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患者使用自体脂肪颗粒隆乳术,有着怎样的临床效果,并对其中的手术方法、护理措施分别进行详细阐述。方法:通过选取从2019年5月~2020年10月中,我院进行自体脂肪颗粒隆乳术的患者47人,对其手术的具体流程进行了分析,且都采取了综合性的护理措施,最终从其满意度、效果及安全性等多个指标进行总结,判断自体脂肪颗粒隆乳术,在临床上,有着怎样的运用价值。结果:患者在术后疗效显著的患者有30例(63.83%),15人效果良好,占据31.91,还有2人无效,总有效率为95.74%。有2例患者在术后五天,出现了乳房发硬的情况,还有1例出现红肿现象。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且满意度达到了91.49%,安全性较高。结论:利用自体颗粒脂肪进行隆乳的手术方式,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小,手术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并且弥补了植入硅胶假体时的缺点,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小,综合安全性高,是一项实用性强的手术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硅凝胶假体隆乳术实践程序,总结89例病患的临床体会,研究硅凝胶假体隆乳术优化手段。方法笔者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隆乳的89名女性,均予以硅凝胶假体隆乳术,对其术后效果进行观察与总结。结果所有女性接受硅凝胶假体隆乳术之后,其两乳较为丰满,对称性良好,形态以及手感都十分逼真,同时未对其哺乳造成任何影响,病人满意程度达到9888%,纤维包膜出现挛缩症状的发生率仅为112%。结论硅凝胶假体隆乳术实践程序中,医师除了要对乳房假体进行合理选择之外,要求病人术后进行持久按摩,有助于提升手术成功率。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经乳晕切口实行双平面硅凝胶假体隆乳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分析79例行乳晕切口双平面硅凝胶假体隆乳术的小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评价患者术后近期、远期并发症,运用BREAST-Q中文版隆乳术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满意度评价.数据通过QScore软件进行百分制的转换.结果所有隆乳术患者术后无血肿形成、无感染发生,近期出现乳头溢液2例,假体异位1例,乳头、乳晕感觉障碍6例(其中1例为双侧),无菌性静脉炎4例.在71位完成远期随访的患者中,出现乳头、乳晕感觉障碍1例,包膜挛缩1例.所有患者术后双乳对称,外形自然逼真、丰满圆润,活动度良好,不影响哺乳,满意度高.结论经乳晕切口双平面假体隆胸术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在局部浸润肿胀麻醉在隆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0.75%盐酸罗哌卡因250mg+0.1%肾上腺素0.5ml,配制成总量为400ml的局部麻醉液,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方法为96例受术者行隆乳手术,根据胸部神经、肌肉的解剖特点,行合理的分布药量和准确有效的注射。结果96例隆乳术者,局部浸润麻醉方法均有效,且麻醉效果良好,无一例受术者因分离腔穴时产生疼痛而影响手术操作或停止手术。结论局部麻醉效果理想可靠,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任何术式的隆乳术。而在分离腔穴时产生的疼痛主要是因注射层次不当和药量分布不均所致,与麻醉方法无关;其麻醉效果与假体置入层次或乳腺胸大肌是否发达无因果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质血管组分与自体脂肪混合填充隆乳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33例采用基质血管组分与自体脂肪混合填充隆乳的女性做为实验组A,20例女性自体脂肪隆乳为对照组B,并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A的研究对象在术后2周、1个月、3个月的隆起体积增长率分别为75%±3%、50%±3.6%、40%±2.6%;对照组B的研究对象在术后2周、1个月、3个月的隆起体积增长率分别为60%±3%、40%±3%、25%±3%;实验组平均微血管密度(9.53±2.900)个,对照组平均微血管密度(3±1.604)个,P<O.001,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采用基质血管组分与自体脂肪混合填充术进行隆胸,可获得较理想的效果,且隆胸效果较为稳定,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患者进行两种脂肪纯化方法,做好效果分析。方法:通过选取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患者共计50例,将其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静置法纯化脂肪、离心法纯化脂肪,做好效果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不同时期乳房隆起度进行分析,经比较,观察组乳房隆起度较优,二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 通过对两组患者脂肪体积、脂肪存活率分析,观察组整体脂肪体积、脂肪存活率优于对照组,二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统计不同方法管理下的管理满意度,比对后显示情况为观察组>对照组(P<0.05)。结论:对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患者进行两种脂肪纯化方法,采用离心法进行纯化脂肪,整体满意度高,整体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 对乳腺重建者实施自体脂肪基质血管组分SVF联合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的效果进行探讨,并评估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纳入72例乳腺重建患者,将其按照随机的原则进行等量分组,一组36例患者,实施自体脂肪采集、SVF分离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的联合术治疗,该组设定为观察组,一组36例患者,实施常规乳腺重建方法,该组设定为对照组,结合两组乳房美观程度、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指标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探讨。结果 术后3个月,对乳房重建者进行影像学和临床检查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乳房美观程度较高,而对照组的乳房美观程度比较有限。观察组术后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提升表现,对照组术后生活质量相对较低。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和对照组相比,其发生率显著较低。结论 对乳腺重建者实施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其乳房美观程度、提升术后生活质量同时预防并减少各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该方案为联合方案,即:自体脂肪基质血管组分(SVF)+自体脂肪颗粒移植,该方案作为乳腺重建术者的理想治疗选择,有进一步推广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七氟醚全麻对剖宫产产妇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胎儿脐静脉血气分析、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拟行剖宫产的足月妊娠产妇60例,ASA分级Ⅰ~Ⅱ级,分为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七氟醚全麻组(T组)和椎管内麻醉组(C组)。T组产妇采用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后,七氟醚吸入诱导插入喉罩;C组产妇采用椎管内麻醉。记录麻醉前(T1)、麻醉后2min(T2)、切皮时(T3)、娩出胎儿后5min(T4)、手术结束(T5)各时点产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记录手术时间、麻黄碱用量、低血压等情况及胎儿脐静脉血气分析结果。结果组内比较,T组术中HR、MAP变化与麻醉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组产妇麻醉后HR升高,MAP下降,胎儿娩出后MAP升高(P<0.05);组间比较,T组产妇T2时点HR低于C组,T2、T3时点MAP高于C组(P<0.05);T组胎儿脐静脉血气分析pH值、氧分压(PO2)高于C组,二氧化碳分压(PCO2)低于C组(P<0.05)。结论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七氟醚全麻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及胎儿影响小,可安全应用于剖宫产。
简介:目的观察两种细胞辅助脂肪移植技术(Cell-assistedlipotransfer,CAL)隆乳的临床疗效。方法CAL技术隆胸30例,根据术中提取的基质血管成分细胞(Stromalvascularfraction,SVF)来源分为两组,来源于脂肪组织的称为固相组(S组,n=24),来源于吸脂液的为液相组(L组,n=6)。术后均随访12个月。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种来源SVF中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stemcells,ADSCs)比例,MRI检测术前及术后6、12个月的乳房体积,计算移植脂肪组织的吸收率。结果两组新鲜分离的SVF细胞群中,ADSCs平均比例分别为S组40.73%、L组3.75%。MRI测量及统计结果显示,S组术后6、12个月时乳房体积均明显大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与12个月时无明显差异(P〉0.05)。12个月时脂肪吸收率为(51.83±15.28)%,与6个月时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L组12个月时脂肪吸收率为(75.47±12.20)%,与6个月时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MRI影像见囊肿2例,均来自S组。结论脂肪组织相比吸脂液,其SVF细胞群中ADSCs含量明显更高;CAL辅助脂肪移植技术隆乳术安全有效,术后6个月乳房体积即可保持基本稳定。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加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选在2020.12月-2021.12月,研究对象是这一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办法,将全体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予以全身麻醉,其中有30例患者,一组为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加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对两组的应用效果展开比较。结果:在麻醉苏醒时间(手术结束到气管拔管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比较上,联合组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排气和药物应用剂量比较上,术后排气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药物用量联合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而言,采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加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方式,不但会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也会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值得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