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半环槽式外固定架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方法1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例采取自身取髂骨植骨,6例采取同种异体骨植骨并用半环槽式外固定架固定,术后根据骨折类型及手术固定情况,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骨折均能达到功能复位,随访达到8~13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个月。无骨感染及关节僵硬。结论半环槽式外固定架结合植骨为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提供了稳固的固定,不影响软组织的外科处理,骨折局部血供破坏少恢复快,关节功能恢复早。有效的防止了骨折再移位及膝关节力线的改变,避免了术后胫骨平台发生二期塌陷,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壁间妊娠治疗方法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对1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进行了药物保守治疗(甲氨蝶呤即MTX深部肌肉注射)和手术了解子宫内外及病灶情况,并最终安全清除病灶。结果经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综合护理后,病灶清除,病情好转出院,HCG值逐渐下降直至正常。结论因子宫肌壁间妊娠潜在危险大,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及可能出现的相关并发症;用药前充分了解药物的机制与不良反应,做好用药前的健康教育,用药中加强巡视,确保用药安全;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及术后病情观察;由于鉴别诊断困难,诊疗方案复杂,治疗时间长,因此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家属良好沟通等来增加患者信息积极配合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乳腺癌手术后并发胸壁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62例2015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实施再手术治疗的有54例,其中15例患者行肺叶切除手术,10例患者行肺锲形切除手术,29例患者行胸壁全层切除手术。结果患者胸壁转移生存期自转移诊断日期计算,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42.0±5.0)个月,而且乳腺癌患者术后出现胸壁转移的一年生存率高达100.0%,患者两年的生存率为85.0%,而五年的生存率则为38.0%,到最后一次随访时,无转移生存的患者有4例。通过单因素分析乳腺癌患者的疾病特征,结果发现,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大小、激素受体表达、TNM分期以及HER-2受体的表达等和乳腺癌患者胸壁转移后的生存期存在直接相关性,且差异性较为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价值。单因素分析原发肿瘤临床治疗方式、从肿瘤原发到胸壁转移的时间,结果发现,患者术后实施靶向治疗、放疗以及内分泌治疗等和乳腺癌术后胸壁转移病患的实际生存期存在直接相关性,P<0.05,存在统计学价值。结论乳腺癌手术后出现胸壁转移,将他处转移排除的情况下,依旧选择手术治疗,有望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接受牙槽突植骨术治疗的唇腭裂患者当中,接受口腔正畸矫治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当中收治的18例唇腭裂患者为相关对象,所有患者都接受牙槽突植骨术治疗,根据患者矫治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匀分成常规组及改良组,常规组患者接受直丝弓固定矫治,而改良组患者则需要接受系统的口腔正畸矫治,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相关指标。结果改良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相关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在对比之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唇腭裂患者的临床治疗而言,口腔正畸矫治的应用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唇腭裂牙槽突裂患者接受正畸治疗的正确程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32例唇腭裂牙槽突裂患者,对全部患者均实施正畸治疗,分析治疗结果。结果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裂隙侧尖牙与相邻切牙之间的夹角改变平均值为36.88°,和第一前磨牙间夹角改变平均值为8.12°;治疗前28例患者尖牙牙根吸收为0级,4例为1级;完成尖牙正轴治疗后,尖牙牙根吸收程度8例为0级,16例为1级,8例为2级。结论通过正畸治疗程序治疗唇腭裂牙槽突裂患者能够保证尖牙在一次手术中有效且安全的进入裂隙区,能够使植入骨的高度、丰满度得到保证,实现正常龈缘重建。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详细地探讨了牙龈和牙槽嵴进行手术修整后修复的效果,并从前牙美学方面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选自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修复科门诊接诊的46例因前牙缺损伴有龈缘及牙槽嵴的改变需要修复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根据患者主观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冠延长术后在进行修复,对照组则采用常规修复,并对其术后1、3、6月的疗效进行了客观的评价。结果观察组23例患者中修复后在前牙美学、患者满意度、牙龈颜色和肿胀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牙龈和牙槽嵴因骨突及冠折等原因影响修复体的制作时,采用冠延长手术,为制作良好的修复体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改善了患者前牙美观问题。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宫壁疤痕缺损与异常子宫出血之间的临床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40例进行分析,其中有70例产妇接受剖宫产后出现宫壁疤痕缺损,记为观察组,有70例产妇接受剖宫产后正常。对两组患者的子宫出血情况进行对照,分析两组剖宫产疤痕位置,分析剖宫产疤痕位置对剖宫产宫壁疤痕缺损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究剖宫产宫壁疤痕缺损与异常子宫出血之间的联系。结果观察组产妇子宫后位例数比对照组多,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产妇的月经持续时间、月经期间出血量、贫血等症状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切口疤痕与宫颈之间的距离更近(P<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切口的位置低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宫壁疤痕缺损情况与子宫出血量具有密切联系。结论剖宫产宫壁疤痕缺损会导致产妇月经持续时间延长、月经期间出血量多、下腹疼痛和贫血。导致剖宫产宫壁疤痕缺损产生的主要因素在于剖宫产切口位置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于口腔种植患者牙槽美学效果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前牙区口腔种植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区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进行处理,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的美学效果。结果种植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应用于前牙区口腔种植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显著改善拔牙后牙槽的高度以及宽度,保证了牙槽骨的剩余量,为后期牙齿的修复奠定了较好的组织基础,同时种植完成后的美学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治疗中超声联合宫腔镜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行传统开腹术治疗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行超声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的犯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输血、发热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月经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子宫肌层均完全愈合,但观察组患者术后1、3、6个月时子宫肌层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联合宫腔镜治疗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高频胸壁振荡排痰仪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到本院进行诊治的所有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当中选取其中的60例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观察与分析对象,将这6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各有30例患者;对照组的30例患者采用普通振动排痰机进行治疗,观察组的30例患者采用高频胸壁振荡排痰仪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前三天总排痰量为(141.24±32.41)ml,对照组患者的前三天总排痰量为(108.26±33.02)m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指尖血氧饱和度没有差异,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为(98.74±1.05),对照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为(94.58±1.0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高频胸壁振荡排痰仪能够显著增加患者前三天的排痰量,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与普通振动排痰机相比疗效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壁间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超声检查鉴别的特征与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06例的子宫肌壁间肌瘤和子宫腺肌瘤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检查结果与病理学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206例子宫肌壁间肌瘤和子宫腺肌瘤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与病理结果比较,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的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78.6%,子宫腺肌瘤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83.4%,两种患者与病理的符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诊断对鉴别子宫肌壁间肌瘤与子宫腺肌瘤有着良好的鉴别功能,在临床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与子宫腺肌瘤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新活素治疗急诊PCI术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时间内来我院治疗的急诊PCI术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这80例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与新活素组(40例)。其中我院医师对常规治疗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抗凝、抗血小板、硝酸酯类药物以及利尿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而医师对新活素组患者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取新活素进行治疗。结果新活素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急性左心衰发生率、24h尿量、NTpro-BNP、BP、LVEDD以及LVEF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卡方/t值=1.3212,2.6613,3.5123,2.6212,3.1325,4.6023,P<0.05)。结论新活素治疗急诊PCI术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进行推广与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比较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后左心室功能变化。方法30例确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20例接受急诊PCI治疗,分别于梗死发生后24小时内及PCI术后7天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心长轴、心尖二腔及心尖四腔切面的高帧二维图像,用应变成像软件获取左室18节段心肌纵向应变值。结果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左心室下壁、前室间隔、下室间隔、前侧壁及下侧壁各节段应变值均减低(P均<0.05),PCI术后7天,受累节段应变值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斑点追踪技术可评估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且早期PCI可显著改善左心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