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如何加强病案管理,着手解决医疗纠纷。方法于成都选取两家基本情况相差不远的医院作为研究对象,加强其中一家医院的病案管理,另一家医院不做任何处理。统计2015年01月01日-2016年01月01日内两家医院医疗纠纷发生的情况、满意度和意见。结果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加强了病案管理的医院医疗纠纷明显少于另一家医院,满意度也有所提高。结论加强病案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的机率,是防范医疗纠纷的一项有效措施。

  • 标签: 医疗纠纷 病案管理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研发的的体外髋臼角度测量器引导髋臼假体的安装。方法回顾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例,对照组用传统方法安装髋臼杯,观察组用体外髋臼角度测量器引导下定位。后在三维CT重建下测量髋臼杯外展角及前倾角,比较二组数字准确角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维CT重建下测量髋臼杯外展角及前倾角。观察组准确度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100%VS68.5%,P<0.05),术后复查CT片显示假体外展角及前倾角位置良好。结论体外髋臼角度测量器技术操作简便,不增加感染风险,角度精确误差小,在临床使用中减少了术中操作时间,降低了组织损伤及手术风险,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体外髋臼角度测量器 外展角 前倾角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医院对就诊患者的电话回访记录,分析医患沟通过程中所暴露的矛盾和问题。方法解读对就诊患者的电话回访记录,根据患者所反映的问题,查找医院及医护人员在医患沟通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认为医患沟通是提高诊疗效能的必然要求,医护人员通过与患者之间融洽、平等、有效的沟通交流,能够全面详尽地了解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调整治疗方案,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护服务。

  • 标签: 电话回访 医患沟通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现代社会代谢疾病,其严重影响健康但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在遗传因素方面,基因突变仅造成很低的变异,因此环境因素尤其是肠道内环境成为影响2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特定的益生菌可以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固有结构及其代谢影响肠道微生态,改善2型糖尿病的疾病状态、宿主的代谢及免疫状况。探究2型糖尿病与益生菌的作用机制及与益生菌治疗相关医学领域的发展,可以来预防和治疗由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相关疾病。

  • 标签: 2型糖尿病 益生菌 肠道菌群 疾病 治疗
  • 简介: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校的两个特色学科——眼视光学和医学检验取得了长足的的发展,以此为案例,可以看出高校的人才培养、学科交叉与融合、教育国际化、产学研结合对于学科建设的意义。

  • 标签: 特色学科 发展 高校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学科交叉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正常成人茎突长度和角度测量参照物的选择和正常数值范围。方法:对200例正常成人用16排螺旋CT进行容积扫描,选定可靠的参照物后进行茎突长度和角度的测量。结果:左侧茎突长度29.5mm,内倾角72.6°前倾角83.1°;右侧茎突长度29.1,内倾角74.3°前倾角85.9°。结论:螺旋CT测量茎突长度和角度非常方便,茎突前方颞骨下缘位置较为固定,所以前倾角前方用其切线较为固定,测量结果也更为可靠。内倾角用茎突轴线与两茎突根部连线的夹角测量更为方便可靠。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颞骨/放射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临床分离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情况以使临床用药更趋于合理。方法收集2007年~2015年我院检验科分离的菌种与相关药敏实验资料,掌握临床分离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情况,在把握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现状的基础上,于2016年7~12月(干预后)对我院各科室医生与西药处方实施药学干预,将干预后诺喹酮药物使用合理性与2016年1~6月(干预前)这一时间段内未实施药学干预的喹诺酮应用合理性作以比较。结果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沙门氏菌在2008年时对诺氟沙星对的耐药率分别为52.4%、46.7%、55.6%、35.2%、7.2%,前述分离菌对诺氟沙星的耐药率在2011年时依次为62.3%、78.4%、76.1%、61.4%、11.3%。干预后喹诺酮在抗感染治疗中与术前预防使用中的应用频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减少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菌株发生可从了解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现状方面着手,在把握临床分离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与秉承用药原则的基础上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力争使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使用中更趋于合理性。

  • 标签: 细菌耐药情况 喹诺酮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不同角度股四头肌等速肌力训练对骨科术后康复治疗疗效的影响,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骨骼手术术后开展康复治疗的骨骼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B和C三组,每组各30例骨骼疾病患者。A组患者采用0°-30°股四头肌等速肌力训练,B组患者采用31°-60°股四头肌等速肌力训练,C组患者采用61°-90°股四头肌等速肌力训练,观察三组患者的股四头肌肌力。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股四头肌肌力明显高于A组和C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和C组患者之间的股四头肌肌力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对骨科术后康复治疗患者来说采用不同角度的股四头肌等速肌力训练均可以改善患者的股四头肌肌力,但是相对来说31°-60°股四头肌等速肌力训练效果最为明显。

  • 标签: 不同角度 股四头肌 等速肌力训练 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