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悸患者检测分析,评价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5例心内科住院及门诊的心悸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早期复极综合征,ST-T非特异性改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女性心率变异性降低明显高于男性。结论心悸的发作与心律失常,神经调节失平衡有关。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可筛选出与心悸的多种原因,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心悸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早期极综合征 ST-T改变 心率变异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心肌酶谱中(CK、CK-MB)和肌钙蛋白(cTnT)的关系及变化规律,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人对40例近期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入院患者的早期心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T)实验数据进行了观察和总结。结果?心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T)的血液浓度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呈现阳性诊断标准结果的时间存在差异。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AMI) 心肌肌酸激酶(CK)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肌钙蛋白(cTn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房性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的特征。方法􀀁将我院心内科自2009年1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8例患者分为心力衰竭组与非心力衰竭组,其中心力衰竭组65例,非心力衰竭组63例,对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心力衰竭组房性早搏、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房性心律失常症状发生率比较高,并且该症状与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也有紧密关系。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充血性心衰 房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腕舟骨骨折治疗过程中不同固定位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骨科收治的腕舟骨骨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32例采用功能位石膏固定;观察组患者32例采用掌屈尺偏位石膏固定,随访6-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优良率为90.63%,骨折愈合时间为(9.6±3.4)d;对照组患者的恢复优良率为75.0%,骨折愈合时间为(12.8±2.4)d,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腕舟骨骨折时石膏固定位置选掌屈尺偏位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腕舟骨骨折 功能位 掌屈尺偏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位置切口白内障术后散光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及评价。方法根据切口位置将院方收治的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白内障患者69例(72只眼)白内障患者分成两组。Ⅰ组为对照组,上方切口组,共35只眼,Ⅱ组为实验组,左眼切口或右眼切口,共37只眼,在角巩膜缘后用钻石刀做切口,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并对两组术后一周裸眼视力、平均手术源性散光度、平均角膜散光度进行比较。结果术后一周Ⅰ组平均裸眼视力显著低于Ⅱ组,差异明显;平均角膜散光度Ⅰ组显著大于Ⅱ组,差异明显。结论左侧或右侧切口可使患者早期获得稳定、良好的裸眼视力,有效减少切口的扩张力,无缝线角巩膜缘切口可靠、安全。

  • 标签: 切口 手术源性散光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绕颈与胎盘着附着位置的关系。方法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572例孕妇,结合二维超声图像分析。结果脐带绕颈发生率与胎盘附着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脐带绕颈 胎盘位置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流产与子宫位置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药物流产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药物流产方法、结果等,准确记录所得数据并分析药物流产与子宫位置相关性。结果对我院50例药物流产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可知,子宫正常位置完全流产率最高(90.00%)、子宫后屈位完全流产率最低(40.0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后屈位患者经药物流产成功率较低,临床医生应于药物流产前通过多种检查掌握患者子宫位置,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流产方法,提高人工流产成功率并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药物流产 子宫位置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测精神病患者因氯氮平致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在本次实验观察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安慰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氯氮平进行治疗;随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观察组精神病患者中有18例(36.00%)出现了心律失常;其中,房性心律失常患者有11(22.00%)例、室性早搏患者5(10.00%)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2(4.00%)例。对照组精神病患者中有5例(10.00%)出现了心律失常;其中,房性心律失常患者有3(6.00%)例、室性早搏患者1(2.00%)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1(2.00%)例。此外,通过随访可知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精神状态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氯氮平虽然在导致心律失常上具有较高的风险,但是,对于改善精神病患者的日常精神状态也具有相对较高的效果。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够较好的检测出因氯氮平致心律失常的精神病患者其具体的心律失常情况,同时,其检测结果还能够为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作出指导。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精神病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导联动态心电图在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检测上的优势。方法本院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6例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给予对照组3号动态心电图检测,观察组患者实施12号动态心电图检测,评估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ST段下斜率、ST段抬高率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心律失常检测结果上,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检测中,12导联动态心电图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导联动态心电图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到2016年收治的共32例糖尿病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把相关病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包含16例患者。观察组应用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检测,观察组应用血糖仪进行手指检测,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之后,对比两组的实际效果。结果在血糖达标的实际时间层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无症状低血糖事件数量多余观察组,P<0.01,这种现象在夜间会出现显著的差异。对照组的实际平均血糖漂移度要远远高于观察组的患者。结论应用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治疗糖尿病患者,安全性更好,控制血糖时间更短。

  • 标签: 动态血糖 胰岛素泵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胎头位置异常产妇应用特殊体位进行纠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时间为2016年3月—2019年1月的98例胎头位置异常产妇,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49例产妇。对照组产妇使用侧卧位,观察组产妇使用特殊体位,观察对比两组产妇胎头位置异常的纠正效果、采取的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胎头复位率、复位时间和自然分娩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特殊体位干预用于纠正胎头位置异常,效果明显,操作简便,不会对母体和胎儿带来伤害,可促使自然分娩率有效提升,在妇产科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特殊体位干预 纠正胎头 位置异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管石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的120例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人,其中实验组采用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采用非手法复位治疗。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首次治愈率及无效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运用管石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管石复位 良性位置性眩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在胎头位置异常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分娩方式,研究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方式,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及两组产妇和新生儿的结局情况。结果研究组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量和胎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顺产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46.7%),而经阴助产率(11.1%)和剖宫产率(2.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经阴助产率(24.4%)和剖宫产率(28.9%)(P<0.05)。结论在胎头位置异常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自由体为分娩,可显著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改善母婴结局,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分娩方式。

  • 标签: 产妇 胎头位置异常 自由体位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治疗无眼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BPPV患者204例,分别采用Epley管石复位法、Barbecue翻滚疗法治疗,复位过程中均联合乳突叩击。结果204例患者中可诱发出位置性眼震52例(25.5%),未诱发出眼震152例(74.5%),一次复位治疗治愈率88.3%,有效率96.1%,首次复位治愈率比较P>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论对于是否能诱发出眩晕或眼震的主观性BPPV患者,根据其起病形式行试验性手法复位治疗,同样安全、有效。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无眼震 手法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白内障手术患者选择小切口位置和手术后散光情况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2012年4月间98例(124只眼)行白内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两组,一组的小切口在上方透明角膜隧道,二组的小切口在颞侧透明角膜隧道,选择的患者均在手术前后的六个月、三个月、一个月、一周以及术前检查散光值以及视力情况,术后对患者的裸眼视力以及角膜散光情况进行测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角膜散光值以及裸眼视力相比较,二组效果显著高于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小切口的治疗效果比上方透明角膜隧道小切口的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小切口 散光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密闭式腹腔引流管引流最高处平切口引流、低于切口30厘米引流和低于切口60厘米的引流效果。方法将90例有腹腔引流管置入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腹腔引流袋(体外连接装置)低于切口30厘米和60厘米的高度进行引流;观察组采用引流袋(体外连接装置)位置平切口引流,两组均为密闭式腹腔引流。观察两组引流效果和引流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引流效果与对照组有同样的引流效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引流袋平切口引流,能够使腹腔内的积液正常引出,并且能够随身携带,促进患者早期活动,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早期康复。

  • 标签: 腹腔引流 护理 引流 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