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出生的90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实施早期干预指导,对照组没有实施早期干预。对小儿进行2年的随访调查后分析其发育商和神经发育单项指标评估。结果观察组小儿通过训练,大运动、语言、适应性和个人社交方面的发育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小儿在语言、精细动作、感知觉、大运动各单指标评估方面,发现观察组小儿通过的平均月龄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干预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小儿生产发育,提高小儿智能发育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抚触技术对促进阻断HIV感染人工喂养的婴儿生长发育的作用。方法选我院产科出生的HIV感染母亲所生的人工喂养的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抚触时间为15-20分钟/次,每天一次,持续3个月以上,对照组按新生儿常规护理,两组均在出生后42天、3个月、6个回医院体检,测定体重、身长。结果实验组的婴儿体重、身长增长较快,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抚触可促进阻断HIV感染人工喂养的婴儿的生长发育。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一次性持续张力紧线术与分次紧线术术后不同时间点创面肉芽组织中面肉芽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含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及创面愈合时间等研究,寻找一次性持续张力紧线术式愈合时间短于分次紧线术式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案,60名受试者分为持续张力紧线组和分次紧线组。以两组患者术后创面不同时间点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含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及创面愈合时间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不同时间点的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含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张力紧线组比分次紧线组治疗高位肛瘘创面愈合快,与其通过显著增加创面b-FGF水平,从而促进创面胶原的合成和上皮的生长,增加VEGF合成和释放,促进创面血管形成以修复创面有关,为今后一次性持续张力紧线术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为研究在婴幼儿体格与智力发展中实施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的效果,以便为婴幼儿生长发育提供更好的借鉴和参考方法。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我院特定时段内儿保科监测的婴幼儿100例展开研究,根据监测方式的差异将其以一定的比例分为两组,实施常规生长发育监测的对照组,给予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措施的为观察组,以两组儿童身高和体重情况和生长发育商数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实施监测后,观察组身高增加(19.36±2.99)cm,体重增加(4.56±0.89)kg,二对照组均增加(15.36±1.45)cm和(3.12±0.55)kg。观察组儿童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社会适应、个人社交、总分经检测后分别为(111.12±9.85)、(109.85±10.58)、(108.59±9.78)、(105.65±10.48)、(107.85±9.89)、(110.56±8.45)分,各指标发育商数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统计成立。结论在婴幼儿体格与智力发展中实施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效果显著,有效促进婴幼儿体格与智力全面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9例,根据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的突变情况将患者分为突变型组32例和野生型组47例。两组患者均口服吉非替尼。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突变型组和野生型组患者在性别、病理类型及是否吸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型组患者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野生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第19或21号外显子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吉非替尼治疗较敏感,疗效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超重或者肥胖学龄前儿童接受喂养行为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具体影响。方法以2014年10月—2017年10月间到本院进行健康体检且确诊为肥胖或超重的167例学龄前儿童为主要调查对象,搜集以上儿童的体重、身高、年龄等基础信息,结合个体情况给予科学化、整体化的日常喂养行为干预。对照干预前后肥胖或超重儿童的生长速率、营养状况以及饮食行为改变情况。结果喂养干预后的体重生长速率明显低于干预之前(P<0.05)。喂养干预前、后儿童身高生长速率对照未见较大差异(P>0.05)。喂养干预后超重、肥胖儿童人数的占比率低于喂养干预前,且正常体重儿童人数的占比率高于喂养干预前,两者对照差异性明显(均P<0.05)。喂养干预后,儿童进行合理运动、自主减少食物摄入量、自主减慢吃饭速度的人数占比率都明显高于喂养干预前(均P<0.05)。结论科学的喂养行为干预能使学龄前儿童的体重、身高得以均衡发展,并且有助改善其日常饮食行为与生活习惯,使儿童生长发育得更为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社区保健对小于18个月月龄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入选的210例研究对象均为在我社区医疗机构进行健康体检的小于18个月月龄的儿童,其健康体检时间均在2016年01月—2016年12月期间,以随机原则实施分组,分为观察组(n=105)和对照组(n=105)。观察组儿童给予社区儿童保健干预,对照组儿童作为空白对照。结果观察组儿童干预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时的体质量和身高,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儿童,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营养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于18个月月龄的儿童实施持续、规律的社区儿童保健干预,能够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将其其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实践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肠外营养的基础上两种不同喂养添加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46例早产儿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早产儿均给予肠外营养喂养,根据不同肠内喂养添加量将所有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早产儿在常规喂养72小时后给予30ml/(kg·d)基础量而后逐日递增,对照组早产儿在常规喂养72小时后给予20ml/(kg·d)基础量而后逐日递增,测量比较两组早产儿体重、头围、身长、睡眠时间。结果实验组早产儿体重、头围、身长增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早产儿睡眠时间为(18.6±2.6)h/d。两组新生儿数据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肠外营养联合30ml/(kg·d)的肠内喂养添加量可以促进早产儿的体格及智能的发育。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在矮身材儿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9例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矮身材儿童患者,给本组儿童均给予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12个月,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本组儿童的身高、体重、血糖、甲状腺功能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与12个月的骨龄。结果本组患儿治疗后的身高、生长速率(GV)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所提高,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患儿治疗后的骨龄与治疗前相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的血清IGF-1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矮身材儿童时,应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有效,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在胰腺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0例胰腺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组,每组5例。给予对照组单独善宁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生长激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死亡率和中转手术情况、住院天数、总费用、APACHEⅡ评分和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率、死亡率、中转手术率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总费用和APACHEⅡ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L-1、清蛋白浓度变化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长激素应用于胰腺炎的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患者脏器损伤,减少并发症,促进疾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颅骨生长性骨折合并脑积水的形成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18例颅骨生长性骨折合并脑积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儿均有颅脑外伤史,致颅骨线性骨折,骨折线进行性增宽,颅骨缺损,术中均发现有硬脑膜破裂。18例患儿均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患儿手术后出现脑积水并予脑室-腹腔(V-P)分流术。结论颅骨骨折和硬脑膜破裂是发生GSF最重要的因素。患儿发生颅骨线性骨折后应定期复查头部CT,一旦确诊为GSF须行颅骨成形手术治疗。经颅骨成形手术治疗后,仍可并发交通性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一经确诊,应积极行V-P分流手术治疗,并采用可调压式分流管,手术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老年压疮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科2013年5月至2015年11月共36例老年压疮溃疡期(Ⅲ期)创面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均采用创面清创换药,适宜的压疮护理以及必要的营养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及愈合时间以及蛋白质代谢情况。结果用药第15d、30d观察组患者血浆总蛋白浓度、白蛋白浓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5d、30d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老年压疮创面愈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值得临床上加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