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原因和护理体会进行了探讨。方法:于2020年1月-2021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中,在征求患者和患者家属同意以及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选取了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的方式,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最终分成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40例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40例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最后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在经过两种不同护理的模式干预下,实验组患者的外渗发生率以及痊愈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关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静脉输液患者实施综合护理,不仅可以降低静脉输液外渗的概率,还可以促进患者更好的痊愈,患者对综合护理具有很高的评价,对护患关系的改善有很大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究化疗药物静脉外渗的循证护理管理措施会取得怎样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来我院进行化疗的 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化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发生化疗药物静脉外渗的发生率 5.72%远远小于对照组的 16.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并且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要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降低化疗药物静脉外渗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在实施静脉输液过程中,分析出现外渗的原因,并且研究具体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方法选择我科2016年0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静脉输液外渗患者20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临床研究具体的护理方法,将患者的畏惧心理进行有效缓解,将患者的痛苦感显著降低,将对患者造成的损伤显著减少。结果对于本次研究的静脉输液外渗患者,其全部表现出程度有所不同的心理变化,针对患者的皮肤损伤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的针对性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最终获得的临床护理效果较为显著。结论针对静脉输液表现出外渗的原因进行分析后,选择有效的方法加以预防以及护理干预,最终可以获得显著的干预效果,可以将静脉输液患者出现外渗的概率有效降低。
简介:摘要 目的: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不同对静脉渗出外渗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我院静脉留置针输液渗漏患者15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开始于2020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2年1月,并且采取回顾资料分析方法,获得不同部位静脉穿刺留置针治疗对渗漏的影响。结果:(1)对15例患者渗漏部位统计,上臂静脉穿刺渗漏占比60.00%,手背静脉穿刺渗漏占比20.00%,下肢静脉穿刺渗漏占比13.33%,头部静脉穿刺渗漏占比6.66%。(x2=13.276,p=0.012),组间数据有差异。(2)对15例不同部位穿刺渗漏面积统计,下肢静脉部位4.34±0.76(cm2),上臂静脉部位为2.71±0.32(cm2),头部静脉部位为1.35±0.21(cm2),手臂静脉部位1.02±0.19(cm2),(t=4.723,p=0.023),组间数据有差异。(3)对不同部位穿刺留置针使用时间统计,手背静脉部位为60.24±7.38(h),下肢静脉部位为42.19±5.38(h),上臂静脉部位为30.33±4.59(h),头部静脉部位为24.73±3.65(h),(t=4.774,p=0.023),组间数据有差异。结论: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选择中,上臂静脉穿刺渗漏占比最多、渗漏面积下肢静脉穿刺最大、手背静脉穿刺留置针使用时间最长,临床开展静脉留置针治疗时,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穿刺部位,以提高患者静脉留置针使用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观察与护理。方法从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选取90例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组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方式,比较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发生率为2.22%,护理满意率77.78%,对照组患儿的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发生率20%,护理满意率为95.5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小儿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使患儿顺利完成输液。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思维导图教学法在预防新生儿外周静脉输注营养液外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我院NICU及新生儿病房临床一线护士30名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15名护士。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实施思维导图教学法。分析对比评判性思维能力、对新生儿静脉营养知识认知度以及新生儿输液外渗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新生儿输液外渗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对新生儿静脉营养相关知识认知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维导图教学法应用于护士培训中,能提高护士对新生儿静脉营养类药物相关知识认知度,提升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降低新生儿输液外渗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