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DVT的预防实践、护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三所医院神经外科确诊为DVT的患者为病例组,配对选取性别一致、神经外科疾病诊断一致。采用SPSS18.0软件,分别将各变量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再将筛选出的多个变量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神经外科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神经外科DVT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昏迷、偏瘫与制动、感染、创伤与骨折、下肢中心静脉置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外科大手术、手术时间、输血脱水药、血管刺激药、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因素logistic回归研究显示昏迷、偏瘫与制动、感染、下肢中心静脉置管是神经外科DVT的危险因素。临床上要重视这类高危患者,早期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病人的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0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另40例纳入研究组给予预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术后DVT发生率、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预防老年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有效避免了术后DVT及疼痛发生,满足了患者护理需求,缩短了其住院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抗高血压药物苯那普利和氯沙坦钾对患者心血管的作用。方法选取156例于2014年6月~2017年6月至本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8例。给予观察组患者氯沙坦钾治疗,对照组患者苯那普利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血管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从心血管改善情况来看,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44%,比较差异并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来看,观察组的不良反映了为1.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那普利和氯沙坦钾这两种抗高血压药物在治疗高血压时均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血管,治疗效果大致相同。但氯沙坦钾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苯那普利,毒副作用较小,相较而言更加安全可靠。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纳洛酮对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性缺血性脑损伤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9例,常规组对患者加以常规治疗,实验组以常规治疗为基点,对患者采用纳洛酮加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经治疗后,患者GCS评分与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采用纳洛酮加以治疗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使其神经功能与肢体运动功能也得以改善,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多普勒超声诊断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58例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中,组成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纳入对照组,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对比两组诊断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股浅静脉内径、腘静脉内径、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静脉瓣反流部位来看,观察组Valsalva’s动作、平静呼吸数据在股浅静脉瓣、腘静脉瓣、双瓣反流上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相关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普勒超声的推广与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提高了诊断成功率,该种诊断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选取我科在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6例,对实验组患者施以腹腔镜肠粘连松懈术治疗,对参照组患者施以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理想,且并发症少、术后不易复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伴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016年4月神经内科住院的伴高血压的病程在4.5小时~7天以内的初发脑梗死患者,共142例,按入院先后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78例,男41例,女37例;年龄64.5±6.3岁。对照组64例,男34例,女30例;年龄63.0±6.6岁。两组病例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松龄血脉康胶囊1.5g,每日3次,30天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治疗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为13.6±1.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为22.1±12.5;收缩压172.4±8.6mmHg、舒张压106.1±6.5mmHg。对照组NIHSS评分为12.3±1.5、ADL评分为21.8±11.9;收缩压174.2±6.8mmHg、舒张压104.3±7.8mmHg。两组NIHSS、ADL、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90天时治疗组NIHSS、ADL、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5.3±4.6、78.4±25.1、138.6±6.2mmHg、88.4±4.6mmHg;对照组NIHSS、ADL、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8.4±5.1、51.5±26.1、152.6±8.6mmHg、92.6±6.6mmHg,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5)。临床有效率治疗组为74.3%、对照组为53.1%,两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两组病例治疗后病情均明显好转。治疗组加用松龄血脉康胶囊不仅能促进急性脑梗死的康复,还有降低血压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应用介入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患者通过造影确诊后实施介入溶栓法治疗;对照组21例患者则实施常规抗凝及外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并发症发生率除出血率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外,观察组在肺栓塞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应用介入溶栓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中广泛开展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各种深静脉置管感染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8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从年龄、体质、置管环境、置管部位、留置深度、留置时间、维护、临床观察等方面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58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发生感染者35例,感染率为4.66%,CVC(中心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感染率为4.83%,PICC(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率为1.21%;急诊置管感染率为3.96%,择期置管感染率为2.07%;恶性肿瘤患者置管感染率为5.52%,其他患者置管感染率为0.51%;病室内置管感染率为4.67%,穿刺室内置管感染率为1.37%.结论各种深静脉置管感染的发生与置管部位、置管时期、机体免疫功能、无菌操作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各种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控制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