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骨折的治疗当中,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思想为解剖复位,并应用内部固定方式来进行治疗,并在早期即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处于较为特殊的位置,该结构有较高的复杂性,因而需要基于医学影像技术来确定分型,从而对手术治疗进行有效指导。 本文针对骨折外科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并总结了一些可行的治疗对策,希望可以给骨折外科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髋臼骨折 外科治疗 内固定
  • 简介:摘要骨折的治疗当中,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思想为解剖复位,并应用内部固定方式来进行治疗,并在早期即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处于较为特殊的位置,该结构有较高的复杂性,因而需要基于医学影像技术来确定分型,从而对手术治疗进行有效指导。本文针对骨折外科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并总结了一些可行的治疗对策,希望可以给骨折外科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髋臼骨折 外科治疗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手术治疗,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疗效。结果本组46例患者,优良率为95.65%(44/46),随访1年,手术时间(123.2±14.5)min、术中出血量为(423.4±23.5)mL。随访1年,术后12~15周愈合,均完全恢复,未见感染,仅3例疼痛,2例异位骨化,1例股骨头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论骨折患者经手术治疗,保证了治疗效果,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髋臼骨折 手术治疗 效果
  • 简介:一、按Judet和Letournel分类法:将骨折分为简单骨折和复合骨折两大类共10种形式:1.简单骨折:是指骨折累及一个柱或壁,同时有横行骨折。包括:(1)后壁骨折;(2)后柱骨折;(3)前壁骨折;(4)前柱骨折;(5)横形骨折五种类型。2.复合骨折:是指含有两种以上简单骨折形式的骨折。包括:(1)后柱合并后壁骨折;(2)横形合并后壁骨折;(3)T形骨折,即横形骨折合并远折段的纵形骨折;(4)前柱或前壁合并后半横形骨折;(5)双柱骨折等五种类型。

  • 标签: 髋臼骨折 分类方法 LETOURNEL 后壁骨折 横形骨折 复合骨折
  • 简介:骨折是一种高能性损伤骨折,其暴力机制复杂、移位方式多样,多同时伴有并发症、治疗困难、复杂、方法不统一。我们共收治此类患者104例,获得平均4年5个月随访的有97例。一般通过三个不同体位X线片,即伤前后位、伤闭孔斜位、伤髂骨斜位片,显示出骨折外形及移位状况。CT扫描特别是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更清楚地显示了骨折的性质、程度、方向和复杂骨折的形态,弥补了X线难以发现的某些线性骨折或较小的局限骨折的缺点,更易做出明确诊断和分型。按Letournel法分类,根据骨折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可塑形的重建钢板、松质骨拉力螺钉、交叉斯氏针、可吸收生物螺丝钉固定和非手术治疗。系统康复分步骤进行,患者治愈康复优良率为78.4%。笔者认为分步骤系统康复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

  • 标签: 髋臼骨折 诊断 治疗 康复
  • 简介:随着交通,建筑工业的快速发展,交通伤、坠落伤等高速、高能量创伤愈来愈多,骨折发生率逐年上升。我科自2006年2月-2007年10月共收治骨折15例。15例获得随访,报告如下。

  • 标签: 碗臼 骨折 牵引术 骨折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临床治疗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02年7月-2011年10月所收治的22例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手术入路选择情况包括11例采取K-L入路,2例选择髂腹股沟入路,1例实施髂股入路,1例是前后联合入路,1例是全髋关节置换,还有6例采取的是保守治疗。结果获得随访21例,随访失掉1例。从X光片显示,骨折手术后14-18w就会愈合。其中有1例出现异位骨化,1例并发创伤性关节炎,1例股骨头坏死,1例坐骨神经损伤9个月后基本恢复。按照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对于髋关节功能评价如下优13例,良5例,尚可2例,差1例,优良率可达81.8%。结论早期对前后柱和顶的移位大于2mm的骨折实施治疗后,获得满意的复位与疗效。

  • 标签: 髋臼骨折 临床治疗 方法
  • 简介:目的寻求提高骨折治疗效果的方式。方法对22例骨折分别给以“AO”螺钉、重建钢板、克氏针等内固定治疗。结果15例解剖复位,7例满意复位。髋关节功能按Matta评分系统评估:优15例,良3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81、82%。结论手术是治疗复杂骨折较为有效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切口是手术成功的前提,异位骨化是其主要并发症。

  • 标签: 髋臼 骨折 固定术
  • 简介:目的探讨复杂型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的特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我院2002年6月-2006年6月共收治53例复杂型骨折患者,对其手术治疗情况和整体护理措施进行临床分析,并初评其治疗效果。结果53例复杂型骨折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和整体护理,均获随访6个月~2年,平均14.6个月,参照美国骨科学会(AADS)拟定的疗效评定标准评分法优良率达89.7%。结论复杂型骨折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及通过术前和术后整体护理,发现问题,早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髋臼骨折 治疗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复杂骨折治疗疗效的方法和要点。[方法]总结33例复杂骨折脱位的围手术期治疗要点和治疗效果。手术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22例)、髂腹股沟入路(3例)和前后联合入路(共8例)充分暴露骨折,准确复位,牢固内固定。[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8.6个月(7-36个月)。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解剖复位18例,良好复位8例,差7例;优良率75.6%。局部感染1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5例,异位骨化2例。[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良好的复位及时手术治疗和早期的功能锻炼处理复杂的骨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疗效
  • 简介:近年来老年骨折患者不断增多,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却一直没有定论。虽然骨折的治疗原则在于解剖复位、有效固定及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但由于老年患者身体状况、骨骼质量及骨折类型的特殊性,如何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成为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随着医疗水平、手术技术和内固定材料的不断提高,老年骨折的治疗理念日趋成熟、多样,目前其主要治疗方案包括保守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等。为提高临床医生对老年骨折的认识,总结临床经验,本文对老年骨折的治疗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影响骨折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自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40名骨折患者,随机将这14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的70名患者进行保守治疗,而对观察组的70名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比较这两组患者的复位质量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对照组的70名患者中复位质量非常好的有30例,良好的患者有14例,治疗效果较差的有26例;观察组的70名患者中复位质量非常好的有62例,良好的有3例,较差的有5例,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个小组之间比较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复位质量、患者的年龄、手术时机是影响骨折患者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髋臼骨折 手术治疗 影响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265-01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骨折22例,手术入路采用Kocher—Langenbeck切口8例,Smith—Petersen切口4例,髂腹股沟切口6例,扩大的Smith—Petersen切口2例,前后联合切口2例。结果22例患者随访6~60个月(平均28个月)。根据Maria的复位标准:解剖复位15例,良3例,差4例,复位优良率为81.8%(18/22),根据MerledAubigne的临床评定标准:解剖复位者疗效优良率为13/15,复位良者2/3,复位差者1/4。结论骨折的复位质量是决定临床手术疗效的关键,正确选择切口、正确放置钢板和置入螺钉,是提高复位质量的关键。

  • 标签: 髋臼 骨折 内固定器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一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骨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研究。方法1998~2005年间共收治45位年龄超过60岁的骨折患者,其中21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10例行一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距受伤时间不到2周,平均7d。术后常规给予抗凝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按康复计划进行恢复性功能锻炼,定期随访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本组随访1.5~7年,平均4年;最后随访时,切开复位内固定组Harris评分为69~84分,平均79分,优良率为57%,伴有较高的创伤性关节炎、异位骨化、股骨头骨坏死发生率;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为75~90分,平均84分,优良率为80%,仅有杯轻度移动(〈4mm),无假体松动、深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骨折可以取得比切开复位内固定更好的稳定性,术后恢复快、功能质量高,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 标签: 髋臼 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内固定器
  • 简介:目的探讨横形伴后壁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组9例横形伴后壁骨折患者,男8例,女1例,年龄21~63岁,平均32.4岁,术前常规摄髋关节前后位、髂骨斜位、闭孔斜位片,CT平扫和三维重建,并在模型上标出骨折线的走向。采用Kocher—Lan—genbeck切口显露后柱及后壁,先复位横形骨折部份,用螺丝钉和钢丝固定,再复位后壁骨折块,用重建钢板固定。术后功能锻炼。结果本组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48个月,平均25月。按Matta标准,在3个Judt位x线上骨折解剖复位者7例,满意复位者2例,不满意复位者0例。术后疗效评价按美国矫形外科学会制定的标准,本组优5例,良3例,可1例。结论采用螺丝钉纲丝维持和稳定已复位的横形骨折块位置,以便用重建钢板固定,手术操作简便,疗效满意。术前好的影像学资料和充分的准备对手术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 标签: 髋臼 骨折 内固定器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Judet—Letournel分型系统在不同横行骨折手术入路选择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组共13例横行骨折患者,其中B1.1型2例,B1.2型4例,B1.3型7例;修正因子a1有4例,a2有2例,aL3有5例,a4有2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采用髂腹股沟入路的有3例,Koeher—Langenbeek入路有6例,前后联合入路有4例。术后通过Matta’s标准评分评价影像学结果,用改良Merled’Aubigne评分评估临床结果。结果平均32个月随访证实本组患者所有的骨折达到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7.3周。解剖学复位7例,复位欠佳4例,复位差2例。修正因子a1/a2患者中解剖学复位83.3%,修正因子a3/a4患者为28.6%。临床评分平均15.3,9例(69.2%)满意;4例(30.8%)不满意。7例解剖学复位者临床效果满意。结论横行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取决于横行骨折的水平及倾斜度、移位程度和旋转程度,以及是否合并后壁骨折。改良Judet—Letournel分类结合了传统解剖学分类和AO分型在预后评估上的优点,对于横行骨折手术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髋臼 骨折 手术入路
  • 简介: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使交通事故等引起的骨折目益增多。严重的创伤倍受关注,轻微的或体征不明显的髋部损伤,则容易被忽视。2001年4月至2006年6月,作者经历了9例初始漏诊的骨折,发现都有主动直腿抬高受限等体征。现总结如下,以引起注意。

  • 标签: 髋臼骨折 漏诊 隐匿性 交通事故 髋部损伤 直腿抬高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骨科手术治疗后壁骨折的临床成效。方法 依照随机数表将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74例后壁骨折患者分成两组展开研究,普通组和研究组,普通组运用传统治疗,研究组基于此采取骨科手术诊治,对比两组治疗临床效果以及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其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普通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骨科手术 髋臼后壁骨折 临床成效
  • 简介: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重建钢板(重建LCP)治疗骨折的优点及应用原则。方法27例复杂骨折采用锁定加压重建钢板内固定,骨折按照Letounel分类,后柱合并后壁骨折5例,横形合并后壁骨折4例,双柱骨折11例,前柱合并后半横形骨折7例。Kocher—Langenbeck人路9例,Kocher—Langenbeck人路联合髂腹股沟人路18例。结果27例中有2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9个月(平均21个月),复位质量按照Matta评分,优13例,良9例,可2例;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15例,良8例,可1例。术后发生骨关节炎1例,无感染、坐骨神经损伤、静脉血栓、异位骨化和股骨头缺血等并发症。结论锁定加压重建钢板具有对松质骨良好的把持力、锁定后的角稳定性、无需钢板帖服以及单皮质螺钉可以防止螺钉进入关节腔等优点,是治疗骨折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使用应遵循先加压后锁定、长钢板少螺钉的原则。

  • 标签: 髋臼 骨折 内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