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切患儿照护者的培训模式及培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的60例气切患儿照护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培训模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规范组,每组均为3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宣教模式,规范组采取气切专项护理规范化培训模式,对比两组照护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操作情况以及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规范组照护者培训后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规范组照护者培训后护理操作的错误率为26.7%,规范组为10.0%,规范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气切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规范组为6.7%,规范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气切专项护理规范化培训模式在气切患儿照护者培训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照护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照护能力,有助于降低气切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脑瘫患儿家庭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65例患儿按出院时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单日出院的33例患儿进行家庭康复护理训练为家庭康复护理组,双日出院的32例患儿仅采用常规出院指导为常规康复护理组。两组均进行常规的院内治疗,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对患儿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综合疗效评定和Milani的正常儿童发育表中的运动发育指数MQ评分评价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家庭康复护理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康复护理组,P<0.05。治疗第2疗程后运动发育指数MQ评分家庭康复护理组显著大于常规康复护理组,P<0.01。结论针对性的家庭护理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治愈率及有效率,减少患儿的病残率,促进脑瘫患儿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重症肺炎患儿依据入组顺序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0例满意,满意度100%,对照组满意30例,满意度75%。两组干预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总有效率、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缓解患儿症状,减少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临床效果,并为患者护理提出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随机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儿科患者60例,对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患者采取语言沟通、和患者做游戏等护理措施,发挥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观察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住院天数、治疗情况和满意度等数据。结果经过对儿科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患者的身体状态和各项身体功能都得到了比较好的改善,护患关系明显改善,同时症状缓解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都较短。结论开展有效及时的护理能够很好地促进儿童患者疾病的康复,明显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能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38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并发症、临床特点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患儿在性别、年龄段比例、并发症情况比较,有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组38例患儿不同年龄段的主要致病原比例比较,存在一定差异(P<0.05),并发症种类与平均治愈时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38,P<0.05);不同致病原感染的患儿临床治愈率、病死率存在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科重症肺炎严重危害着小儿的健康,细菌感染多见,早期防治是降低重症肺炎、病死率的关键,临床医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综合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疼痛护理分层在小儿骨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98例小儿骨折患儿,在抽签法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疼痛护理分层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评分以及患儿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3.33±1.08)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5.89±1.21)分,P<0.05,产生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关节功能活动度(90.84±15.82)和关节功能评分(75.94±13.72)高于对照组(78.54±15.46)、(75.94±13.72),P<0.05,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骨折患儿采用疼痛护理分层,能够提升患儿的生活治疗,降低患儿的痛苦,促进患儿的快速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ojta姿势反射检查对脑瘫患儿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出生高危患儿127例,全部患儿均行NBNA(新生儿神经行为评估量表)检查和Vojta姿势反射检查,其中A组仅对NBNA检查结果进行分析,B组仅对Vojta姿势反射检查进行分析,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比较两组脑瘫患儿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由临床综合诊断结果可知,127例出生高危患儿脑瘫诊断阳性68例,阴性59例。以此为参照标准,A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依次为36.76%、45.76%和40.94%,B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依次为92.6%、79.66%和86.61%,经统计学检验后发现,B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明显优于A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ojta姿势反射检查可有效检出早期脑瘫患儿,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