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3DCT、螺旋CT能全面、清晰显示肝内血管立体图像,而且3DCT显示的肝内血管活灵活现,酷似标本。磁共振血管成像(MRA)MR在血管内特殊的流动效应成像,方法多、无创伤,显示肝内血管的干、支配布。我们利用从医学采取集的MRA、3DCT影像图资料,对楚雄地区彝族肝内A、VR的配布调查,以期达到对肝内A、门V分布得到更广泛、更翔实的数据,DSA动脉血管造影可显示肝A和肝门静脉并行的“双血管”造影,调查肝内动脉和肝门静脉影像干、叶、段支形态、位置、行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翔实肝内血管配布依据。

  • 标签: 肝V 肝门静脉 肝动脉 肝管
  • 简介:指端缺损是指伸肌腱止点以远,涉及指腹、甲床、指骨的损伤.1935年,Tranquilli-Lealli首先用掌侧V-Y推进皮瓣行指端小范围缺损修复.1947年Kutler用双侧V-Y推进皮瓣修复同样的缺损,两者原理及适应证相同,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1999年1月~2003年1月用此两种治疗方法的体会作一分析.

  • 标签: 指端缺损 2003年1月 推进皮瓣修复 1947年 1999年 指伸肌腱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静脉转流体外膜肺氧合(V-V ECMO)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及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的11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采用V-V ECMO联合CRRT及机械通气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精心护理并规范维护各大型治疗仪器,积极观察分析并提前干预,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护理效果及患者结局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1例患者在机械通气后行ECMO联合CRRT治疗,动脉血氧分压显著提升,二氧化碳潴留情况显著改善并伴有高碳酸血症的恢复。白细胞水平下降且伴有淋巴细胞水平的恢复,炎症指标如白细胞介素-6和C 反应蛋白等水平显著降低。其中,8例患者治疗康复出院,3例患者死亡。结论:ECMO联合CRRT及机械通气治疗是COVID-19危重症患者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专业且精心的护理对于提高危重型COVID-19患者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机械通气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症护理
  • 简介:我院自2003年8月-2006年12月应用V—Y皮瓣推移术治疗指端损伤49例61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49例61指,男35例42指,女14例19指,年龄11~66岁,平均28岁。拇指18指,食指19指,中指11指,环指7指,小指6指。其中拇、食、中指均受伤者1例;拇、食指均受伤者2例:食、中指均受伤者4例;食、中、环指均受伤者1例。

  • 标签: 指端损伤 推移术 治疗 皮瓣 受伤者 环指
  • 简介:【摘要】终末期肾脏病(ESRD)最常见的替代治疗方式是血液透析,充分的透析是延长血透患者生命及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的增多,准确及时地评价血液透析的充分性越来越重要。故如何评价透析的充分性并制定出最佳的透析方案,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重要保障。Kt/V是目前量化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透析充分性的首选指标,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测量血液透析充分性指标Kt/V方法的研究进展。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 尿素清除指数(Kt/V) 透析充分性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青霉素V钾从原粉到成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发酵工艺、提炼工艺及青霉素V钾制片中水分和有关物质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青霉素V钾在半合成抗生素生产中的发展优势,并对青霉素V钾今后的技术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建议。

  • 标签: 青霉素V钾 质量控制 发酵 提炼 水分 有关物质 应用
  • 简介:摘要: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 ECMO)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在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救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V-A ECMO治疗期间下肢缺血的发生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旨在探讨V-A ECMO患者下肢缺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监测与评估方法以及护理措施,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V-A ECMO 下肢缺血 发病机制 监测与评估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合理配置专兼职感控人员,应做到医院有专职感控人员,科室有兼职感控人员,人人做感控工作的实践者。临床科室的“感兼职人员”是临床感质控重要一环,是由感科定期培训管理,在各临床科室协助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内院感控制的兼职人员。这些人员由临床科室管理却又是科室质控的管理人员,并参加感科培训指导和质控会议,在工作中他们是感控制三级网络中最基层的骨干,是感科和临床科室之间的桥梁,是感控制的有生力量。

  • 标签: 院感兼职人员 医院感染控制 联络员 角色 重要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在临床上也被称之为医源性感染,为了有效防控医院感染,需采取隔离、灭菌、消毒等基本措施,在护理部、护士长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专职人员指导下,监督、检查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常规的落实情况。

  • 标签: 贯穿于临床实际诊疗操作中,发挥临床院感护士作用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在临床上也被称之为医源性感染,为了有效防控医院感染,需采取隔离、灭菌、消毒等基本措施,在护理部、护士长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专职人员指导下,监督、检查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常规的落实情况。

  • 标签: 贯穿于临床实际诊疗操作中,发挥临床院感护士作用
  • 简介:  尿素清除分数Kt/V是评价血液透析充分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由Daugirdas公式,即Kt/V=-ln(R-0.008t)+(4-3.5R)×UF/W计算而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需抽取患者透析前、透析后血标本检测血尿素氮,患者不易接受.且计算公式复杂,限制了该公式的普及运用,导致临床上对患者透析充分性评估缺少实质性的依据.本中心运用BiotrackHM3000尿素监测仪检测患者的Kt/V,结果发现:使用尿素监测仪检测的患者的Kt/V值与Daugirdas公式计算的结果相关性好,而且不需抽血,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应用 尿素监测仪 检测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急救患者诊治中应用前急救创伤评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前急救患者138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69例与试验组6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前急救,试验组采取前急救创伤评分方法急救,对比两组急救满意度、临床急救效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急救满意度分别为97.10%、78.26%,试验组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转运死亡率、植物生存率、伤残率及治愈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急救中应用前急救创伤评分法,可减少患者死亡,提高预后,促进急救满意度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 标签: 诊治效果 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创伤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低频电压脉冲所发出的电压频次及其发出频次的不同对产妇进行的催乳和子宫复旧等方面在临床护理干预效果中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本医院的前急救质量控制体系进行探讨,旨在不断提高院前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医疗差错及医疗事故的发生.方法结合本医院的前急救中心实际情况,评估前急救质量控制体系的作用,对本医院的前急救中心的医疗行为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本医院的前急救中心质量控制后平均出车时间缩短,急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及患方满意度提高.结论前急救质量控制体系适应本地经济社会的情况,能提高院前急救质量,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中图分类号R16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99-02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乡镇卫生创伤急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急救体制。方法选取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通过急诊方式诊治的不同类型的创伤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共抽取患者为215例,对所有的患者诊治过程进行了记录和探究,对患者创伤类型、使用的急救方法和预后方面进行了统计。结果此次选取的215例患者当中,有88例患者为交通事故创伤,占总数的40.93%,有70例患者施工意外创伤,占总数的32.56%,57例患者为其他因素所致创伤,占总数的26.51%;以患者受伤位置划分,有66例患者四肢骨盆伤,占总数的30.69%,46例患为胸部伤,占总数的22.73%,22例患者为颅脑外伤,占总数的10.23%,16例患者为腹部伤,占总数的7.44%,11例患者为胸腹联合伤,占总数的5.12%,5例患者为多发伤,占总数的2.33%,49例患者为其他类型伤,占总数的22.79%;预后方面而言,10例患者死亡,占总数的8.73%,102例患者通过抢救转入急诊,占总数的47%,80例患者在我院痊愈占总数的37.21%,7例患者通过治疗后均已出院,占总数的3.26%。结论乡镇卫生医疗设备比较落后,所以,对患者进行急救时,使用的急救治疗方法单一,会直接影响到患者创伤急救预后效果;乡镇卫生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所接诊的外科创伤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到位,特殊情况时需要面对大量的伤员,需要加强急救组织实施工作;乡镇卫生急救体制不健全,前现场急救不到位,甚至部分患者需要通过家属送至卫生,不利于患者的急救时间的把握。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创伤 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