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现小直径撕囊口对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6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组实施小直径撕囊口超声乳化术。观察患者囊袋直径,对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囊袋收缩情况、人工晶状体移位和后发性白内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在小直径撕囊口超声乳化治疗中,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囊袋收缩情况、人工晶状体移位和后发性白内障等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直径撕囊口超声乳化术,因晶状体撕囊口偏小,会引起术眼晶状体囊袋收缩、人工晶状体移位、悬韧带破裂及后发性白内障。对患者术后视功能恢复有严重的影响,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眼前段检查仪Pentacam和OrbscanII测量前房深度(ACD)、角膜缘白到白距离(WTW)的差异,分析二者的一致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近视患者72例(144眼),分别使用Pentacam和OrbscanII测量。两种仪器检测数据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数据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72例等效球镜为-2.0~-14.0D,平均-6.40±2.38D,Pentacam和OrbscanII测量ACD的平均值分别为3.22±0.255mm和3.13±0.253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172,p=0.000);测量WTW的平均值分别为11.66±0.340mm和11.46±0.306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570,p=0.000)。两种仪器测量的前房深度和角膜缘白到白距离均具有相关性(r=0.975,p=0.000;r=0.941,p=0.000)结论Pentacam和OrbscanII测量眼部无器质性疾病人群的前房深度和角膜缘白到白距离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entacam的测量结果略大于OrbscanII。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早期妊娠(妊娠前十二周)卵黄囊直径以及其最终妊娠结局。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检查的孕周为孕6周至孕11周的187例妊娠囊内卵黄囊直径进行测量,并追踪其胚胎发育情况,总结早期妊娠应用超声测量卵黄囊直径的临床意义。结果152例胚胎发育情况佳,卵黄囊直径分别为(直径用d表示,单位mm)1<d<=2共1例,2<d<=3共2例,3<d<=4共45例,4<d<=5共74例,5<d<=6共29例,6<d<=7共1例,7<d共0例;35例胚胎发育不良,卵黄囊直径分别为(直径用d表示,单位mm)1<d<=2共0例,2<d<=3共2例,3<d<=4共3例,4<d<=5共1例,5<d<=6共1例,6<d<=7共7例,7<d共15例,另有6例超声检查未见卵黄囊。结论早期妊娠(妊娠前十二周)应用超声检查卵黄囊直径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同时配合深层肌肉刺激仪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中心接收的60例肩周炎患者以关节松动术治疗组(n=30例)和联合治疗组(n=30例)的形式进行分组研究,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经过治疗后的前屈评分(138.46±18.44)分、外展评分(125.44±13.22)分和后伸评分(34.44±4.25)分明显高于关节松动术治疗组经过治疗后的前屈评分(100.14±12.56)分、外展评分(101.22±10.14)分和后伸评分(24.14±3.03)分,并且联合治疗组经过治疗后的VAS评分和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关节松动术治疗组(P<0.05)。结论将关节松动术同时配合深层肌肉刺激仪治疗患者的肩周炎疗效显著,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根尖基点(根尖狭窄口)直径确定对选用大于相应直径为主牙胶尖进行根尖充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诊治的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病例120例各有1颗患牙,常规开髓揭顶备洞,确定根管工作长度,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60例患牙,实验组用确定根尖基点(根尖狭窄口)直径,常规根管预备和消毒,选用比根尖基点直径大的牙胶尖为主牙胶尖和根管糊剂进行侧向加压充填。对照组常规根管预备和消毒,选用根管工作长度的牙胶尖和根管糊剂进行侧向加压充。结果实验组3例欠充2mm,恰充57例,无疼痛出现,对照组1例欠充2mm,恰充46例,超充13例,充后当天出现疼痛5例,4例无需服药,7天后疼痛消失,1例重新治疗后并口服消炎止痛药2天。结论确定根尖基点(根尖狭窄口)直径选好主牙胶尖进行根管充填,对提高根管治疗水平有明显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7~2014.7在我院口腔科进行义齿修复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完成病人的术前检查后,给予实验组病人预成纤维桩修复,给予对照组病人可塑纤维桩修复,定期随访观察。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咬合力分别为241.51±12.73(lbs)、121.53±13.29(lbs),咀嚼效率分别为92.83±9.45、74.63±8.39,实验组的咬合力和咀嚼效率改善幅度更大;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龋齿继发率分别为2.5%、7.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预成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优良,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