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 T波倒置对冠心病的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9年度我院收治的静息心电图 T波倒置患者 200例,行常规检查和常规 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 T波倒置的类型和病因构成,对比对称性 T波倒置和非对称性 T波倒置患者、冠心病和其他疾病患者的心电图特点。结果:对称性 T波倒置和非对称性 T波倒置患者的占比率无显著差异( P> 0.05)。对称性 T波倒置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疾病( P< 0.05);非对称性 T波倒置患者的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发病率显著高于冠心病和其他疾病( P< 0.05)。对称性 T波倒置和非对称性 T波倒置患者的 T波倒置振幅、动态演变、伴 QT间期延长及 ST段改变等均无显著差异( P> 0.05)。对称性 T波倒置冠心病患者的 T波倒置动态演变显著多于其他疾病患者( P< 0.05),伴 QT间期延长显著少于其他疾病患者( P< 0.05),振幅和 ST段改变均与其他疾病患者无显著差异( P> 0.05)。非对称性 T波倒置冠心病患者的 T波倒置动态演变显著多于其他疾病患者( P< 0.05),振幅、伴 QT间期延长及 ST段改变均与其他疾病患者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冠心病常见静息心电图 T波倒置,当 T波倒置伴有动态演变时,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使用中起到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实施上腹部手术的8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这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静吸复合麻醉方式,观察组患者应用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通过对两组患者基本状况分析来了解不同方式起到的麻醉效果。结果:应用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的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手术患者治疗中应用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能够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以此能够从麻醉效果保障中提升患者手术安全性和顺利性。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静息压力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关系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89例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治疗组46例:术后给予扩肛治疗;对照组43例:术后未行扩肛治疗。应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术前、术后直肠静息压变化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吻合口漏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89例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术后直肠静息压平均值(5.37±2.43)kPa,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6,P=0.012);治疗组术后直肠静息压平均值(1.56±0.79)kPa,显著低于术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1、t=4.526,P=0.027、P=0.035)。吻合口漏发生率比较:治疗组(4.3%)吻合口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26,P=0.01)。结论术后直肠静息压高低与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有一定关系,降低直肠静息压可以预防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患者采取静吸复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联合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7年8月~2018年7月到我院接受外科手术的158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每组患者分别为79例。单一组采取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反应,并且进行麻醉效果以及其他指标的对比。结果联合组的麻醉优良率73例(92.41%)显著高于单一组55例(69.62%),联合组拔管后的平均静脉压、心率、呼吸恢复时间以及苏醒时间均低于单一组,P<0.05则为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外科手术患者采取静吸复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联合使用的麻醉方法,能够加快患者的苏醒时间,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血压正常者、普通高血压( SDH )患者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ISH )患者腰臀比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腰臀比与静息心率的相关性。 方法 : 抽取来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体检人群 400 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血压情况分为三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ISH )组 76 例、 普通 高血压( SDH )组 142 例,血压正常对照组 182 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行常规生化检验、 腰臀比及静息心率的测量 。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基本临床资料、 腰臀比、静息心率 情况,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腰臀比与静息心率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 ( 1 )年龄、性别、吸烟、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LDL-C 、肌酐、冠心病、糖尿病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 ) 腰臀比 : ISH 组、 SDH 组 患者 的 腰臀比均 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 ISH 组 腰臀比 高于 SDH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 5 )。 ( 3 ) 静息心率: ISH 组、 SDH 组 患者 的 静息心率均 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 ISH 组 静息心率 高于 SDH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 5 )。 ( 4 ) 血压与腰臀比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621 ( P<0.01 ) , 血压与静息心率 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 0. 582 , 腰臀比与静息心率 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 0. 546 ( P < 0.01 )。 结论: 高血压患者 腰臀比 及 静息心率水平 较血压正常者升高, 而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 腰臀比 及 静息心率水平 升高明显, 腰臀比与静息心率 呈正相关。
简介:目的探讨高龄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静息心率与其心功能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统计79例高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循证医学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对其入院时的静息心率与其出院时及随访后的心功能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龄组(≥80岁)入院时的静息心率与出院时的疗效(相关系数-0.385;P=0.000)、随访疗效(相关系数-0.351;P=0.002)显著负相关;与总死亡率(相关系数0.247;P=0.028)显著正相关;而本研究中老年组(〈80岁)相关性不明显。总体样本分析显示:全组CHF患者入院时的静息心率与出院时的疗效(相关系数-0.163;P=0.017)、随访疗效(相关系数-0.161;P=0.019)呈负相关;与总死亡率(相关系数0.162;P=0.018)显著正相关。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尤其是高龄老人心力衰竭患者的静息心率越快,其治疗效果越差,死亡率越高。
简介:【摘要】缺血性脑中风是全球范围内造成死亡和残疾的高发疾病,针刺对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肯定,现已广泛应用于 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 静息态 fMRI能够直观地反应针刺穴位后相关结构的功能动态变化,为针刺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机制和疗效提供准确直观的证据,促进了针刺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应用与发展。本文就静息态 fMRI的不同分析方法在针刺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中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小血管病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脑小血管病患者1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将同期参与体检的10例健康人员作为本次的对照组,均实施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诊断。观察组实施MRI扫描时长分别为近7分钟和近4分钟,对照组扫描时长近6分钟。结果:在节点度DC以及DCW计算下,比较G1-DC、G2-DC,G1-DCW、G1-DC、G2-DCW的定量差异,结果显示节点度DC以及DCW上扫描时长不同,G1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数据与G1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数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价值(p>0.05);本次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0%。结论:磁共振检查过程中近4分钟时长优化扫描可以将脑小血管疾病潜在的静息态标志物提取,对疾病在后期诊断提供具体的资料,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样8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对比研究,2019.10~2020.12,诊断方法对比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均对88例患者实施常规静息心电图以及冠脉造影检查,探讨患者诊断准确率、漏诊、误诊机率。结果:在检出管腔直径狭窄≥75%当中,静息心电图检出40例(45.45%),冠脉造影检出44例(50.00%),组间检出机率无差异,(P>0.05);管腔直径狭窄为50%~74%当中,静息心电图检出44例(50.00%),冠脉造影检出42例(47.73%),组间检出机率无差异,(P>0.05);静息心电图漏诊、误诊机率4例(4.55%),冠脉造影漏诊、误诊机率2例(2.27%),组间检出机率无差异,(P>0.05)。结论: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对患者管腔直径狭窄问题进行检出,同时还应当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发展,联合冠脉造影进行检查,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改善患者预后水平,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推拿对颈椎病慢性疼痛患者静息态脑功能默认网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9月23例我院就诊的颈椎病慢性疼痛患者。给予中医推拿治疗,评价治疗前后患者静息态脑功能默认网络的状态。结果中医推拿前后患者VAS评分与颈椎病症状量表结果显示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推拿用于颈椎疼痛患者,能帮助调整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的默认网络,能提升患者认知,改善视觉以及记忆等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