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产后访视是围产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活动从疾病护理走向预防、保健、康复扩展,由医院向社区、家庭扩展。单纯院内孕产妇健康教育已不适应护理发展的需要,为实现对院外产妇全面、全程、连续的健康服务,落实孕产妇及其儿童保健,必须实行产后访视,产后访视是医护人员对产妇及婴儿在出院后健康状况的延续性服务,产后访视在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产妇康复、改变家庭育婴行为和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产后访视能解决母亲及儿童存在的许多实际问题,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可以转变观念,提高产妇自我保健和健康育儿能力,可以规范产后访视操作规程,提高访视人员综合素质并建立完善的孕产妇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科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nursingEBN)对产妇分娩结局及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妇产科产妇7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使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不良妊娠结局、胎儿结局、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分及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娩结局、不良妊娠结局及胎儿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前及产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及其家属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产科会具有极强优越性,值得全面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行为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产科足月分娩的新生儿12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采用优质护理方式,观察组新生儿在此基础上进行母婴皮肤的接触。对比两组新生儿出生1小时内以及第5~6小时啼哭的次数以及时间;同时对产妇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问卷。结果观察组新生儿1小时内、5~6小时内的啼哭次数、持续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16%;对照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83.87%;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的母婴皮肤接触可以增加新生儿的安全感,有效的降低新生儿的啼哭次数以及时间,产妇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大大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孕产期给与饮食指导和营养管理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分析。方法将在我院产科门诊(2015年07月-2016年07月时期)孕妇141例采取常规饮食指导为对照组。2016年08月,我院产科门诊开展孕产期饮食指导和营养管理,运用于(2016年08月-2017年08月时期)产科门诊147例孕妇为干预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有效随访,对照两组孕产妇孕妇及新生儿不良情况对照。结果孕产妇情况中干预组妊高症1.36%,GDM2.04%,贫血1.36%,胎膜早破2.72%,而对照组分别为13.48%、26.24%、18.44%、29.08%。新生儿中干预组巨大儿1.36%、低体重儿2.04%、新生儿黄疸3.4%,对照组分别为14.89%、11.35%、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孕妇采取孕产期饮食指导和营养管理可有效降低妊高症、妊娠期糖尿病、贫血、胎膜早破的情况发生,减少巨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黄疸的发生,提高了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情况,效果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旁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筛选2016年我科室顺利分娩的单胎妊娠的新生儿12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新生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能力评分以及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产妇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不良情况发生率为3.08%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4.52%的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6.92%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5.48%的满意度,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旁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高,利于出院后新生儿的自我护理;同时新生儿不良情况发生率也显著降低,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对护理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产科大出血中应用优质护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100例产科大出血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50例患者则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产后焦虑评分。结果两组产科大出血产妇分娩后24小时之内出血量及焦虑程度评分相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并发症概率为10.00%(10/50),对照组并发症概率为28.00%(14/50),两者相比较明显观察组更优,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产科大出血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幼儿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抑郁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由体位分娩对自然临产初产妇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2月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00例自然临产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体位分娩,观察组实施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分娩结局、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两组阴道助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2.0%、宫产率为8.0%,优于对照组的56.0%、28.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16.0%,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程中给予自由体位分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有效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缩短产程,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12日~2017年12月7日期间于我院产科分娩的92例产妇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46例产妇为对照组;接受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46例产妇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对母婴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掌握母婴理论、新生儿沐浴、新生儿抚触以及脐部护理知识的产妇分别为44例(95.6%)、43例(93.5%)、45例(97.8%)、46例(100%);对照组中掌握母婴理论、新生儿沐浴、新生儿抚触以及脐部护理知识的产妇分别为37例(80.4%)、31例(67.4%)、29例(63.0%)、39例(84.8%)(P<0.05)。观察组有36例产妇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10例基本满意,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有15例产妇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24例基本满意、7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84.8%(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产后护理中的关键流程,有助于帮助产妇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深受广大产妇的认可,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6月9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予护理常规,实验组予母婴同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母乳喂养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认知、母婴产后接触时间;护理前后产妇抑郁程度、新生儿Apgar评分;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认知、母婴产后接触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产妇抑郁程度、新生儿Apgar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产妇抑郁程度、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者实施母婴同室护理干预效果好,可提高母乳喂养认知和减轻产后抑郁,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母乳喂养率。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妊娠合并梅毒的产前治疗对妊娠结局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孕妇5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在孕早期(<20周)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孕中期和孕晚期(≥20周)给予治疗,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母婴RPR滴度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正常分娩率为64.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29%,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母婴RPR滴度<18的百分比为92.86%,实验组母婴RPR滴度<18的百分比为78.57%,实验组母婴RPR滴度<18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治疗中,在孕早期对孕妇进行干预后,能够明显提升孕产妇的正常分娩率,降低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提升了母婴生存质量,临床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