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是指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引起的以认知功能显著受损达到痴呆标准的临床综合征。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人数也是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增加了社会和家庭负担。其发病具有呈阶梯式进展、波动性病程等特点。而针灸在治疗血管性痴呆方面有着确切的疗效和独特的优势。本次实验主要观察穴透刺结合温针灸对60例肾精亏虚型VD痴呆患者相关量表积分的影响,进一步深化研究针灸作为血管性痴呆的非药物物理疗法的意义。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肾精亏虚 头穴透刺 温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挤压性末节断指患者治疗中采取动静脉转流的治疗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诊治的挤压性末节断指患者24例(25指)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均采取动静脉转流法治疗。结果本组24例断指患者共计25指经治疗成活24指,1例患者断指坏死,断指成活率是96.00%;术后随访时间(9.2±1.3)个月,23例(24指)患者的再植体外观均获得满意,优者17例;良者5例;差者1例;优良率是95.83%。结论针对挤压性末节断指患者通过采取动静脉转流再植治疗方法能够取得满意效果,可为断指建立新的有效静脉回流通道,能够扩大断指再植的临床适应症,且能够提升断指再植的成活率。

  • 标签: 挤压性末节断指 动静脉转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超定位肌间沟丛神经阻滞与神经刺激仪引导肌间沟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我院需要进行肌间沟丛神经阻滞下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征得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麻醉方式,研究组采用B超定位下的麻醉方式,比较两组麻醉方式下患者的丛神经阻滞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麻醉操作时间、起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以及镇痛的维持时间均明显少于参照组,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为优所占比例为67.5%,参照组患者麻醉效果为优者所占比例为47.5%,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的麻醉成功率为97.5%,参照组患者的麻醉成功率为80.0%,对比P<0.05。结论采用B超定位肌间沟丛神经阻滞效果更佳,明显提高了患者的阻滞效果,对其手术期间的管理也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B超定位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神经刺激仪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上肢手术麻醉中使用超声引导下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分析。方法以我院上肢手术92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分组方式为住院的先后顺序,对照组实施常规定位下神经阻滞,研究组则给予超声引导下丛神经阻滞,对两组的神经阻滞效果、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阻滞起效时间以及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麻醉后,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神经阻滞效果较好、麻醉不良反应均较少,P<0.05;同时对比对照组,研究组的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阻滞起效时间较短,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丛神经阻滞效果较好,能够缩短阻滞时间、提高麻醉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下 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手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丛神经受损多因外伤所致,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丛神经的系统解剖结构比较复杂,损伤类型多种多样。在丛神经损伤的诊断过程中,肌电图(EMG)检测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肌电图检测可以对损伤的部位及受损程度的进行定位,对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及患者病情的预后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肌电图检测的方法与损伤判断标准,并重点阐述了肌电图在外伤性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 标签: 神经生理检查 肌电图 臂丛神经 神经损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丛联合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术中麻醉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2012年于本院进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丛阻滞麻醉,研究组采用丛联合颈浅丛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和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过程中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更趋于平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不良反应发生,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丛联合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麻醉效果优异,并且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臂丛 颈浅丛 锁骨骨折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控制胎娩出速度助产技术在降低会阴裂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5年12月符合阴道分娩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助产士通过用手来控制出头速度来保护会阴。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手掌上托的方法保护会阴。比较两组患者的会阴侧切率、产时出血量、产后会阴水肿、伤口疼痛、伤口缝合时间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过控制胎娩出速度助产技术,会阴的裂伤程度,会阴侧切率、产时出血量、水肿及缝合时间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控制胎娩出速度助产技术,可有效的降低会阴的裂伤程度、会阴侧切率、产时出血量、水肿及缝合时间,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 标签: 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技术 接生技巧 自由体位
  • 简介:摘要 : 目的:分析 B 超联合神经刺激仪行丛神经阻滞的临床 效果,以期为相关工作或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以我院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9 月选取的 83 例实施上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实验两组,分别运用 B 超引导进行丛神经阻滞、利用 B 超联合神经刺激仪开展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临床有关时间指标。 结果:实验组麻醉总有效率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较高 ( P < 0.05 ) ;实验组阻 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麻醉操作时间与参照组相比,显著较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价值 ( P< 0.05)。 结论:在开展 丛神经阻滞 麻醉中 B 超联合神经刺激仪 的实践效果较为斐然,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 神经刺激仪 B 超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肌间沟丛神经麻醉的应用及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90例手术患者均选择肌间沟丛神经麻醉,分析90例患者麻醉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按照肌间沟丛神经阻滞麻醉医师职称和经验,可以分成经验主治医师、一般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3个组,评价3组麻醉优良效果。结果90例手术患者中有3例麻醉效果较差,改为其他麻醉方法,麻醉总有效率96.7%;90例患者术后有1例发生穿刺部位较大血肿,并发症发生率1.1%;经验主治医师手术时间、麻醉药物用量、患者苏醒时间等情况对比,明显优于住院医师与一般主治医生;经验主治医师神经阻滞时间明显优于住院医师与一般主治医生;经验主治医师麻醉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住院医师与一般主治医生。结论肌间沟丛神经麻醉效果理想,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肌间沟臂丛神经麻醉 麻醉效果 优良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保留肋间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在医院进行乳腺癌根治手术治疗的8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其中42例患者给予保留肋间神经的淋巴结清扫术,命名为研究组;44例患者要在淋巴结清扫术中切除肋间神经,命名为对照组,比较患者应用不同方式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与研究组接近;两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接近,淋巴结清扫个数接近,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感觉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χ2=8.561,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χ2=7.514,P<0.05)。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神经,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感觉障碍发生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崇。

  • 标签: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保留肋间臂神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丛联合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接收的92例锁骨骨折病患资料,分研究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为颈浅丛的神经阻滞性麻醉,研究组为颈丛结合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的心率为(100.03±4.13)次/min比研究组(86.32±2.14)次/min快(P<0.05);麻醉的优良率对照组是71.74%(33/46)比研究组97.83%(45/46)低(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是6.52%(3/46),研究组是2.17%(1/46),两组比较不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颈丛与神经阻滞联合应用于锁骨骨折的手术中麻醉效果佳。

  • 标签: 颈臂丛 神经阻滞 锁骨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位难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位难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位难产产妇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分娩结局和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阴道助产分娩率37.50%/35.00%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3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0%,剖宫产率30.0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婴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结论循证护理在位难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自然阴道分娩率,减少剖宫产率,并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头位难产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徒手旋转在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月位难产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按照常规产程行自然分娩及助产护理,观察组给予徒手旋转胎助产护理。结果两组产妇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剖宫产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平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头位难产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时,施以徒手旋转,能够减少产妇的痛苦,使其变难产为顺产,降低剖功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胎儿窘迫率,在一定程度上为母婴健康提供了保障,临床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疾病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字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的64例脑血管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患有脑动脉瘤的44例,脑动静脉畸形有12例患者,烟雾病4例,处于正常状态的有4例。结果所选取的64例螺旋CT造影患者都可以显示出1~4级的脑动脉结构,而且经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检查,其结果均是一致。结论作为一种非侵袭性的脑血管检查方法,螺旋CT造影技术显得更加的简便,在检查过程中呈现阳性的概率较高,而且其结果非常可靠,通过检验可以为临床处理上提供所需要的大量信息,因此这对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上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 标签: 螺旋CT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部血管超声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段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测。比较两组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内-中膜厚度增长发生率、颈动脉狭窄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并观察两组在颈总动脉收缩期的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期的最小血流速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内-中膜厚度增长发生率、颈动脉狭窄发生率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颈总动脉收缩期的最大血流速度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在舒张期的最小血流速度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部血管超声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够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内膜增厚情况,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部血管超声检测 临床诊断
  • 简介:目的评价经C7横突入路肌间沟丛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上肢手术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改良组经C7横突水平入路行肌间沟丛神经阻滞,对照组行传统肌间沟阻滞,两组使用的局麻药量和浓度相同,比较两组阻滞效果并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改良组阻滞效果优者为97.5%,对照组阻滞效果优者为37.5%,改良组阻滞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C7横突入路的肌间沟丛阻滞,定位简单,阻滞完善,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臂丛 神经传导阻滞 上肢/外科学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保留肋间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在医院进行乳腺癌根治手术治疗的8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其中42例患者给予保留肋间神经的淋巴结清扫术,命名为研究组;44例患者要在淋巴结清扫术中切除肋间神经,命名为对照组,比较患者应用不同方式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与研究组接近;两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接近,淋巴结清扫个数接近,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感觉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χ2=8.561,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χ2=7.514,P<0.05)。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神经,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感觉障碍发生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崇。

  • 标签: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保留肋间臂神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行丛神经组织麻醉中予以地佐辛超前镇痛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选择行丛神经组织麻醉86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列表法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予以对照组等体积氯化钠0.9%注射液麻醉,予以研究组静脉滴注5mg地佐辛注射液超前镇痛,比较观察经给予不同麻醉诱导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药效维持时间和麻醉起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镇痛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丛神经阻滞患者予以地佐辛超前镇痛,能有效提高麻醉镇痛作用,缩短麻醉起效时间,降低患者疼痛感。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超前镇痛 地佐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神经对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2月在该院乳腺科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7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传统的乳腺癌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神经,观察一年内两组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肿瘤复发情况、上臂的运动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肿瘤转移率(14.61%、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9%、3.37%);观察患者术后出现上肢水肿、上肢感觉障碍、腋窝疼痛等并发症情况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率为4.49%,对照组患者中14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率为1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神经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不会增加肿瘤复发的机率,而且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治疗,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胸前神经 肋间臂神经 乳腺癌 手术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超声引导完全上肢神经阻滞丛神经入路麻醉的临床效果探究。方法选取我院66例上肢闭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单一入路丛神经阻滞进行麻醉,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肌间沟丛神经复合选择性腋窝神经阻滞进行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操作时间、感觉、运动阻滞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丛神经复合选择性腋窝神经阻滞进行麻醉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缩短操作时间,达到完全上肢神经阻滞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上肢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 麻醉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