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探讨高效价免疫性抗A抗B中药防治效果。方法将82例IgG抗A(B)抗体效价比值>l512的孕妇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采用口服中药复方茵陈合剂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静脉推注VitC,同时口服VitE并吸氧治疗;两组定期检测血清免疫性抗体效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2%,发生新生儿溶血病2例;对照组有效率为76.7%,发生新生儿溶血病7例;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O.01)。结论中药复方茵陈合剂对降低母儿血型不合IgG抗A(B)抗体效价明显优于对照组,能有效地预防因母儿血型不合而造成的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中药汤剂简单、方便、有效,对围产期的保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的抗核抗体(ANA)阳性患者,使用免疫印迹法(IBT)检测抗核抗体谱(ANAs)的结果,观察二者结果的一致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各临床科室就诊的558例ANA阳性患者,ANAs的结果,观察结果的一致程度。结果ANA阳性的患者,ANAs的阳性率为58.96%,ANA的滴度为1320,11000,13200,110000的患者,ANAs的阳性率分别为45.88%,77.72%,83.61%,100%。结论ANA阳性的患者存在ANAs阴性的情况。而且ANAs的阳性率随着ANA滴度的增高而增高。
简介:摘要目的对化疗合并HBsAg阴性/抗HBc阳性患者是否需要预防抗乙肝病毒治疗,怎样预防进行系统论述。方法对最近几年有提及化疗合并HBsAg阴性/抗HBc阳性患者,是否及怎样进行预防抗乙肝病毒治疗的相关实验研究、指南及专家共识等进行提炼。结果明确应用利妥昔单抗、蒽环类衍生物及中、高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化疗患者合并HBsAg阴性/抗HBc阳性需积极进行预防性抗乙肝病毒治疗;建议使用耐药率相对较低的恩替卡韦;尽量在化疗前1周开始使用抗乙肝病毒药物,使用至整个化疗结束后6个月。结论化疗合并HBsAg阴性/抗HBc阳性患者某些情况也需要积极进行预防抗乙肝病毒治疗,恩替卡韦为较佳选择药物,需估计好用药时机及使用足够疗程,以防止相关患者的HBV再激活。
简介:摘要血液净化的技术发展很快,对人类身体的健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有关血液净化的医学知识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血液净化有多种方式,包括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液滤过、血浆置换和腹膜透析等。低分子肝素的抗凝作用对血液净化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很大帮助,为了证明低分子肝素相比普通肝素更具有优势,我们选择50例患者分两组进行研究,得出了这一结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时导致消化系统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4在我院接受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481例,对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时导致消化系统损伤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和探讨。结果经过治疗共有72例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胃黏膜损伤等消化系统损伤;就患者既往病史看,85例有消化系统疾病病史患者中有13例(15.3%)并发消化系统损伤,而396例无消化系统疾病病史患者中有59例(12.2%)并发消化系统损伤,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就患者的职业看,并发消化系统损伤的72例患者中工人、农民、无具体记录患者61(84.7%)例。结论既往消化道病史、年龄是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导致消化系统损伤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线锚钉治疗肱骨内侧髁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共收治的21例成人肱骨内上髁骨折患者,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20~44岁,平均35.1岁。其中合并肘关节脱位3例,鹰嘴骨折2例。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带线锚钉固定。术后均采用石膏托固定。术后2~3周开始功能训练并定期期随访。术后6月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7~10周,平均8.2周。肘关节MEPS评分(93.7±4.2分)(65~100分),其中疼痛(43.1±3.7)分(30~45分);关节活动范围(18.2±1.5)分(15~20分);稳定性(9.5±1.7分)(5~10分);日常功能(23.1±1.7)分(15~25分),本组患者优17例,良3例,可1例,差0例。结论切开复位带线锚钉固定稳定性强,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是治疗肱骨内侧髁骨折的理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