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侧外固定支架(UEFA)对不同部位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骨科收治的90例接受UEFA治疗的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按照骨折部位不同将其分为三组,A组30例、B组30例、C组30例;比较三组临床疗效。结果9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未见不良事件。A组、B组、C组的骨折愈合优良率分别为73.3%、93.3%和66.7%;B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A组及C组(P<0.05);A组及C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UEFA对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具有独到优势,然而,进行跨关节固定时对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具有一定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桥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患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夹板固定组和外固定支架组,每组各有1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对夹板固定组中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单纯的夹板固定处理,而对外固定支架组中的患者进行非桥式外固定支架治。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外固定支架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而夹板固定组中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67%,即相对于夹板固定组,外固定支架组中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p<0.05。结论在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采取非桥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更为安全有效,并且能够有效的减少对患者的损伤,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外跟踪护理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8月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9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院内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院外跟踪护理。比较两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疾病认知、出院后再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血糖、生活质量;半年再次就诊概率。结果实验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疾病认知、出院后再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自我管理水平、血糖、生活质量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自我管理水平、血糖、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半年再次就诊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外跟踪护理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和出院治疗依从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更好控制血糖和改善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简介:摘要目的对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并发症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在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接受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中选择100例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平均分组,对两组患者行相同的常规护理,与此同时,联合给予观察组针对性的并发症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从中总结临床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4.00%vs46.00%,P<0.05)、预后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8.00%vs80.00%,P<0.05)。结论针对性的并发症护理干预措施是降低接受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患者预后优良率的有效途径,推荐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度近视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角膜屈光力、眼轴长度、术后屈光度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我院眼科及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共计389例(400只眼),分为对照组189例(眼轴≤26mm),研究组(高度近视)200例(眼轴>26mm)。使用美国Sonomed公司高度近视程序公式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ODM-1000A眼科超声测量仪测量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计,超声乳化仪均为AMOSOVEREIGNPhavo4。评价患者手术前1天、手术后2周为测量时间点。对比对照组与研究组术前、术后角膜屈光力、眼轴长度。结果(1)组内比较时,研究组术前、术后眼轴长度及角膜屈光力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眼轴长度及角膜屈光力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组间比较时,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术前、术后眼轴长度及角膜屈光力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术前预留屈光度与术后屈光度的差值与眼轴呈负相关(P<0.05r=-0.89)。(3)对照组65%屈光度误差<0.5D,研究组72%屈光度误差>1.5D,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高度近视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与正常眼轴患者相比,造成长眼轴患者术后眼轴增加的原因可能是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使眼轴变长或术后屈光度偏近视,巩膜后葡萄肿会影响测量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单侧甲状腺切除术后非恶性甲状腺肿块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乳甲胸外科进行诊治的210例非恶性甲状腺肿块患者,均实施单侧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按照患者的年龄大小分为大于55岁组以及小于55岁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的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以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大于55岁组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甲状腺功能与术前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小于55岁组术后的甲状腺功能与术前相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55岁以上的患者在单侧甲状腺切除术后极易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因此术后应采取药物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患侧甲状腺全切除联合峡部切除术式在治疗甲状腺单侧结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110例甲状腺单侧结节需要手术的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甲状腺单侧结节切除传统的治疗方式,实验组采用患侧甲状腺全切除联合峡部切除术式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来两组患者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在切口长度和切口出血量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时间和切除结节大小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率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患侧甲状腺全切除联合峡部切除术比传统的单侧结节切除术治疗效果要好,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具有实用价值,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脑梗塞患者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诊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的38例脑梗塞患者作为实验观察对象,并按随机数表法分配患者至两组,Ⅰ组(n=19)接受吡拉西坦静滴,Ⅱ组(n=19)接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分析评估两组的用药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在NIHSS量表评估与各项血脂指标值(TC、TG等)方面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Ⅱ组在NIHSS量表评估与TC、TG及LDL-C指标值方面较Ⅰ组显著降低,在HDL-C值方面较Ⅰ组显著提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对减轻患者的神经缺损状况、调节其血脂水平有明显作用,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本文以患者购买行为为依据,对慢性乙型肝炎患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就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药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予以单、双切口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4例,根据计算机表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7例。对参照组行单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实验组行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术后三个月的眼压变化情况、视力变化情况、不同类型滤过泡的功能分布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眼压相较术前明显降低,但两组相比,实验组与参照组,组间数据无显著差异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但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结论对白内障和青光眼患者行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效果与单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相同,患者的眼压明显下降,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情况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予以单、双切口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4例,根据计算机表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7例。对参照组行单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实验组行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术后三个月的眼压变化情况、视力变化情况、不同类型滤过泡的功能分布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眼压相较术前明显降低,但两组相比,实验组与参照组,组间数据无显著差异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但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结论对白内障和青光眼患者行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效果与单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相同,患者的眼压明显下降,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情况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仍存在较高的再手术率和继发椎管狭窄现象。为此,笔者尝试了一种新的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式单侧开窗联合对侧潜行减压。本文目的在于描述该术式的适应症、具体操作,并验证其优良的临床效果。方法所有参加研究的病人来自于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的住院病人,筛选后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行单侧开窗结合对侧潜行减压术,同时行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术后随访两年,观察指标为VAS评价腰腿痛程度;生活质量评估采用ODI量表;腰背痛程度采用JOA评分表。全程详细记录所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严格筛选标准,35名患者符合研究标准,年龄为64.5±10.6岁。术前及术后两年VAS评分、ODI评分及VOA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改变为(95%可信区间),腰痛VAS评分-6.1(-6.5,-5.6);腿痛-4.1(-4.5,-3.7);ODI评分-22.5(-24.4,-20.6);JOA评分12.8(-12.0,-14.8)。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腰椎不稳及再发椎管狭窄症状。术中2例出现脑脊液漏,术中减压不充分1例,术后3例出现尿路感染,随访过程中出现邻近节段椎管狭窄1例。结论单侧开窗结联合侧潜行减压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食管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从2005年4月到2008年5月间收治的48例食管恶性狭窄患者采用置入食管支架1的方法进行治疗;医师使用x线对患者的气管进行透视,然后给予患者食管支架置入,以上48例患者的食管支架置入方法包括有1例患者因伴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医师先行给予气管支架置人,隔日后再对他们进行食管支架置入术。结果所有患者体内的食管支架都释放成功,出现患者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有所缓解,出现吞咽困难以及进食呛咳症状的患者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结论置入食管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这种方法安全可靠,并且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操作较为安全、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