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肩胛骨外侧缘入路与标准Judet入路方式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6年3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肩胛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外侧缘组39例和标准Judet组,分别采取肩胛骨外侧缘入路、标准标准Judet入路,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情况和肩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同标准Judet组相比,外侧缘组均要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缘组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9%,标准Judet组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9.5%,外侧缘组要明显高于标准Jude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中,选择肩胛骨外侧缘入路要比标准Judet组入路效果更好,更具推广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胸腰椎骨折术中采取后正中入路与椎旁肌间隙入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行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68例纳为参研的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前者实施后正中入路;后者实施椎旁肌间隙入路。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优劣。结果干预组手术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功能障碍与疼痛均得到改善,但干预组改善的幅度大于常规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椎旁肌间隙入路应用在胸腰椎骨折术中的效果优于后正中入路,不仅能增强手术效果,还可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障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胸腰椎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椎弓根螺钉正中入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围术期情况、腰背痛状况及不良事件。结果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生理盐水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大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腰背疼痛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事件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胸腰椎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效果较好,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手术时间,减轻腰背痛,且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0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将其根据不同入路方式完成平均分组,分别是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后正中入路椎弓根,研究组患者则接受椎旁肌间隙入路,对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术后引流量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25.71%和5.71%,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过程中,经肌间隙入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后正中入路治疗效果,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也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治疗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危重颅脑外伤患者189例,按照双盲随机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90例)及观察组(9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施行常规治疗方法+高压氧方案治疗,持续治疗28d,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为(12.82±2.3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1±2.41)分,差异显著(<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中差异显著(<0.05);观察组ADL评分(68.33±12.5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96±11.83)分,差异显著(<0.05)。结论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后立即开展高压氧治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表现,提升其生活质量,有利于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左心室肥大与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临床差异。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5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74例左心室肥大患者进行诊断研究。将入选的患者分别进行二维超声诊断、心电图诊断,对比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采用二维超声检查的A组,诊断正常者1例,左心室肥厚29例,左心室扩大28例,肥厚+扩大2例,诊断符合率为93.24%;采用心电图检查的B组,无诊断正常者,左心室肥厚70例,左心室肥厚71例,74例均为左心室高电压,诊断符合率为95.95%。经检验X2=0.5286,P=0.4672>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左心室肥大患者检查诊断活动中,采用超声诊断或心电图诊断,均有很高的诊断符合率。在检查中,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对可疑病例可选择两种检查方法进行综合诊断,有效降低误诊和漏诊。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后踝骨折固定手术中不同入路方式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81例后踝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41例,后内侧入路治疗)与B组(40例,后外侧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踝关节功能、并发症。结果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显著短于B组(P<0.05),术中失血量、X线暴露次数显著少于B组(P<0.05);两组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A组不良事件出现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相较于后外侧入路,后踝骨折固定手术中后内侧入路可缩短手术时间与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失血量与X线暴露次数、不良事件,在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恢复上与后外侧入路方式效果相当。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气血亏虚患者采用八珍汤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样本为本院2011年10月-2012年8月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气血亏虚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二甲双胍疗法,观察组给予八珍汤疗法,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血糖指标控制情况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对糖尿病气血亏虚患者采用八珍汤疗法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糖指标,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安全管理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找到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患者96例,完全随机地分为2组,对照组48例,使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48例,依据介入治疗病患特点和其安全隐患针对护理。结果在护理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护理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内科患者护理中,采用介入治疗护理并结合安全管理措施改进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很大帮助,而且有助于增强服务责任意识并降低患者或其家属的投诉率和发生纠纷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40例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腔镜组和传统组,每组各20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腔镜组行经胸乳入路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各项手术治疗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等手术治疗指标的比较中,腔镜组要明显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腔镜组要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效果明显,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 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 (FTP)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7.5~2018.5骨科收治 70例 FTP病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前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对比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7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 1年,统计出骨折愈合时间平均 (16.32±2.47)周;术后 3个月,病人膝关节活动度 (126.12±12.82 )°、 HSS评分 (74.33±8.25 )明显高于术前, p< 0.05; 70例患者术后出现 1例关节僵硬、 1例切口感染、 1例延迟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为 4.29%。结论:针对 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可行前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充分显露、精确复位,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助于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骨科创伤和感染创面的临床治疗中应用VSD(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共计30例,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进行常规引流,观察组患者则在治疗中结合VSD进行引流,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75.0%,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15.89天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1.93天,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在骨科创伤及创面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VSD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创伤面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促进创面愈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创新护理模式,可以帮助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在心理以及生理层面上感到最大限度的舒适和满足,也可以提高医护人员护理的工作质量。本文将通过讨论创新,完善护理管理举措,包括建立全面的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素质、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绩效考核等形式进行综述,以期能够提高护理水平,以赢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持续改进提升整体满意度等。开展实施创新服务模式以后,提高了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包括护士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及护理的专业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也打造了业内优质的示范品牌,提高了知名度。有效推动了创新服务模式在心内科优质护理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并探究围手术期的疝气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2月--2017年6月,选取我院68例进行疝气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住院病历号分组将其分为干预组(n=34)和常规组(n=34),所有患者均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其常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等指标相比较,干预组患者明显较常规组短(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常规组低,且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疝气患者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围术期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对减轻患者不适、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缩短治疗时间等方面效果显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