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所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90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而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吉非替尼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46.67%,常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41.11%,实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不良反应对比,实验组(5.56%)低于常规组(23.33%),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和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在不全流产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4例不全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清官组47例、米非司酮组47例,观察两组不同治疗方案的阴道出血、血hCG值下降情况、月经恢复周期、闭经及宫腔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估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米非司酮组再次清宫及宫腔粘连发生率少于清宫组(P<0.05),月经复潮天数米非司酮组小于清宫组(P<0.01),清宫组并发症高于米非司酮组。结论对于宫腔残留物较小,血HCG值小于2000IU/L的不全流产患者口服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并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少阴道流血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及CT诊断非骨化性纤维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8月~2011年9月收治的15例非骨化性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对患者术前X线及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在本组15例患者中,X线检查表现为界限清晰的透亮区,呈偏心性生长,紧靠骨皮质内侧,外形呈卵圆形长轴与骨纵轴平行,可见骨嵴,周围见硬化带,无骨膜反应;CT可见病变对骨皮质、髓腔侵犯范围,见硬化缘、骨嵴分隔等,无坏死低密度。结论非骨化性纤维瘤是一种良性结缔组织肿瘤,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诊断时应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究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5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7例,对照组采用消结安胶囊治疗,研究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在治疗前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不仅能有效促使患者子宫肌瘤缩小或消失,且还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子宫快速恢复,因此其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子宫肌瘤治疗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米非司酮用于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1日—2016年10月31日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52例子宫肌瘤患者列入研究分析中,安排患者每日睡前口服米非司酮12.5mg。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贫血、月经周期和月经量等临床症状的改变情况、子宫以及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情况、激素指标的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和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出现闭经现象,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治疗后患者的子宫以及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P<0.05。治疗后患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肝肾功能下降、体重增加、血压下降以及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恶心和食欲下降等轻微不良反应。结论米非司酮用于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但是停药后的复发率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和非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36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采取解剖重建及坚强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优11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8.9%;对照组患者优3例,良10例,差5例,优良率为72.2%;经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关节僵硬,并发症发生率为5.6%;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关节僵硬、2例骨质疏松,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显著,相比保守治疗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