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出院后肺结核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76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8例。对照组患者出院时采取常规出院指导,6个月后进行一次电话回访;干预组患者出院后除常规出院指导外,采取跟踪式电话回访,在患者出院后的第2周即进行电话回访,以后每月回访1次,连续6个月;6个月后对2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的治疗依从性差别不大,差异无显著性.电话回访6个月后对比,干预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如合理休息、合理饮食、规律服药、情绪控制及按时复查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O.05)。结论跟踪式电话回访提高了肺结核患者的遵医行为,增强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干中下1/3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小切口复位应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干中下1/3骨折23例。结果本组随访6~18个月,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无骨感染、骨折畸形愈合及外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干中下1/3骨折具有固定疗效可靠,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尤适用于开放性损伤或手术区域皮肤软组织条件差的患者。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小儿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以及手术中操作的注意事项。方法通过闭合或切开复位后行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45例骨折,解剖复位20例,满意复位25例,经随访均骨折愈合良好。结论骨折固定材料的选择对于骨折如期愈合至关重要,使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小儿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效果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按MillardⅡ术式后上唇下降不足再次切开白唇使形成上三角瓣使上唇组织瓣下降消除唇裂术后上唇过短畸形的术后效果。方法选择单侧唇裂按MillardⅡ式定点术后上唇过短畸形患者16例,按原瘢痕切口切除斑痕后,于C瓣健侧瘢痕做切口使形成上三角形缺损,患侧沿鼻底做附加切口直接下降患侧白唇并形成三角瓣尖端,插入健侧三角形组织使健侧白唇组织下降,患侧与健侧上唇做潜行分离下降到足够高度后,直接拉拢缝合,最后唇红修整恢复红唇微结构。结果所治疗16例患者患侧唇下降均达到了满意效果,两侧唇峰对称,术后1年随访观察患者术后无上唇过紧,无继发畸形,微笑时观察两侧上唇基本对称,原疤痕切口不增加过多疤痕,患者满意。结论MillardⅡ术式上唇过短畸形按原瘢痕形成上三角瓣,潜行分离使患侧上唇组织下降,直接缝合,该方法可靠,不失患侧上唇过短单侧唇高不足有效矫正的一种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起动式支架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9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起动式支架组和DHS组,支架组52例,DHS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结果起动式支架组有2例患者失访,50例患者术后获8~24月随访,平均11.2月;DHS组3例失访,43例患者术后获10~26月随访,平均14.2月,起动式支架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骨不连、钢板螺钉折断、股骨头螺钉切割、松动移位及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与DHS比较,起动式支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价格便宜等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结合损伤式外固定支架在重症创伤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重症创伤并骨折患者共计6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骨科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理则采用骨科损伤控制(damagecontrolorthopedics,DCO)理念指导治疗,使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技术进行,对比两组疗效及患者手术前后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结果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采用常规骨科治疗的对照组。结论针对骨科重症创伤并骨折患者的紧急处理,采用骨科损伤控制结合外固定支架技术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使患者得到有效的前期救治,为后续手术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