模型中,以125I标记美妥昔单抗HAb18F(ab’)2,利用小动物SPECT/CT显像长时间持续观察HAb18F(ab’)2靶向结合人肝癌SMMC-7721、胰腺癌SW1990和肺癌A549细胞的能力,并利用仪器自带的InVivoScope软件计算肿瘤/肌肉(tumorto-muslce,T/M),比较不同肿瘤摄取125I-HAb18F(ab’)2的能力。结果:SPECT/CT显像结果表明,SMMC-7721、SW1990和A549细胞均高度摄取125I-HAb18F(ab’)2,呈现明显的肿瘤放射性浓集,全身放射性本底低,影像对比度高,T/M比值分别达432、234和26。其中,SW1990与SMMC-7721一样持续摄取长达9d以上。结论:3种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均能高度摄取美妥昔单抗,并且在肿瘤中滞留时间较长。美妥昔单抗不仅可以用于肝癌,也可试用于肺癌、胰腺癌等其他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简介: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核素全身骨显像的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经骨髓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前的骨显像表现,并与对应的X线、CT和MRI影像学检查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核素全身骨显像阳性率为91.1%(82/90)。多发病灶者占93.9%,主要分布于肋骨、胸骨、脊柱和盆骨,其中热区(浓聚区)病灶占87.0%,热区与冷区(减低区)共存病灶占13.0%;单发病灶者占6.1%,分布于肋骨、颅骨、髂骨、股骨。X线、CT诊断阳性率分别为64.1%(25/39)、94.9%(37/39)、97.4(38/39)。X线与CT和MRI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身骨显像诊断阳性率与CT和M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骨显像、CT和MRI联合诊断阳性率为100%(39/39)。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全身骨显像阳性率高,结合MRI或CT检查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阳性率。
简介:目的:探讨核医学99mTcO-4与99mTc-MIBI联合显像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入选的40例甲状腺结节病例术前行甲状腺99mTcO-4显像、99mTc-MIBI显像,根据结节的99mTc-MIBI与99mTcO-4摄取值,计算99mTc-MIBI/99mTcO-4摄取比值(即M/T值)。根据术后病理,分析M/T值及血清人促甲状腺激素(hTSH)水平与结节良恶性的关系。结果40例中,5例甲状腺结节M/T比值≥2.0,病理结果为恶性结节(乳头状癌、滤泡状癌),与M/T值存在相关性(P〈0.05);其余35例为良性结节(腺瘤、囊腺瘤),M/T值均〈2.0。联合甲状腺99mTcO-4和99mTc-MIBI显像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4.3%,准确率为95%。良性结节与hTSH水平增高有关(P〈0.05)。结论联合甲状腺99mTcO-4和99mTc-MIBI显像可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18F-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对临床分期的影响。方法对189例临床拟诊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原发灶显像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所见转移灶经病理或多种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予以确诊。结果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诊断结直肠癌原发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9%、70.0%、93.1%、96.4%和66.7%。对远处脏器转移诊断的准确率高,改变12.2%患者的M分期。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结直肠癌原发病灶诊断及术前M分期中有较高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简介:目的:评价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standardizeduptakevalue,SUVmax)在肿瘤患者肋骨转移病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6年11月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核医学科行SPECT/CT融合显像并经随访明确诊断为肿瘤肋骨转移的21例患者共42个病灶,以及明确诊断为肋骨损伤性病变的12例患者22个病灶,病灶对侧的正常肋骨作为对照,测定SUVmax,采用t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转移组SUVmax平均值为24.05(SD=11.84),对照组为5.25(SD=1.63),损伤组为13.71(SD=5.61),三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肋骨病变(转移、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0,最佳诊断阈值为7.96,灵敏度为95%;肋骨病变中,肋骨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8,阈值为20.45时其灵敏度为57%,特异度为91%。结论:SPECT/CT融合显像中SUVmax值可作为肿瘤肋骨转移的辅助诊断依据。
简介:目的研究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剂99mTc-HYNIC-TOC在正常小鼠体内分布、荷瘤裸鼠显像、异常毒性及估算人体医学内照射剂量。方法将本科室自主标记的99mTc-HYNIC-TOC0.2mL/100μCi注射于小鼠尾静脉,并于给药后0.5、1、2、4、6h取血处死,检测小鼠体内生物分布,另进行安全性与毒性实验。将各相应脏器每克百分注射剂量(ID%/g)数据转化到人体脏器百分注射剂量,利用OLINDA/EXM软件计算各脏器及全身的内照射辐射吸收剂量。建立荷瘤AR42J裸鼠,经尾静脉注射0.2mL活度为1mCi99mTc-HYNIC-TOC后,分别于2、4h行小动物SPECT/CT显像,数据经处理后勾画感兴趣区(ROI)并计算肿瘤与非肿瘤(T/NT)放射性比值。结果该显像剂血液清除快,本底低,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泄。注射2h后,肿瘤组织即有明显的放射性摄取,T/NT达7.1,显像效果最佳。人体内照射剂量估算结果显示,小肠对99mTc-HYNIC-TOC的吸收剂量最高,为6.40E-03μGy/MBq,全身有效剂量为4.59μSv/MBq,对全身各主要脏器的辐射剂量均较小。结论99mTc-HYNIC-TOC人体应用安全,无毒性,是非常理想的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的显像剂。
简介:目的:探讨~(99m)Tc标记肼基烟酰胺奥曲肽类似物(~(99m)Tc-hydrazinonicotinyl-Tyr3-octreotide,~(99m)Tc-HYNICTOC)显像探测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neoplasm,NEN)的价值。方法:对122例行~(99m)Tc-HYNIC-TOC显像的结直肠NEN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原发灶位于阑尾26例、直肠90例、乙状结肠3例、横结肠2例、降结肠1例。静脉注射370~555MBq~(99m)Tc-HYNIC-TOC2h后,全身平面显像,随后行腹盆部SPECT/CT断层显像,对各个病灶进行图像分析,测量靶/非靶放射性计数比值(target/non-target,T/NT),病灶判断以临床治疗和随访结果为金标准。结果:~(99m)Tc-HYNICTOC对结直肠NEN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3.2%、97.4%和95.9%。病灶检出率为89.2%(199/223),阳性病灶T/NT平均值为14.3±9.7(1.3~37.9,n=199),G1与G3、G2与G3级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6,P=0.001;χ~2=19.775,P〈0.001)。此外,SPECT/CT断层配合全身平面显像可更加准确地发现病灶,对结直肠NEN患者术前评估及疗效评价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结论:~(99m)Tc-HYNIC-TOC显像可准确、灵敏地探测结直肠NEN。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量^(131)I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pr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SPECT)/CT融合显像在评价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thyroidcarcinoma,DTC)远处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将153例确诊为肺转移和(或)骨转移的DTC患者(均无其他恶性肿瘤病史)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57例、女性96例,平均年龄(45.5±18.26)岁。所有DTC患者于口服治疗量^(131)I[平均(147.97±45.35)mCi]后的80-96h完成^(131)I全身平面显像和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并单独对SPECT、CT和SPECT/CT融合图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127例受检者经SPECT/CT显像显示为单纯肺转移(双肺转移109例、单纯右肺转移9例、单纯左肺转移9例)。其中80例SPECT图像表现为病灶摄碘或部分摄碘,另47例SPECT图像未见病灶明显摄碘。15例患者SPECT/CT中胸部CT图像未见肺内有转移性病变征象,但SPECT图像见异常~(131)I浓聚灶。所有153例患者中,26例SPECT/CT显像发现骨转移性病变,病灶部位最长见为脊柱(14例),然后依次为肋骨(6例)、四肢骨(6例)、胸骨(5例)、骨盆骨(5例)和锁骨(2例)。所有病例均表现为病灶部位^(131)I异常浓聚,但3例CT图像为阴性。结论:^(131)ISPECT/CT有助于诊断和评价DTC患者肺、骨等远处转移,可为DTC患者的疗效评价和治疗方案制订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简介:目的:研究超微血管显像(superbmicrovascularimaging,SMI)与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在膀胱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患者行常规膀胱超声检查,发现占位性病变者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SMI及CEUS检查,比较3种技术在膀胱占位性病变中血流显示的差异,并观察造影剂进入病灶的灌注模式,分析其灌注特点,最后与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5例膀胱占位性病变患者共36个病灶,其中膀胱恶性肿瘤31个、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2个、腺性膀胱炎3个。SMI与CEUS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血流显示率为100%,明显高于CDFI(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提示恶性病灶35个,造影表现为快进慢退高增强;腺性膀胱炎1个,造影表现为慢进同退等增强。CEUS的诊断准确率为88.9%。结论:SMI与CEUS均能提高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血流显示率。CEUS能实时观察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其性质,具有较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