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氟康唑对两性霉素B透过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KM小鼠分为两性霉素B (3 mg/kg)组,两性霉素B(3 mg/kg)+氟康唑(50mg/kg),两性霉素B(3 mg/kg)+ELacridar(2.5mg/kg)组,给药4天后测定血液、脑组织中两性霉素B的浓度;在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加入2ug/ml的AMB,而后分别加氟康唑(16 ug/ml)、Elacridar(1μM),37℃孵育60-180min。在60min、120min、180min取样测定细胞内两性霉素B的含量。结果:氟康唑、ELacridar对两性霉素B血药浓度、脑组织浓度无显著影响;氟康唑、ELacridar对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摄取两性霉素B无显著性影响。结论:氟康唑不影响两性霉素B透过血脑屏障。两性霉素B不是P糖蛋白(P-gp)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的底物,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不存在由P-gp和BCRP介导的相互作用。
简介: 摘要 目的:回顾性调查与分析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11月-2019年6月我院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肺真菌病的病例,以痊愈、显效、进步、无效4种评价标准对其疗效进行评价,并对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痊愈1例,显效7例,进步1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66.67%。12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仅1例患者因严重肾功能损害停药。结论:两性霉素B脂质体作为肺真菌病的一线治疗药物,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可控。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两性霉素 B 联合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 - 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1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真菌性鼻 -鼻窦炎患者 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 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镜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两性霉素 B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白介素 4( IL-4)、 IL-17、 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 IL-4、 IL-6以及 IL-17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治疗后 IL-4、 IL-6以及 IL-17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两性霉素 B 联合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 - 鼻窦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炎性反应,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简介: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B,AM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霉脑)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霉脑患者分2组:合并HBV感染组(n=13)和非HBV感染组(n=27),在AMB治疗过程中,观察比较2组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40例患者中30例(75%)ALT异常升高,22例(55%)AST异常升高,5例(12.5%)出现血清TBIL异常;其中HBV感染组92.3%出现ALT异常升高,非HBV感染组(66.7%)的ALT异常升高,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MB治疗霉脑引起中毒性肝炎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合并HBV感染者。对使用AMB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的监测,以避免可能出现严重的中毒性肝损害。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两性霉素 B联合氟胞嘧啶治疗艾滋病伴隐球菌脑膜炎的疗效。方法:选择 2018 年 6 月 ~2020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70 例艾滋病伴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5 例,对照组采用 两性霉素 B联合氟康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两性霉素 B联合氟胞嘧啶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隐球菌转阴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症状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隐球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 艾滋病伴隐球菌脑膜炎患者采用 两性霉素 B联合氟胞嘧啶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隐球菌转阴率,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