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给予小剂量米托蒽醌和阿糖胞苷(MA)方案治疗效果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6年2月间接受的AML患者42例进行研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各21例,给予标准剂量MA方案的患者为标准MA组,给予小剂量MA方案的患者为小剂量M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者POMS评分。结果小剂量MA组治疗有略高于标准MA组(66.66%vs52.38%,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贫血、GGT、严重消化道反应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小剂量MA组毒副作用发生情况优于标准MA组(P<0.05);小剂量MA组患者情绪状态量表中紧张-焦虑、抑郁-沮丧、疲劳-无力评分和总分显著优于标准MA组(P<0.05)。结论小剂量MA治疗AML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毒副作用的发生,有助于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对提升病人的生存质量及其预后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直肠肛门瘘患者手术前后直肠肛门反射的变化。方法: 选择在 2017 年 9月至 2019 年 8月被我院肛肠科收治的 80例直肠肛门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肛瘘类型分组,其中高位肛瘘患者纳入 A组,低位肛瘘患者纳入 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直肠静息压( RRP)、肛管最大收缩压( AMCP)、肛管最长收缩时间( ALCT)、肛管静息压( ARP)等直肠肛门反射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手术治疗后患者 RRP、 AMCP、 ARP等指标有所下降,其中 A组各指标变化幅度明显大于 B组,经 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ALCT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 直肠肛门瘘手术后可引起肛管内外括约肌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直肠肛门反射下降,尤其对高位肛瘘患者影响程度更大,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有效性。方法将70例结直肠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采用35例计算机随机聚类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两组比较了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活动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手术时间(2.11 0.37)小时,出血量(73.73 9.74)ml,住院时间(6.22 1.53)d,睡眠时间(2.11 0.42)d。对照组干预时间为(4.15 0.52)小时,出血量为(119.42 10.46)ml,住院时间为(9.23 1.36)d,睡眠活动时间为(4.06 1.28)d。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t=18.9107,18.9123,8.6990,8.5636,P=0.0000,0.0000,0.0000和0.0000
简介:摘要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传统的手术和术后化疗的临床治疗模式疗效并不理想。多学科综合治疗是直肠癌最佳治疗的模式,准确的直肠癌治疗前评估是直肠癌综合治疗方案实施的需要,个体化原则基础上进行的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术中规范化手术、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和术后辅助放化疗等多学科合作的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了直肠癌的疗效。本文对此复习相关文献,对国内外直肠癌综合治疗进行综述。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肛管内、外双引流在预防直肠低位吻合口瘘的作用。方法将235例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的患者按不同时间段分成前期组(2003年3月至2004年8月)和后期组(2004年9月至2007年11月)。后期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有所改进,特别是常规行直肠肛管内、外双引流。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吻合口瘘发生率和相关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前期组89例患者中4例(4.5%)发生吻合口瘘,后期组146例患者中1例(0.7%)发生吻合口瘘。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是否行直肠肛管内、外双引流是影响吻合口瘘发生率的主要因素。结论直肠肛管内、外双引流能有效预防直肠低位吻合口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