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ICC管后穿刺渗液的原因及其相关处理对策。结果经过心理干预与对症处理,11例患者中10例患者的穿刺渗液均痊愈并带管出院。结论在PICC管前充分评估患者的情况,做好术前宣教;在PICC管过程中,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动作轻柔,减少反复穿刺和破皮过大;PICC管后,进行规范的导管护理;加强心理护理,理解、关心、包容患者,倾听患者的诉说,解释渗液的原因及治愈的案例,鼓励主动配合治疗;加强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饮食以增加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加快破损组织的修补;积极对症处理,如换药、抬高管侧肢体、调整导管的位置、药物治疗等措施不仅降低了穿刺渗液的发生率,还提高了患者管期间的生活质量。

  • 标签: PICC 置管后穿刺点顽固性渗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拔牙后利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Fibrin,PRF)复合人工骨粉(bio-oss)应用于牙槽窝保存的临床效果与单纯牙槽窝滞留血凝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唐山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患牙不能保留并有种植修复要求的病人22例,实验组利用PRF复合人工骨粉进行保存;对照组拔牙窝内滞留血凝块,不做其它处理。分别测量患者术后及术后3个月牙槽嵴顶宽度和高度的变化。结果SPSS17.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差异,得到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PRF复合人工骨粉应用于拔牙保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PRF 人工骨粉 拔牙位点保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口腔种植中应用拔牙保存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均于牙齿种植修复前进行拔牙,对照组患者成功拔牙后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拔牙之后行即刻保存。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中共计49例患者种植成功,成功率是98.00%;对照组患者中共计41例患者种植成功,成功率是82.00%;观察组患者的牙槽骨吸收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的牙齿种植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种植中采取拔牙保存技术有利于提高口腔种植成功率,并提升患者满意度,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口腔种植 拔牙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njectionplatelet-richfibrin,iPRF)复合Bio-Oss骨粉进行拔牙保存的修复效果。方法选40只健康大耳白兔,制备,微创拔除其上、下颌双侧第一磨牙,将4个分为四组,分别为iPRF+Bio-Oss骨组、PRF组、Bio-Oss骨组和空白对照组各10只,分别填入iPRF+Bio-Oss骨粉、PRF、Bio-Oss骨粉和不做处理。随机分别于术后4、12周各处死20只,取牙槽骨标本行形态学测量和组织学观察,采用锥形束CT(conebeamCT,CBCT)测量骨密度评价拔牙窝的愈合情况。结果所有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4、12周时iPRF+Bio-Oss骨组、PRF组、Bio-Oss骨组和对照组间剩余牙槽嵴相对宽度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iPRF+Bio-Oss骨粉组保留牙槽嵴宽度最大;iPRF+Bio-Oss骨组和PRF组、Bio-Oss骨组较对照组的成骨活跃且新生骨成熟度高,实验组CT值均高于对照组,且iPRF+Bio-Oss骨粉组优于其他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RF复合Bio-Oss骨粉应用于拔牙保存中可减缓牙槽嵴吸收,促进新骨形成,其保存拔牙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PRF和Bio-Oss骨粉。

  • 标签: PRF Bio-Oss骨粉 拔牙位点保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拔牙保存技术对于口腔种植患者牙槽美学效果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前牙区口腔种植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区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拔牙保存技术进行处理,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的美学效果。结果种植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拔牙保存技术应用于前牙区口腔种植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显著改善拔牙后牙槽的高度以及宽度,保证了牙槽骨的剩余量,为后期牙齿的修复奠定了较好的组织基础,同时种植完成后的美学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 口腔种植 牙槽 美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前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螺钉新式对治疗Ⅱ、ⅡA型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Ⅱ、ⅡA型Hangman骨折患者术前颅骨牵引后行颈前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并对进钉进行改进。结果24例均获随访,时间8~12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示生理弯曲和椎体位置良好,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5月。未见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与下颌下腺损伤及脑脊液漏和饮水呛咳等。22例颈部疼痛症状缓解,2例感轻微疼痛但不影响生活。结论改进枢椎螺钉进钉的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C2-3HangmanⅡ型与Ⅱa型骨折,具有骨折融合率高、椎间稳定性好和早期下床无需长期佩戴halo支架等优点,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 标签: Hangman骨折 前路融合 进钉点
  • 简介:摘要俯卧通气(Pronepositionventilation,PPV)可减轻患者背侧肺组织压力,促进肺泡复张,改善气体交换。至今,PPV已被认为是纠正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患者难治性低氧血症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治疗护理措施。俯卧通气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是在机械通气的过程中,让病人选择俯卧式体位,可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膈肌运动方式和位置;有利于分泌物的引流;改善依赖区的通气血流灌注;肺减少纵隔和心脏对肺的压迫;改善胸壁的顺应性;以促进下垂不张部位的肺得以扩张,进而实现通气灌注比例的调节以及呼吸衰竭病人氧合情况的改善,最终确保肺功能尽快恢复以及早日脱机。

  • 标签: 俯卧位通气 护理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侧俯卧配合徒手矫正在头难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头难产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的产妇应用常规阴道分娩,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侧俯卧配合徒手矫正法,分析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成功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5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俯卧配合徒手矫正对头难产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分娩结局,提高母婴安全。

  • 标签: 头位难产 侧俯卧位 徒手矫正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在B超引导下接受PICC管的患者采取全程心理干预后对应激反应的改善以及对管效果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均是在本院接受B超引导的PICC管患者120例,研究时间段为2014年2月至2018年4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PICC管护理,观察组行全程心理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情况以及一次管成功率、管时间。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中VAS疼痛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一次性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管留置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管理B超引导下PICC管患者的过程中,实施全程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其应激反应,降低疼痛感,改善管效果。

  • 标签: 全程心理干预 PICC置管 B超引导 置管效果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良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的复发率。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BPPV患者80例进行手法复位治疗,治疗1周后复查,随访1年,分析其复发率。结果老年及病程长的BPPV患者复发率高(P<0.05);伴有偏头痛、脑卒中病史的BPPV患者容易复发(P<0.05)。结论BPPV的复发率与发病年龄、病程及病因密切相关。临床应当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 标签: 良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上应用屈髋屈膝膝关节后内侧横行小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撕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撕脱骨折的患者56例,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8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横行小切口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屈髋屈膝膝关节后内侧横行小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撕脱骨折的创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膝关节功能良好,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后交叉韧带 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屈髋屈膝位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管技术的实施方法及对患者的护理。方法对60例重症患者静脉穿刺管技术患者的实施操作方法及对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60列患者实施股静脉管技术,穿刺成功率为100%,管后可带管活动,管时间最短70小时,最长60天,拔管后伤口愈合良好。结论操作程序规范,静脉穿刺一次成功,使用安全,并发症少,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血管的损伤以及精神上的痛苦,护理便捷。

  • 标签: 静脉置管技术 实施操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管术在肿瘤化疗患者应用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12年01月至2017年01月在我科应用PICC管术行化疗的398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肿瘤化疗患者应用PICC管术建立了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了化疗药液的顺利输注。结论应用PICC管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化疗的毒副反应,有利于化疗周期的完成。

  • 标签: PICC置管 化疗患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位置对胎盘早剥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1例胎盘早剥患者(前壁胎盘23例,后壁胎盘28例)的各项临床资料和母婴预后。结果前壁胎盘与后壁胎盘相比,其阴道流血(65.2%vs28.6%)和频繁宫缩(78.3%vs42.9%)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出血量(449.13±168.87mlvs780.00±216.20ml)明显少于后者(P<0.05);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42.9%vs8.7%)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后壁胎盘的胎盘早剥因为位置关系,临床症状相对少,辅助检查不易诊断,导致不能及时、得当地处理,因此更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危及母婴安全。临床上出现胎儿窘迫和其它异常征象而辅助检查未能提供胎盘早剥诊断时应该考虑后壁胎盘早剥的可能并及时处理,改善胎盘早剥妊娠的结局。

  • 标签: 胎盘早剥 前壁胎盘 后壁胎盘 妊娠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癌症患者PICC管术应用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癌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30例,实验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方法管——头皮针和普通静脉留置针,实验组患者给予新探究体位置管——外周中心静脉管术(PICC),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留置成功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实验组患者为6.7%%;对照组患者的留置成功率为80.0%%,实验组患者的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3.3%%,实验组患者的为93.3%%;两组间差异显著,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癌症患者实施PICC新探究体位置管的效果较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患者的留置成功率,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1。

  • 标签: 癌症患者 PICC置管术应用 护理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静脉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深静脉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0例)和采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20例),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深静脉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综合护理 临床应用 效果对比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