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血脂各组分对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影响,以及不同水平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4月-10月于我科进行体检的患者90例,测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TC、TG、HDL-C、LDL-C、血清肌酐和血尿酸等。均详细询问病史,记录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等情况,检查颈动脉超声,计算斑块积分,结果根据血浆中中性粒细胞的水平进行三分位法分为三组,低值组(<3.802*109)、中值组(3.802-6.724*109)、高值组(>6.724*109),三组间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血糖、血尿酸、脂蛋白α对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影响,结果见表(2),可见中性粒细胞计数的水平受血糖、甘油三酯的水平影响。结论中性粒细胞的计数受到血中甘油三酯水平影响,甘油三酯水平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同时高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组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积分明显增高。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肝癌患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份至2014年3月份我院122例行根治性手术的肝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数据,并进行定期回访。根据ROC曲线以NLR=2.84、PLR=138.9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NLR组(NLR≥2.84),高PLR组(PLR≥138.9),低NLR组(NLR<2.84),低PLR(PLR<138.9)组,高NLR+PLR组(NLR≥2.84、PLR≥138.9),低NLR+PLR组(NLR<2.84、PLR<138.9)和高NLR+低PLR组(NLR≥2.84,PLR<138.9),低NLR+高PLR组(NLR<2.84、PLR≥138.9)。Logrank单因素分析八组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与无瘤生存期的关系,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导入Cox回归模型行风险分析。结果122例患者3年的无瘤生存率为10.2%。高NLR+PLR组55例,3年的无瘤生存率为3.5%。低NLR+低PLR组20例,3年的无瘤生存率为22.9%。两组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NLR≥2.84、PLR≥138.9、肿瘤>5cm、血管侵犯、AFP≥200ng/ml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这六个因素为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联合检测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至我院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共有110例,时间段为2016.1.20-2018.1.20,其中穿孔性阑尾炎31例,化脓性阑尾炎35例,单纯性阑尾炎44例,对三种急性阑尾炎患者均给予CRP、WBC、中性粒细胞联合检测,分析其检测水平与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所有患者中,101例白细胞计数递增,107例中性粒细胞比例递增,106例C反应蛋白递增,94例三者同时递增;对比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患者的CRP、WBC、中性粒细胞水平均差异显著,且存在依次递减的趋势,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给予CRP、WBC、中性粒细胞联合检测的意义显著,便于判断病情的发展情况,指导疾病的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在评估老年危重AECOPD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危重AECOPD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入院时血常规中的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Eos%)将入选患者分为阴性组、(Eos≤2%,n=58)和阳性组(Eos>2%,n=22)。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一步对生存及死亡患者进行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Eos水平、激素使用及有创机械通气使用率等临床资料进行组间分析、比较。结果阴性组与阳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吸烟史、合并症、APACHEⅡ评分、CRP、血小板、无创通气使用率等指标差异比较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白细胞指标及有创通气使用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等差异比较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死亡组患者与60例生存组患者在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等一般资料差异比较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Eos水平、激素使用、有创通气使用率等差异比较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嗜酸粒细胞在老年危重AECOPD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其中嗜酸粒细胞≤2%患者住院时间较长、有创通气使用率及死亡率均较高,临床中应对该类患者予以重点关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测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NGAL(脂质运载蛋白)重症患者AKI(急性肾损伤)的早期的诊断。方法以2016年5月-2018年5月间入本院ICU病房治疗的120例重症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60例。A组伴有AKI疾病,B组未伴有AKI疾病,监测其不同时间点的血清NGAL浓度、CysC(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浓度和SCr(血清肌酐)浓度,用以评估AKI早期诊断效果。结果A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血清NGAL浓度均高于术前,CysC浓度于术后12h与48h明显高于术前,SCr浓度于术后48h明显高于术前,对比有差异(P<0.05)。B组各时间点的上述指标对比均无差异(P>0.05)。结论血清NGAL浓度在患者术后6h便会明显升高,其对AKI的预测价值较佳,且预测时间早于其他指标,可于AKI早期进行疾病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诱导痰检查,研究其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探讨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指标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到2017年在我院北院呼吸内科住院的188例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进行诱导痰技术提取检查,通过分组推进相应的治疗。结果分组病人以15天作为治疗周期,进行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检测,分组患者中通过数据分析看出第Ⅰ小组情况最为好转。结论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气道中,分析诱导痰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指数,作为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有效指标,也可作为对AECOPD患者选取激素治疗方案的指导依据。
简介:目的:研究MEK-ERK信号通路在全反式维A酸(all-transretinoicacid,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APL细胞株NB4作为体外模型,以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四唑氮蓝(NBT)还原实验和形态学观察评估细胞分化;应用蛋白印迹法研究细胞MEK和ERK的活化状态及PU.1、C/EBPβ、C/EBPε和PML-RARα的蛋白含量。结果:MEK-ERK信号通路在ATRA处理早期即活化,并维持48h。抑制MEK活性,可使ATRA诱导的CD11b阳性率从(87.50±4.16)%下降到(38.01±2.79)%,NBTA540值从0.507±0.009下降到0.250±0.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001);且大部分细胞形态回复到原始细胞;同时,ATRA诱导的PU.1、C/EBPβ和C/EBPε蛋白表达上调也受阻。结论:ATRA可通过MEKERK信号通路调控PU.1、C/EBPβ和C/EBPε蛋白表达,诱导APL细胞分化。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73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将其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3例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发热69例,贫血43例,淋巴结肿大39例,肝肿大39例,脾肿大30例,骨关节疼痛8例。56例(77%)患者出现皮肤瘀斑,69例(95%)患者出现各部位出血情况,其中尤其以皮肤黏膜出血最为常见,发生率为86%(63/73),51例(70%)患者出现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73例患者中,低危患者10例,中危患者40例,高危患者23例。73例患者中16例死亡,57例完全缓解,其中复发12例,持续性完全缓解45例。低、中危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82%(41/50),高于高危患者的70%(16/23),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73例患者接受治疗后1年无事件生存率为70%(51/73),3年无事件生存率为63%(46/73),5年无事件生存率为52%(38/73)。高危患者5年无事件生存率为39%(9/23),中危患者5年无事件生存率为58%(23/40),低危患者5年无事件生存率为60%(6/10)。结论出血是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最常见也是最显著的临床症状,临床上运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早期病死率。可根据患者外周血幼稚细胞比例等临床预后因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对于提高患者存活率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 目的:皮肤瘙痒是尿毒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试图通过观察在维持性腹膜透析具有皮肤瘙痒症状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变化及其它可能影响因素,分析其相关性,以期对其具有治疗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腹膜透析中心 2012.1-2014.9月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共 88例,其中具有皮肤瘙痒症状的患者 60例,测定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并对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中皮肤瘙痒者占 62.8%,皮肤瘙痒患者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患者达 61.6%,皮肤瘙痒组与无瘙痒组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尿素氮、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有统计学差异( P<0.05);皮肤瘙痒程度与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 0.567, P< 0.01),与透析年限成正相关(相关系数 0.544, P< 0.01)。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主要相关因素之一。皮肤瘙痒组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尿素氮、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无瘙痒组有统计学差异 ,皮肤瘙痒程度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透析年限具有相关性。
简介: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慢性非感染性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其发病机制复杂.而呼吸道炎症的消长与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密切相关。Clara细胞分泌蛋白(Claracellsecretaryprotein.CCSP)是重要的内源性抗炎因子,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cationicprotein,ECP)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促炎作用.是哮喘时呼吸道炎症标志物之一。本研究对本院近年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诱导痰中CCSP、ECP质量浓度进行检测,并分析受试者肺功能的变化,以明确CCSP、ECP质量浓度变化与儿童哮喘发作间的关系,指导临床开展有效的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介绍一例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同时合并大气道弥漫性结节及皮肤多形性病变的患者,以提高对这一少见疾病诊断治疗的深刻认识。方法对一例确诊为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支气管镜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进行系统的回顾,并讨论该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结论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可合并气道结节及皮肤多形性病变,合并该类临床症状的患者极易误诊为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曲霉菌感染。如疑似嗜酸性粒细胞肺炎,应常规给予支气管镜检查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经皮肺穿刺活检。可以快速明确诊断,及时药物干预,缩短患者病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应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小鼠模型研究白血病发病过程中白血病细胞和正常造血细胞增殖、定位和迁移的特点。方法:采用小鼠白血病移植实验及流式细胞术,监测其白血病发病过程中,骨髓和脾脏中白血病细胞和正常长期造血干细胞、免疫细胞组分的动态变化。结果:在APL模型小鼠的白血病发病过程中,骨髓中正常粒单系造血祖细胞在发病晚期呈现下降趋势,正常长期造血干细胞和共同淋巴祖细胞在发病晚期也明显下降。与之相反,在白血病发病过程中,脾脏正常长期造血干细胞未见明显下降,并呈现定位迁移或代偿增生的趋势,发病晚期,正常长期造血干细胞、共同淋巴祖细胞数量均显著上升。结论:白血病发病过程中正常长期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及免疫细胞在细胞数量和造血器官的定位发生显著变化,提示造血微环境可能参与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简介:目的:探讨过敏性哮喘患者嗜碱粒细胞激活后其CD63和CD203c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过敏性哮喘(哮喘组)、非过敏性哮喘患者(非过敏性哮喘组)及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的血嗜碱性粒细胞中CD63和CD203c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以CD123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联合设门,可观察到外周血中的嗜碱性粒细胞。与非过敏性哮喘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过敏性哮喘组患者的血嗜碱粒细胞CD63荧光强度显著增加(P〈0.01)。经粉尘螨刺激后,与刺激前对照、非过敏性哮喘者及正常对照者比较,过敏性哮喘患者的血嗜碱粒细胞CD203c和CD63荧光强度均显著增加(P〈0.01)。嗜碱粒细胞CD203c、CD63表达程度与皮试结果及特异性IgE水平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嗜碱粒细胞活化试验的曲线下面积为0.923,高于特异性IgE的曲线下面积(0.876)。结论: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63表达来确定活化嗜碱粒细胞是诊断过敏性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体外检测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血清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检测在过敏性皮肤病中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ITACHI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BECKMANCOULTERGEN.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8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总IgE和血液EOS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除过敏性紫癜组外,湿疹组、药疹组、荨麻疹组以及接触性皮炎组血清总IgE及EOS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各组IgE值与EOS计数在统计学上均未发现明显相关性(-0.54r0.24)。结论血清IgE及血液EOS在大多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中分别起到一定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解患者过敏的状态,为临床上过敏性皮肤病的早期诊断、综合治疗以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三氧化二砷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选取我院中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患者100例,根据使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行全反式推甲酸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实行全反式推甲酸基础上实行三氧化二砷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患者满意率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患者中使用全反式推甲酸基础上实行三氧化二砷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三尖杉酯碱与柔红霉素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2例患者采用柔红霉素联合化疗方案(DA)治疗,观察组22例患者采用高三尖杉酯碱联合化疗方案(HA)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50.00%,对照组为45.4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KPS改善率为8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18%(P<0.05)。结论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采用高三尖杉酯碱与柔红霉素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是在生存质量方面,采用高三尖杉酯碱治疗效果更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