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AVF)在新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从2022年5月到2023年1月,我中心抽取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将钢针穿刺与动静脉内瘘留置针穿刺后成功率、漏血率、穿刺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并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与钢针穿刺方法相比,应用动静脉内瘘留置针穿刺后的有关参数和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动静脉内瘘留置针应用于新动静脉内瘘中,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穿刺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总结探讨进行长期维持性血透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吻合口径与动静脉内瘘通畅率的关系。方法分析自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桂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1例为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而行手术创建动静脉内瘘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资料,记录分析不同吻合口径患者内瘘成功率、术后通畅率、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301例行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转流术的患者,其中吻合口径5mm82例,吻合口径6mm81例,吻合口径7mm81例,吻合口径8mm57例,术后一期吻合成功率达100%,不同吻合口组术后通畅率:术后1个月,5、6、7、8mm吻合口径内瘘通畅率分别为93.90%、97.53%、97.53%、98.25%(P术后1个月>0.05);术后半年,内瘘通畅率分别为85.37%、90.12%、90.12%、91.23%(P术后半年>0.05);术后1年,内瘘通畅率分别为75.61%、86.42%、83.95%、85.96%(P术后1年>0.05);术后2年,内瘘通畅率分别为62.20%、75.31%、77.77%、77.19%(P术后2年<0.05);术后3年,内瘘通畅率分别为54.88%、61.73%、71.60%、85.96%(P术后3年<0.05),术后并发症(1个月内):术后血栓形成9例,术后手部肿胀6例,术口切口渗血9例,肢端窃血综合征1例。结论7~8mm的吻合口径较适宜,恰当吻合口径选择是提高自体动静脉内瘘通畅率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绳梯穿刺法和区域穿刺法对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到2023年12月于医院新建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采取绳梯穿刺法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医院新建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区域穿刺法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对比两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管瘤形成、内瘘闭塞及血栓形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与区域穿刺法,绳梯穿刺法可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提高穿刺成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简介:目的评价输尿管导管在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fistula,AVF)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8例2013年i月至2016年1月重庆西南医院肾科尿毒症患者行AVF术中使用输尿管导管的病例资料。其中女性43例,男性35例,年龄16~79岁,平均(48.2±13.5)岁,透析龄0~120月,平均(30.3±11.8)月;初次AVF手术47例,重建术31例。术前患者前臂触诊静脉较为纤细或走行区有可疑节段狭窄,彩超证实静脉直径〉1.5m,节段狭窄直径〉1mm。可扪及动脉搏动良好,彩超证实动脉直径〉1.5mm,流速〉20cm/s。AVF术中动静脉吻合前根据静脉内径选用F5或F6型号(直径分别约为1.5或1.9mm)输尿管导管探查;术中动静脉吻合后不通畅再次运用了输尿管导管探查动脉。结果全组78例患者在AVF血管吻合前均使用了输尿管导管进行静脉探查及束臂液压扩张,56例(71.8%)扩张后无静脉近心端明显狭窄,一次AVF术吻合成功;20例(25.6%)扩张后仍有静脉近心端狭窄,前臂静脉狭窄者跨过狭窄段在近心端行了第二个切口也成功吻合,上臂静脉狭窄者在原切口动静脉吻合后并切除上臂狭窄段再行原静脉的端端吻合或自体静脉移植的端端吻合后通畅。全组患者中共有3例因血管吻合后不通畅时使用输尿管导管探查,有动脉或吻合口血栓从探查口冲出后内瘘通畅;2例(2.6%)反复动脉、静脉血栓形成未再能疏通内瘘,最终放弃手术。术中通畅率高达97.4%。随访半年AVF正常使用71例(91%)。结论在AVF术中动静脉吻合前使用输尿管导管探查能了解血管的走形、有无明显狭窄,并可适当扩张血管;吻合后AVF不通畅时使用输尿管导管探查,具有术中介入处理动脉新鲜小血栓的独特优势。术前仔细查体、血管彩超检查与术中输尿管导管的探查相结合决定AVF手术方案,可提高有�
简介:摘要:动静脉内痿术是当前透析治疗中常用且比较理想的血管通路,是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必备的血管通路,其最大优点安全且可以长期使用。我院2022年01月至今慢性肾衰患者首次行动静脉内痿术46例患者通过细节管理,避免了肾衰患者手术过程中护理安全的发生,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动静脉内痿术是当前透析治疗中常用且比较理想的血管通路,是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必备的血管通路,其最大优点安全且可以长期使用。我院2022年01月至今慢性肾衰患者首次行动静脉内痿术46例患者通过细节管理,避免了肾衰患者手术过程中护理安全的发生,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静脉内瘘穿刺进行护理分级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中心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2人患者,根据护理人员穿刺技术及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穿刺风险不同而进行分级穿刺护理,评价使用分级穿刺护理前后,假性动脉瘤、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满意度。结果对患者进行内瘘分级穿刺护理前,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为12.5%、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6.67%、血管狭窄发生率为1.5%、患者对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满意度75%,对患者进行内瘘分级穿刺护理后,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为,5.9%、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9%、血管狭窄发生率为3.81%、患者对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满意度97.15%。结论使用动静脉内瘘分级穿刺护理,对降低穿刺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及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满意度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后首次穿刺的技巧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1月~2013年3月对50例首次使用动静脉内瘘的患者穿刺前进行内瘘温水泡手20分钟,水温为40℃,由经验丰富的护士评估内瘘后,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及穿刺方法,穿刺针先用0.9%氯化钠注射液预充,穿刺时需双人配合,一人用注射器抽吸,另一人穿刺,针头与皮肤呈20。角,观察穿刺成功率及其并发症,并实施健康指导。结果50例患者中首次穿刺成功率为100%。结论透析前进行温水泡手及选择合理的正确穿刺方法,不但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还延长了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集束化护理策略在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9月至2023年10月期间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集束化护理,就两组患者就两组患者开瘘时、内瘘半年时内瘘流量进行测定对比。并在护理后评定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内瘘半年时研究组患者瘘口处及瘘口近端头静脉两个部位的内瘘流量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应用于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中可以稳定内瘘流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DSA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的影响。方法 筛选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间收治的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组,各35例。对照组行内瘘切除重建术治疗,观察组行DSA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的应用,可以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情况得到改善,增加透析血流量,提升流速,增加了血管内径,并未发生较多并发症,安全性较高,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