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胃肿瘤的过程中实施热活检钳联合圈套器辅助牵引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治疗有效性。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胃肿瘤患者91例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45例胃肿瘤患者实施未使用任何辅助牵引技术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针对治疗组46例胃肿瘤患者实施热活检钳联合圈套器辅助牵引技术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两组胃肿瘤患者治疗后的肿瘤完整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黏膜剥离时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胃肿瘤患者实施热活检钳联合圈套器辅助牵引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有效性较为显著,具有较好的牵引效果,操作较为便利,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肿瘤一次性完整切除率。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清胃宁心汤”内服加“泻热安神脐贴”敷脐治疗胃热扰心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4年7月本院门诊胃热扰心型失眠患者100例,给予“清胃宁心汤” 内服加“泻热安神脐贴”敷脐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睡眠质量以一般(47%)、很差(38%)的占绝大多数,治疗后睡眠质量以很好(43%)、还行(38%)的占绝大多数;治疗前平均PSQI为14.25,治疗后平均PSQI为7.02,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清胃宁心汤” 内服加“泻热安神脐贴”敷脐治疗胃热扰心型失眠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以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为基础的各种内镜切除技术在胃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和适应证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镜中心所有接受内镜下切除治疗的患者资料库.筛选出2007年2月至2012年12月间经内镜下超声或CT证实胃肿瘤患者89例。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内镜切除方法、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89例患者中男53例,女36例,年龄32-64岁,平均51.2岁。89例病变全部成功完成内镜下整块切除,其中接受EMR39例,ESD35例,内镜粘膜下挖除术(ESE)10例,内镜全层切除术(EFR)5例。肿瘤平均直径15.6mm,平均手术时间46.3min,平均出血量35.0ml。术中穿孔5例,均通过内镜下完成缝合。1例病灶较大,突向浆膜层的,术中联合腹腔镜,通过腹腔镜进行胃壁修补。术后随访时间3~36(平均19.6)个月,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各种内镜切除方法均安全有效,临床医师需根据肿瘤的临床特征具体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苓术健脾清胃汤治疗脾虚胃热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入选的6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脾虚胃热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例数均分为33例。对照组治疗药物选择泮托拉唑钠,观察组治疗药物选择苓术健脾清胃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胃镜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胃镜治疗总有效率为87.88%,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为78.79%,中医证候疗效经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治疗总有效率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虚胃热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经苓术健脾清胃汤治疗后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回顾分析2005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7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Ns)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术后回访6~36个月。全组27例,每例均是术前胃镜+病理提示为胃癌,根据WHO(2010)神经内分泌肿瘤新分类标准,胃神经内分泌癌(NEC)22例,混合性(MANEC)5例。26例均按胃癌D2根治术行手术治疗,另有1例行胃癌姑息+联合脏器切除术。其中20例靠常规病理就能诊断为G-NENs,另有7例要靠免疫组织化学才能进一步证实为G-NENs。G-NENs具有部分同胃癌类似的恶性生物学行为,若无手术禁忌,建议积极手术治疗,术后根据大标本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再辅以标准的放化疗。同时它具有部分神经内分泌功能,需加强内分泌治疗,且需长期密切随访及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对于G-NENs多学科治疗模式可使患者比单一专科治疗更受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肿瘤留置胃管患者中舒适护理的运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留置胃管患者,共72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共30例,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2例,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外加用舒适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生理以及社会护理干预,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绪、留置胃管的不良反应、疼痛以及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负性情绪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留置胃管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胃肠肿瘤外科留置胃管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置管期间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舒适度。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患有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患者病例进行分型,探索不同类型肿瘤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取我院收治的52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胃标本作为此次实验的调查对象,将其病理进行分型,同时分析其病理学特点。结果: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分为四种临床病理类型,不同类型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在病理学特征、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方法上均有不同。此次52例病患中I型最多有36例、II型有10例、III型有5例、IV型有1例。I型是一种伴有萎缩性胃炎性类癌,可分为单发型和多发型,单发型的病理特征常表现为息肉状,肿瘤常出现在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同时存在萎缩性胃炎、胃窦G细胞增生、胃内分泌细胞增生、异型增生;患者的肿瘤常与高胃泌素血症相关,单行型肿瘤可通过息肉摘除手术进行治疗,多性型肿瘤需进行胃窦切除手术治疗;II型的肿瘤多为散发性类癌,都是单发型,患者肿瘤的浸润程度较深,且肿瘤旁常出现内分泌细胞增生,无高胃泌素血症,可采用切除大部分的胃来进行治疗;III型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与前两中肿瘤的发病机制不同,其与高胃泌素血症和胃疾病无关。其是处于高度恶性肿瘤阶段,肿瘤转移率高,常采用胃切除和术后化疗进行治疗;IV型的肿瘤为分化非常差的神经内分泌癌,恶性度非常高,与高胃泌素血症无关,处于进展期,以手术和化疗治疗为主。结论:不同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类型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