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通过对200例二次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第1次剖宫产时不同腹壁切口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择兴隆县妇幼保健院2005-2010年二次剖宫产的的病例200例,其中第1次剖宫产为腹壁横切口的100例(A组),第1次剖宫产为腹壁纵切口的100例(B组),对两组孕妇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腹腔粘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A组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12.5±3.4)min,手术总时间(58.2±8.4)min,明显多于B组患者的(6.1±2.5)min及(46.8±8.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粘连率94%,重度粘连率为39%,明显高于B组的粘连率72%及重度粘连率为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及腹壁切口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壁横切口术后切口瘢痕纤细美观的优点,但粘连严重,加大再次手术的困难,如有再次生育要求的妇女,选择腹壁纵切口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简介:由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和上海华东医院共同主办的《腹壁外科未来发展研讨会暨2006腹壁外科手术规范化高级研修班》定于2006年11月20日一-11月24日举行。本次研讨会将紧密结合国际最新腹壁外科进展,并结合我国腹壁外科十年发展情况,组织外科同道和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就我国腹壁外科的今后发展进行圆桌会议式的讨论。并采用一种全新的国际通用的专业研讨方式就国内外该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为专业同道提供相互经验交流、评估和推广的平台。本次研讨会将特邀中华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顾问吴肇汉教授、名誉组长马颂章教授、组长唐健雄教授、副组长陈双教授,中华外科学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组长郑民华张攫.解放军全国普外科专业委员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组长王强教授,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学会委员、华东医院外科主任袁祖荣教授及上海医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全体委员共同参与研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剖宫产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文回顾性分析以及研究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本院参与诊治的剖宫产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0例涉及的数据资料,均开展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诊断检出率。结果此次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检出率84.00%,误诊率16.00%。且20例处于脂肪层内脂肪层内患者,30例处于肌层内患者,中位直径为(3.21±0.32)cm;二维超声检查不存在包膜,出现不规则的形态,不光滑的边缘,内部呈现出不均匀低回声。此外随着患者月经时期的不同肿块回声和大小呈现出一定变化。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病灶内部存在条状或者点状血流信号,动脉呈现出低速高阻频谱。结论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在剖宫产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具有显著价值,可将病灶形态、大小、血供、内部回声等情况进行直接显示,是首选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影像学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连续性护理措施在膀胱癌腹壁造口术后病人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泌尿外科2015年10月-2017年8月期间接收进行腹壁造口术治疗的10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两个护理小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连续性护理十预措施,观察对比两个护理小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在术后自我监测、并发症预防、饮食知识以及造口袋更换等方面的医疗卫生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经过护理日常生活能力与精神状态等Spitzer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膀胱癌患者腹壁造口术术后临床护理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连续性护理十预措施能够有效保证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自理以及出院后的白护能力,提高康复效果.达到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治疗当中,将垂体后叶注射液与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应用的具体效果。方法从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生产的产妇当中选择94例产后出血产妇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治疗的不同方案将其均分成常规组及改良组,常规组产妇接受垂体后叶注射液治疗,改良组产妇需要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接受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后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结果改良组产妇接受治疗后的具体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用药后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两组产妇的数据在接受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产后出血产妇的治疗中,产妇同时接受垂体后叶注射液以及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较好,两药联用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急性肠道感染治疗中应用依替米星注射液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用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肠道感染患者,抽取时间区间段为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以计算机随机分组分为对比组(n=44)和观察组(n=44),对比组实施左氧氟沙星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依替米星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复常率及消失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复常率及消失率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比组相比,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与对比组相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依替米星及左氧氟沙星两种药物在急性肠道感染中的应用,前者效果更为理想,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方法应用于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3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患,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孕三烯酮药物和Bard无张力疝补片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而言,研究组病患76.74%(33/43)、93.02%(40/43)均明显高于参照组37.21%(16/43)、74.42%(32/43),组间差异显著(c2=5.46,P<0.05);就复发率而言,研究组病患6.98%(3/43)明显低于参照组27.91%(12/43),组间差异显著(c2=6.54,P<0.05)。结论无张力疝补片手术应用于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采取循证护理策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的60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两组患者执行相同的手术操作,手术完毕后,对照组给以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策略,观察并分析两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健康状况、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经循证护理干预,实验组的术后的疼痛情况、健康状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具有很大差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采取循证护理策略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提高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伏立康唑与2种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分析。方法将两种注射用伏立康唑分别融入5%葡萄糖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后测定PH值及性状并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变化。结果注射用伏立康唑与2种注射液配伍后性状及PH值无变化,另外0.9%氯化钠注射液内的伏立康唑20min后,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3h后会出现浑浊,药物析出结晶,含量下降。结论注射用伏立康唑应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效果稳定,可避免出现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