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更换胃管时胃液滴入咽喉致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干预方法,并观察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更换胃管时胃液滴入咽喉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观察组RDQ评分、QOL评分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RDQ评分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更换胃管时胃液滴入咽喉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维持治疗方式的影响因素,从而找出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间消化内科门诊诊治的2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按需治疗或连续治疗的方式,患者均需要连续用药,若停止药物则在一周内复发。对照组则选取停药后仍不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的患者。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在病程与Demeester积分的比较中,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治疗前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内镜检查时发现有67例被诊断为II-III级RE患者,对照组中则有8例被诊断为II-III级RE患者,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与下食管括约肌松弛食管炎的严重程度,病程等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对于解剖结构异常、食管功能低下,反流现象严重的年老患者需要进行按需治疗和连续用药治疗,并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36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8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仅仅给予患者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2周的治疗后,比较胃食管反流病评分量表(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Q,GERD-Q),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感染率以及临床疗效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临床上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时,可以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应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1月至12月,根据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大柴胡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相比对照组高出12.50%,具有明显优势,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相关临床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后1个月和2个月时临床症状积分对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积分降低更加明显,P<0.05。结论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应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计算机随机分成两组(共68例,每组34例)。A组——奥美拉唑、多潘立酮联合治疗,B组——奥美拉唑单药治疗。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食管pH值(6.31±1.58)、反流次数(12.63±8.34次)、反流时间(1.02±0.53分钟)以及胃黏膜恢复时间(9.54±2.13天)、住院天数(6.14±1.35天)均优于B组数据(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应用在胃食管反流病中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兰索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使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