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法医学对活体损伤的鉴定特征及与其相关的问题。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3月之间312例进行活体损伤鉴定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头部受到损伤患者占一半以上,按损伤部位发生率的从高到低分别为头部、四肢、面、颈部、躯干及其它。按损伤的程度主要分轻微伤、轻伤及重伤,其中大多数为轻微伤,占七成以上;此外还有一小部分为炸伤,约占3.53%。这组所有患者中钝器伤是其首要的损伤原因,这类损伤者为219例,在所有损伤原因中占70.20%,63例为锐器所伤,占20.20%;17例为化学烧伤,占5.46%;12例为火器所伤,占3.85%。在所有患者中,受轻微损伤的238例损伤者都在3~7d内解决问题,所有伤者都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轻微伤中的1例头部损伤者在受伤时没有昏迷现象,进行CT检查,诊断为脑室、脑池扩大,原始的鉴定结果为轻伤,然而该损伤者在3个月后表现出明显神经系统体征和症状。结论在对活体损伤的法医鉴定中,主要依据的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及公安部制定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及其制定的《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还有公安部颁布的《人体轻微伤的鉴定》,并且要依据伤者的实际情况确定进行鉴定的时间、损伤的程度及预后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传统经验鉴定法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本院实际情况,选择28种药材开展研究,主要包含车前子、沉香、西洋参、乳香、柴胡、麝香、黄柏、硫磺、与藏红花等,将上述药物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传统经验鉴定法)与对照组(现代鉴定方法),比较两组鉴别准确率与错误率。结果研究组鉴别正确有29例(96.00%),对照组鉴别正确有27例(90.00%),研究组鉴别错误有1例(3.33%),对照组鉴别错误有3例(10.00%),研究组与对照组鉴别正确率与鉴别错误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中药材鉴定中利用传统经验鉴定法,与现代鉴定法无显著差异,效果相同,但传统经验鉴定法操作简便能提高鉴别效率,便于为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可靠性保障,提高疗效,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临时医嘱签名及时性的作用。方法成立“清脑圈”,通过确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对脑病科病历中临时医嘱签名不及时的现状调查(61项临时医嘱中漏签率为37.70%)、目标设定(将临时医嘱的漏签率由37.70%减少为15.28%)、原因解析、对策拟定(急需改善的重点为改善重点定位思想重视度不高、交班不到位及执行单不规范)、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1)有形成果(临时医嘱签名的漏签率由对策实施前的37.70%降至13.33%)。(2)无形成果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团队意识、活动的积极性、沟通协调能力、活动信心以及发掘问题的能力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临时医嘱签名的及时性,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责任感和质量管理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人签名的必要性、影响其依从性的因素及寻找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直接评估法评估病房50名、监护室49名留置留置针的住院患者穿刺人签名情况;采用自制的静脉留置针穿刺人签名问卷调查表对病房44名、监护室40名护士在签名的必要性、意愿、合理性等进行调查。结果病房和监护室留置针穿刺人签名率分别为62%和81.6%,差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签名可分辨的分别占46%和69.4%,差别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留置针穿刺人签名认为没有必要的分别占50%和80%,不愿意穿刺处有护士签名的分别为79.5%和60%,认为将姓名留在病人穿刺处不合理各占54.5%和65%,其中不愿意穿刺处有护士签名的两组间差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房与监护室的护士对静脉留置针穿刺人签名主观上均不具有主动性,依从性与护士的主观意识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BO血型鉴定的影响因素,提高准确鉴定的能力。方法一共对400例血液标本分别采用玻片法和试管法进行血型鉴定,对比结果。结果玻片法和试管法存在一定结果不符,其准确率低于试管法。结论血型鉴定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血型鉴定时,正反定型结果一致方可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