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张延龄教授:在评估各种切除范围的术式时,不能忽视综合治疗的意义.多年的实践提醒我们,胰腺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单靠手术切除仍不能提高其疗效,综合治疗极为重要.

  • 标签: 胰腺肿瘤 壶腹周围肿瘤 壶腹周围癌 切除手术 评价
  • 简介:周围癌为消化系统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5%。其发病率居第6、7位。周围癌指起源于腹部2cm以内,包括胆总管下端、胰管开口、Vater、十二指肠乳头及其附近十二指肠黏膜等处的恶性肿瘤。具体分为胰头癌、胰腺内胆总管癌、癌以及十二指肠癌,后三者又可统称为腹部癌。

  • 标签: 壶腹周围肿瘤 早期诊断 诊断 鉴别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对周围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周围病变患者(肿瘤性病变44例,非肿瘤性病变12例)施行超声内镜检查,并与体外超声(US),CT检查比较。结果对照手术结果,EUS对肿瘤性病变正确诊断率为88.6%(39/44),漏诊3例,误诊2你;非肿瘤性病变正确诊断率83.4%(10/12),误诊2例。EUS对全部病例的诊断符合率为87.5%(49/56)。US与CT分别为53.6%(30/56)与46.4%(26/56)。有显著差异(P=0.011)。结论EUS是诊断周围病变的良好手段,特别是对小病变有显著的优越性。

  • 标签: 超声内镜 壶腹周围疾病 诊断 EUS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经腹腔镜下膀胱切除治疗膀胱的效果。方法 将于本院收治的膀胱患者中抽出 24例,将其以观察、对照形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开放式性手术,观察组选择经腹腔镜下行膀胱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对应值优,且 P<0.05。结论 针对膀胱患者经腹腔镜下进行病变区域切除,能有效减少其术中出血量及加快患者健康恢复速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腹腔镜下膀胱憩室切除 膀胱憩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围癌Livin、Caspase-3及ki67表达情况。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疾病的140例周围癌病患为样本。选择病理组织制作为石蜡样本,测定癌旁组织以及癌组织内Livin、Caspase-3及ki67表达情况。结果:在周围癌组织之内,Ki67 以及Livin阳性率比癌旁组织更高,Caspase-3阳性表达率比癌旁组织低,P<0.05。结论:在周围癌组织以内Caspase-3表达量降低, Livin、ki67表达量上升。

  • 标签: []壶腹周围癌 Livin Caspase-3 ki67 表达情况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介绍胰管空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的方法,并评估其对晚期周围癌的疗效,推广胰管空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方法对25例晚期周围癌患者采用胰管空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治疗。结果手术后胰高压腹痛都能缓解或减轻,消化道症状改善。结论本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可作为晚期周围癌的姑息性治疗,还可作为重病患者根治前的第一期手术。

  • 标签: 治疗 胰高压 引流 壶腹周围肿瘤 T管
  • 简介:胰腺癌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剖腹探查就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我们针对临床高度怀疑为胰腺癌、影像学诊断胰腺肿块的患者行剖腹探查术,术中直视下进行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胰腺肿瘤 活组织检查 针吸
  • 简介:十二指肠是一种常见疾病,好发于十二指肠降部。60%~70%的十二指肠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乳头周围2~3cm处,称为十二指肠乳头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0年10月我中心采用切除术治疗3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手术方式的适应证和疗效。

  • 标签: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治疗
  • 简介:摘要:十二指肠破裂是一种十二指肠罕见的并发症,由于其症状的不典型性,解剖的复杂性和广泛可能的手术操作,使得十二指肠破裂也是诊断及治疗上的一大难题。本文对现有十二指肠破裂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归纳整理,以期找准研究方向,总结存在的问题,促使十二指肠破裂的诊断及治疗能逐步完善。

  • 标签:
  • 简介:<正>巨大膀胱室内多发肉瘤样癌在临床较为少见。我中心收治1例,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73岁,以无痛性肉眼血尿10个月、加重40天为主诉入院。患者于入院10个月前及40天前分别出现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1次,呈淡红色洗肉水状,无血块,B超发现巨大膀胱內肿瘤。既往发现膀胱27年,未治疗。家族中多人患肠道。体格检查下腹膨隆,以右侧明显。初步诊断为巨大膀胱室内实性占位。

  • 标签: 膀胱憩室 肉瘤样癌 移行细胞癌 恶性肿瘤 肉眼血尿 左输尿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溶菌酶在癌分型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36例癌中溶菌酶表达。结果按是否含有溶菌酶分为两组,各期癌中溶菌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T175%(3/4)、T283%(10/12)、T350%(2/4)、T435%(5/14)(P<0.05);N130%(3/10)、N071%(17/24)(P<0.05);溶菌酶阳性组3年生存率为66.7%(6/9),阴性组为14.3%(1/7)(P<0.05),说明溶菌酶表达与癌浸润转移和预后有关,溶菌酶阴性者易侵及胰腺,易有淋巴结转移,3年生存率低。结论溶菌酶在癌分型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壶腹癌 溶菌酶 肿瘤转移 肿瘤分型 免疫组化ABC法 基因表达
  • 简介:患者女,22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一年入院。一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伴烧灼感,无规律,无伴随症状。当地医院超声胃镜检查提示:胃体多发隆起。来我院门诊以“胃占位”收入院。其父亲有胃息肉病史。查体:平软,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全无压痛,全未触及明确肿物,振水音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 标签: 胃憩室 肿块型 上腹部饱胀 超声胃镜检查 移动性浊音 伴随症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应用修复术治疗剖宫产瘢痕的效果。方法:共计选择30例妇科剖宫产瘢痕患者参与研究,研究组采用经阴道子宫修补术,对照组实施开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方面指标。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宽度、术后深度、总有效率、复发率、并发症均明显改善,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深度、宽度,P>0.05。结论:临床应用修复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选择经阴道子宫修补术,效果显著。

  • 标签: 剖宫产 瘢痕憩室修复术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子宫切口也叫子宫瘢痕缺损,集中在剖宫产、子宫肌瘤剜除术中高发,为宫腔手术远期并发症的一种。近几年,伴随着剖宫产临床发生率的提升,被诊断为子宫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因而,子宫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方法也成为了临床重点的研究课题。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切口憩室 诊治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