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中细胞抗原(SCCA)的表达水平与银屑病活动性的相关性,评估SCCA作为银屑病活动性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32例银屑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择同期非银屑病患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银屑病组阳性121例,SCCA平均浓度为(4.31±1.61)ng/mL;阴性11例,SCCA平均浓度为(0.82±0.43)ng/mL。对照组阳性11例,SCCA平均浓度为(2.77±1.52)ng/mL;阴性39例,SCCA平均浓度为(0.62±0.42)ng/mL。SCCA诊断银屑病的灵敏度为91.7%(121/132),特异性为78.0%(39/50)。SCCA浓度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95%可信区间为0.791~0.923,P<0.05)。在不同分型的银屑病患者中,寻常性与关节病性银屑病患者血清SCCA水平低于红皮病性与脓疱性银屑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皮病性银屑病患者血清SCCA水平与脓疱性银屑病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银屑病患者血清SCCA水平明显低于活动期银屑病患者(P<0.05)。结论血清SCCA与银屑病的活动性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估银屑病病情的指标之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颈细胞中Aurora-A、MCM7和HPV16E7的表达及病理学情况。方法此次研究对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2017年4月我院病理科收集的手术切除宫颈新鲜标本90例,依据宫颈病变分级标准进行分组正常组(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20例)、CINⅡ组(15例)、CINⅢ组(15例)、宫颈鳞癌组(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urora-A、MCM7和HPV16E7蛋白表达情况;观察并比较Aurora-A、MCM7和HPV16E7蛋白在宫颈不同病变、临床分期、病理情况的宫颈组织中的表达;观察Aurora-A、MCM7和HPV16E7蛋白与宫颈鳞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鳞癌组Aurora-A、MCM7和HPV16E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a~Ⅱb期宫颈鳞癌组织中Aurora-A、MCM7和HPV16E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Ⅰa~Ⅰb期宫颈鳞癌组织,低分化宫颈鳞癌组织中Aurora-A、MCM7和HPV16E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高分化、中分化宫颈鳞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urora-A、MCM7和HPV16E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与宫颈鳞癌病理分期呈正相关(r=0.305、0.306、0.304,均P<0.05)。结论Aurora-A、MCM7和HPV16E7蛋白在宫颈前病变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各蛋白联合检测可以为宫颈诊断及预后评价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Aurora-A MCM7 HPV16 E7 表达 病理学
  • 简介:目的:分析胰腺腺泡细胞(acinarcellcarcinoma,ACC)的CT特征,以提高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CC患者的CT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6例ACC均为单发病灶,其中位于胰腺钩突2例,胰腺颈部1例,胰腺体部1例,胰腺尾部2例。病灶最大径为2.5-4.9cm,平均直径为4.0cm。3例肿瘤可见完整或不完整包膜。1例呈囊实性肿瘤,5例呈实性肿瘤;4例呈外生性生长,2例位于胰腺实质内。CT平扫图像显示,1例呈等低密度,5例呈等密度;增强动脉期肿瘤实性成分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呈持续性强化。2例ACC引起胰腺实质萎缩,1例胰胆管扩张,2例脾动脉受侵,2例胰周淋巴结转移。所有ACC患者均未见钙化灶、出血及肝脏转移。结论:胰腺ACC多呈外生性生长,可有包膜,CT平扫时实性成分多呈等密度,增强扫描呈轻中度持续性强化,较少引起胰胆管扩张。上述CT征象结合实验室肿瘤指标甲胎蛋白(AFP)的升高,有助于提高胰腺ACC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胰腺肿瘤 腺泡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头状肾癌和嫌色细胞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提高两者的影像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乳头状肾癌和12例嫌色细胞的CT与MRI影像资料。结果7例嫌色细胞行MRI扫描,T1WI上5例为低信号;T2WI上6例为稍高信号;10例嫌色细胞行CT或MRI增强扫描,5例为中度强化,5例为轻度强化。6例乳头状肾癌行MRI扫描,T1WI上5例为等或稍高信号,T2WI上5例为低信号;5例乳头状细胞行CT或MRI增强扫描,5例均为轻度强化。结论MRI平扫信号表现结合增强表现有助于鉴别乳头状肾癌和嫌色细胞的诊断。

  • 标签: 肾脏肿瘤 CT MRI 肾嫌色细胞癌 乳头状肾细胞癌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RNA,DNA定量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64例原发性肝细胞(PHC)RNA,DNA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并对病人进行1-5.5年的随访。结果RNA指标和DNA指标对PHC的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7%和75.0%,RNA指标更敏感,双指标联合应用与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6.8%;DNA倍体与年龄,HCV感染密切相关(P<0.05)。与性别,AFP水平,HBsAg及瘤体大小无关;DI随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增加(P<0.05)。RNA和DNA含量与预后密切相关(P<0.01-0.05)。结论RNA,DNA含量可作为PHC诊断及判断预后的理想指标,RNA及DNA双指标同时应用优于任一单项指标。

  • 标签: 细胞 DNA含量 RNA含量 原发性肝细胞癌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翼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在临床中治疗翼胬肉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5年9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翼胬肉患者,遵照随机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31)与观察组(n=31),给予对照组行翼胬肉切除术,给予观察组行翼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于翼胬肉患者,实施翼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应当值得推广。

  • 标签: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翼状胬肉切除术 临床疗效 翼状胬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睾丸混合性精原细胞瘤及绒毛膜(绒)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睾丸混合性绒临床资料,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33岁,自觉发现睾丸肿物2月余。光镜下大部分区域为精原细胞瘤,瘤细胞胞浆淡染或发空,核圆形,染色质粗,部分区域可见瘤组织呈巢,并可见异型的合体滋养层细胞。免疫表型绒癌细胞CK和HCG均(+),而CD117、CD30、AFP、inhibin及OCT4(-)。结论睾丸绒是罕见高度恶性肿瘤,易发生转移。综合临床症状及病理学特征免疫细胞染色可以明确诊断。

  • 标签: 精原细胞 绒毛膜癌 病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提升前列腺小细胞的临床诊疗水平。方法采用核磁共振及病理活检辅助诊断,采用放射疗法。结果2017.01.05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为前列腺小细胞,免疫组化显示CD56阳性,Vimebtin阳性,其他均为阴性。放疗前MRI显示前列腺明显不规则增大,右侧髂血管间隙间增大淋巴结影,盆腔少量积液。放疗后MRI显示前列腺不规则增大,其内部有肿块大约9.7cm*6.8cm*9.4cm,可见包膜,膀胱充盈不佳,提示放疗无效。结论当前前列腺小细胞依赖病理检查确诊,临床放疗尚无较好疗效,其治疗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前列腺小细胞癌 病理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肝癌患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份至2014年3月份我院122例行根治性手术的肝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数据,并进行定期回访。根据ROC曲线以NLR=2.84、PLR=138.9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NLR组(NLR≥2.84),高PLR组(PLR≥138.9),低NLR组(NLR<2.84),低PLR(PLR<138.9)组,高NLR+PLR组(NLR≥2.84、PLR≥138.9),低NLR+PLR组(NLR<2.84、PLR<138.9)和高NLR+低PLR组(NLR≥2.84,PLR<138.9),低NLR+高PLR组(NLR<2.84、PLR≥138.9)。Logrank单因素分析八组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与无瘤生存期的关系,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导入Cox回归模型行风险分析。结果122例患者3年的无瘤生存率为10.2%。高NLR+PLR组55例,3年的无瘤生存率为3.5%。低NLR+低PLR组20例,3年的无瘤生存率为22.9%。两组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NLR≥2.84、PLR≥138.9、肿瘤>5cm、血管侵犯、AFP≥200ng/ml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这六个因素为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肝细胞癌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血小板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肾集合管(CDC)合并肾囊性透明细胞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分析1例CDC合并肾囊性透明细胞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70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血尿。影像学检查提示左肾占位。组织学示肾上极的肿瘤组织排列成不规则腺管状、乳头状,部分肿瘤细胞呈靴钉突向腺腔内,间质纤维结缔组织明显增生,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肿瘤周围部分集合管腺上皮见异型增生。瘤细胞阳性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角蛋白7(CK7)、角蛋白19(CK19)、上皮膜抗原(EMA)、转录因子E3(TFE3)和E-钙黏素(E-cad),而角蛋白20(CK20)、CD31、CD34、CD10、CD117、肾脏特异性钙黏蛋白(ksp-cad)和α-甲基酰基辅酶A消旋酶(AMACR)表达则呈阴性。肾中部囊性肿瘤组织学表现为典型的肾囊性透明细胞,癌细胞阳性表达CD10、波形蛋白和CK19,而CK7、CD117表达则呈阴性。结论:CDC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其诊断依赖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标记。由于组织起源不同,CDC合并肾透明细胞的概率更小,但这种合并存在的情况仍有可能。

  • 标签: 肾脏 集合管癌 透明细胞癌
  • 简介:人端粒酶RNA组分(humantelomeraseRNAcomponent,hTERC)基因是端粒酶的组成成分之一,其作用是作为端粒酶延长的RNA模板。上皮内瘤变是指上皮结构和细胞的异常,属于前病变,而子宫颈和食管是发生上皮内瘤变最常见的部位。子宫颈是全球第二大妇科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年轻化的趋势[1],其中细胞占80%~85%。食管细胞是消化道常见肿瘤,

  • 标签: 人端粒酶RNA基因 人端粒酶RNA基因 鳞状上皮 子宫颈 食管 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Adenoidbasalcarcinoma,AB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加强临床和病理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一例新发现的宫颈ABC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宫颈ABC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常在妇科体检或其他疾病治疗时偶然发现,其病理镜下表现为小巢团状肿瘤细胞浸润性生长,细胞异型不明显,需与腺样囊性癌、基底细胞细胞和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等鉴别,相比这些恶性肿瘤,其预后较好,治疗一般单纯性宫颈病灶切除或全子宫切除即可,无需放、化疗。结论宫颈ABC是一种罕见的宫颈恶性肿瘤,与宫颈其他恶性肿瘤相比,其生物学行为较善良,临床和病理均需仔细鉴别,避免过度治疗。

  • 标签: 子宫颈 腺样基底细胞癌 妇科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的临床特征及病理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40例乳头状肾细胞患者作研究对象,分析入选对象病理类型、分级及分期情况。结果所有40例乳头状肾细胞肿瘤直径范围为3~14cm,平均(7.6±3.4)cm。I型患者低分化率、中分化率及高分化率均明显高于II型患者,P<0.05;I型患者病理I期率、II期率、III期率与II型患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I型患者IV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头肾细胞的临床特征与其他癌细胞间差异性较大,其中病理分型直接与癌细胞分级及分期相关,这种相关可有利于患者疾病的临床治疗。

  • 标签: 乳头状肾细胞癌 临床特征 病理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常规翼胬肉切除术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对比,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翼胬肉患者资料10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翼胬肉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和疾病复发率,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治愈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组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翼胬肉患者采取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翼胬肉切除术治疗,疾病复发率较低,治疗安全性高,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常规翼状胬肉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贲门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140例胃贲门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予以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对照组则应用Roux-en-Y吻合术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死亡率、5年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对治疗胃贲门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胃切除 胃癌 空肠P袢代胃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连续性护理措施在膀胱腹壁造术后病人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泌尿外科2015年10月-2017年8月期间接收进行腹壁造术治疗的100例膀胱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两个护理小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连续性护理十预措施,观察对比两个护理小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在术后自我监测、并发症预防、饮食知识以及造口袋更换等方面的医疗卫生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经过护理日常生活能力与精神状态等Spitzer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膀胱患者腹壁造术术后临床护理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连续性护理十预措施能够有效保证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自理以及出院后的白护能力,提高康复效果.达到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连续性护理 膀胱癌腹壁造口术 术后病人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门诊随诊在泌尿造患者中改善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进行尿流改道泌尿造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随诊,观察组采用护理门诊随诊,对比两组患者的SAS和SDS、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生活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精神/宗教、独立性和环境的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两组的各项评分较护理前出现上升(P<0.05),且观察组的的生活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评分较对照组出现上升(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和SD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两组的SAS和SDS评分较护理前出现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门诊随诊干预后能有效的改善膀胱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

  • 标签: 护理门诊 随诊 膀胱癌 造口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置阴道模联合盆肌肉锻炼对于减轻宫颈放疗患者阴道狭窄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74例宫颈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放置阴道模联合盆肌肉锻炼)和对照组(放置阴道模),比较两组患者阴道狭窄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阴道狭窄恢复良好率(97.30%>81.08%)及其对于恢复效果的满意度(91.89%>75.68%)、自我管理效能(89.75±4.22)分>(79.16±5.25)分相对更高(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2.70%<13.51%)、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39.24±2.46)分<(50.18±3.04)分以及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37.49±2.37)分<(48.82±3.55)分相对更低(P<0.05)。结论放置阴道模联合盆肌肉锻炼是减轻宫颈放疗患者阴道狭窄的有效干预措施,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阴道模 盆底肌肉锻炼 宫颈癌 放疗 阴道狭窄
  • 简介:摘要肝内胆管细胞(ICC)是原发性肝癌的少见类型,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上升,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率低,晚期根治性切除率低,预后较差。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是ICC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故本文就乙型肝炎性病毒感染与ICC之间关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扶正消汤联合化疗方案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辩证的思想,结合扶正消汤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免疫细胞亚群改善情况来判断具体的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的95.3%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而在血象数据上,观察组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扶正消汤联合化疗方案的效果显著,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消汤联合化疗方案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方面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独采用化疗,因而该治疗方式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以被作为今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 标签: 扶正消癌汤 GP方案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