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后路手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价值,以达到最大的椎管后凸骨块的复位,恢复脊椎序列,减少椎管狭窄,增加脊椎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后路间接椎管扩大、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对48例(无神经症状36例,有神经症状1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依据术中c臂观察椎管内骨块复位情况,决定是否后路椎板减压。非减压组40例,减压组8例,减压后行横突间植骨/+单侧椎板后植骨。有神经损伤12例,无神经伤36例。结果48例中无神经损伤36例均未行椎管减压,椎管侵入(37.16±15.15)%;合并神经损伤12例,椎管侵入(48.59±16.89)%,,4例未行椎管减压,8例行椎管减压,两组差异显著(P<0.05)。非减压组(40例)和减压组(8例)术前侵入椎管比例分别为(41.97±12.90)%、(43.52±16.15)%(P>0.05)。治疗后非减压组和减压组侵入椎管比例分别为(20.69±15.93)%、(27.37±12.89)%,非减压组椎管矢状径平均改善23.28%,减压组为14.15%(P<0.05),神经损伤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引起的椎管狭窄程度与神经损伤密切相关,术中根据c臂观察椎管内骨块后凸复位情况决定是否行椎管减压,早期后路手术能大部分改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管狭窄程度,多数不需要后路减压,减少对脊椎后柱的破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减压与间接减压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8月我院诊断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60例,分为30例直接减压组和30例间接减压组。对比分析直接减压组和间接减压组手术前后椎体高度比、后弓角、椎管占位率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后椎体高度比、后弓角、椎管占位率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直接减压组和间接减压组手术后并发症(腰背痛、迟发性下肢根性神经痛、下肢麻木无力)发生率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直接减压与间接减压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相近,但是后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少,手术创伤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与适应症。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0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6例,予以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术前、术后行正侧位X线与CT检查,观察骨愈合情况,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神经副损伤、内固定松动折断,无畸形愈合等;椎体高度及胸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ASIA分类均有2~3级的脊髓神经功能改善。结论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三维复位和短节段固定等优点,早期手术予以矫治,可以重建并稳定脊柱序列,增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应用前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了2009年5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64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30例前路组患者接受前路切开治疗,34例后路组患者接受后路切开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obb氏角变化以及恢复椎体高度。结果后路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8±0.3h)、平均出血量(220.5±35.7ml)显著低于前路组,前路组患者Cobb氏角变化(16.2±3.6°)、伤椎高度变化(22.0±2.4)均显著优于后路组,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各有特点,前路手术对于纠正患者Cobb氏角以及恢复椎体高度方面有更佳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爆裂性骨折前后路两种术式及预后比较分析。方法任意选取我科治疗中45例经前路减压植骨、K-PLATE内固定,48例经后路减压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共计93例患者术中创伤程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前期恢复时间及预后比较。结果93例患者均获得0.5—4年(平均2.5年)随访.在创伤程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前期恢复时间上有明显差异,但在腰椎融合度、腰椎稳定性、圆锥及马尾神经损伤后神经症状改善上无明显差异。结论腰椎爆裂骨折绝大多数病例采用后路手术进行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伤椎内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后路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腰背痛及内固定失败卒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椎体前缘及后缘高度、Cobb角、腰背痛及内固定失败卒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伤椎内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重建了椎体高度,有效建立椎体前中柱稳定性,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良好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均经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生完成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记录其手术前后Cobb角恢复情况及随访Cobb角丢失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后获得结论。结果104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术后Cobb角均较之前显著缩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经1年有效随访后可知Cobb角丢失度仅为(0.83±0.24)0。结论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骨折,效果令人满意,加伤椎固定的直观形态更好,很接近正常形态,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无断钉发生,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单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探讨单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使用单节段固定(组)治疗和短节段固定(组)治疗的手术时间,出血量,VAS评分,伤椎后凸角,楔变指数及SI等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VAS评分,伤椎后凸角,楔变指数及SI等相比没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一周和末次随访与治疗前在VAS评分,伤椎后凸角,楔变指数及SI上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一周和末次随访在VAS评分,伤椎后凸角,楔变指数及SI相比却没有显著的统计差异,P>0.05。结论单节段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都是比较安全和有效的,二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VAS评分,伤椎后凸角,楔变指数及SI方面是没有太大差异的,都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