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临床护士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合格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制定临床护士床边综合能力考核评判标准,根据QCC步骤就临床护士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合格率低的原因展开分析,根据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比较对策实施前、后的数据。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使临床护士床边综合能力由开展前的66.67%上升到开展后的91.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圈员认为通过此次活动提升了自己工作能力,提高自我专业素质,增强团队凝聚力。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临床护士自身综合素养,充分发挥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了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更好地实现了优质护理,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实施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记录其临床疗效、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上述相应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获得较对照组更优的临床总有效率(数据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9.58%、68.7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药物相关)总发生率分别为16.67%、14.58%。结论应用西医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的基础上,若加用中药内服、灌肠等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对保障此类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对于肝火上扰型耳鸣疾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眼耳鼻喉科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治疗的98例肝火上扰型耳鸣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抽取1~98数字,抽取到奇数的患者分至对照组,抽取到偶数的患者分至实验组,两组患者各49例。对照组患者选用中医方法治疗,即选用龙胆泻肝汤及逍遥散治疗;实验组患者选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即在对照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和甲钴胺片药物治疗;两组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听力值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而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听力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但实验组患者经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后听力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对于肝火上扰型耳鸣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价值,可显著降低耳鸣患者听力值并缓解患者的耳鸣症状,进而促进耳鸣患者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近年来,精神卫生服务问题在综合性医院的实践过程中引起的问题愈加严重。笔者结合实际情况,探究医院精神卫生服务的理念和实践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来我院精神科治疗的患者50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并系统性的回顾患者治疗的详细情况。另选取该地区Y专科医院同期收治的500例精神病患者,设为空白对照。结果结果显示,目前综合性医院均已开设了精神病科室,同时医院也逐步完善了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针对临床医师定期的进行相关精神卫生培训。结论在综合性医院的工作过程中,精神病患者的检出率相对较高。同时存在一些临床医师经验不足或专业知识欠缺,而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因此,综合性医院应该改善其精神卫生服务的体系,加大医生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工作,保障医院快速、顺利的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健脾升清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8例与对照组78例,治疗组口服健脾升清汤(升麻12g,熟附子12g,补骨脂15g,黄芪9g,白术12g,茯苓12g,佛手9g等)。每一付从治疗开始服,日1剂,早晚2次分服,21天1疗程。连服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50mg/次,3次/日,于餐前整片吞服,服用双歧三联活菌片2.0g,每日3次;口服得舒特50mg,每日3次,21天1疗程,连服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症状总积分214分,平均为6.48±1.64(分),治疗后症状总积分82分,平均为2.41±1.38(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症状总积分198分,平均为6.36±1.71(分),治疗后症状总积分139分,平均为4.32±1.54(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取得临床显效率为67.95%,取得临床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治疗后,取得临床显效率为37.18%,取得临床总有效率为73.08%。两组显效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健脾升清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比较综合护理和传统护理在腹型过敏性紫癜护理中的成效及两种方法的优缺点,阐述前者的应用价值。方法目标性选择68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34例为对照组,3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模式,重点考察护理成效和患者满意程度。结果在护理有效程度方面,观察组(85.29%)高于对照组(73.53%);在患者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82.35%)同样高于对照组(61.76%);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综合护理的干预加快了患者的疾病的恢复速度,对于护理成效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也具有一定的正性积极意义;值得在大范围内广泛推行。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痛风中医证型客观化指标及综合干预模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临床就诊的294例痛风患者纳入观察组,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期选择105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观察比较不同中医证型痛风患者客观化指标差异,并对其进行为期6个月的综合干预治疗,对比不同中医证型痛风患者治疗前后客观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风湿蕴热证、痰瘀痹阻证、久痹正虚证患者WBC、UA、ESR、CRP、TC、TG及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风湿蕴热证、痰瘀痹阻证、久痹正虚证患者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痰瘀痹症证P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不同中医证型患者WBC、PLT、UA、ESR、CRP、TC、TG、HDL-X及LDL-C水平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风湿蕴热证、痰瘀痹阻证、久痹正虚证患者WBC、UA、ESR、CRP、TC、TG及LDL-C水平较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风湿蕴热证、痰瘀痹阻证、久痹正虚证患者HDL-C水平较治疗前比较明显上升(P<0.05),痰瘀痹症证PLT水平较治疗前比较明显上升(P<0.05),且不同中医证型痛风患者WBC、PLT、UA、ESR、CRP、TC、TG、HDL-X及LDL-C水平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痛风患者客观指标与其中医证型具有明显相关性,且随综合干预治疗而出现明显变化,因此客观指标可临床作用判别中医证型及评估预后效果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