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了10例经手术病理及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肺炎假瘤的X线、CT表现及特征,提高本病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肺炎性假瘤X线表现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孤立浆细胞瘤的MR表现。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2014年经病理证实的脊柱孤立浆细胞瘤8例。结果发生于颈椎2例,胸椎4例,腰椎2例,7例累及椎体及附件,5例椎体出现压缩骨折,病灶均有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形成,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增强扫描强化均匀或不均匀,周围无明显骨髓水肿信号,硬脊膜局限性受压3例,1例环状压迫硬脊膜。结论脊柱孤立浆细胞瘤的MR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有助于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 标签: 脊柱 孤立性浆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湿肺(traumaticwetlung,TWL)的CT表现并动态观察其演变过程。方法回顾分析41例闭合胸部外伤创伤湿肺病例的临床及CT资料。全部病例于伤后6h内行急诊CT检查并于首次CT检查后1~3d和4d~21d复查。结果CT表现(1)病变范围两肺29例(70.7%),单侧肺13例(31.7%);(2)病变类型间质型9例(22.0%),云雾型14例(34.1%),弥漫实变型13例(31.7%),叶段实变型5例(12.2%);(3)CT复查表现1~3d内病变进展8例(19.5%),包括间质型3例、云雾型3例、弥漫实变型2例。间质型、云雾型、弥漫实变型、叶段实变型完全吸收6例、11例、11例和5例。CT显示各型创伤湿肺完全或基本吸收时间范围分别为1~4d、4~10d、5~13d、6~19d,中位时间分别为2.2d、5.1d、7.5d、14.9d,其吸收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T可以早期发现、诊断创伤湿肺,并有助于临床病程和预后的判断。

  • 标签: 创伤性湿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胸部外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蛔虫症的超声表现多样进行探讨。方法对36例蛔虫症的声像图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6例蛔虫症中,27例为胆道蛔虫症,9例为肠道蛔虫症。胆道蛔虫症中,胆总管内12例,胆囊内6例,胆总管及胆囊内2例,胆总管与左肝管内2例,胆总管内后向上活动至左肝管内及左外叶肝内胆管内1例,左内叶肝内胆管内2例,胆总管内后向上活动至右肝管及右前叶肝内胆管1例,胰腺管内蛔虫1例。胆管内蛔虫的声像图纵切面表现为扩张的胆管内平行双线状强回声带,内夹无回声液暗带,彩色多普勒于暗带内未探及血液信号,横切面呈同心圆、环中环、环内圆点、环内小等号样表现。胆囊内蛔虫表现为胆囊内弧形、麻花形、卷曲形、S形等线状光带。胰腺管内蛔虫表现为扩张的胰腺管为实强光条充填。肠腔内蛔虫,单条蛔虫表现为蠕动的带状、卷曲状或s状平行光带,当肠管内虫体较多时可扭结成团块状,内呈多线条征,其中1例并小肠下段不全梗阻。结论超声诊断蛔虫症是一种简便、实用、及时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胆道蛔虫 肠道蛔虫 声像图 多样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表皮样囊肿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总结19例已手术病理证实的表皮样囊肿声像图。结果有18例呈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无血流的类实肿物。有1例合并炎,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并有少量血流信号。19例肿物的内部回声由囊内容的成分含量多寡和成分排列的不同而不同。结论表皮样囊肿囊声像图有一定的特征,在判别良恶性时,可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表皮样囊肿 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骨关节炎在进行CT诊断的时候所呈现出的影像学的表现。方法通过对患者腰部、椎部的扫描图像进行分析,进而讨论CT对于诊断患者的骨关节炎所呈现的影像的表现。结果诊断结果显示,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诊断,X光都比CT的诊出率要低。结论CT对于患者骨关节的诊断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骨增生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张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例舒张心力衰竭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治疗前心功能Ⅱ级9例,Ⅲ级5例,Ⅳ级6例。治疗后心功能改善Ⅰ级12例,Ⅱ级8例。结论舒张心力衰竭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心脏超声是重要的诊断和筛查手段,治疗主要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

  • 标签: 舒张性 心力衰竭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女性盆腔炎肿块的MRI肿块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实施治疗的42例女性盆腔炎肿块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探讨其MRI诊断表现。结果42例患者经过MRI诊断,发现所有患者中有21例为1侧附件,12例患者为两侧附件,另外最后还有子宫直肠陷窝上部9例患者。所有患者肿块截面,其中最小的3.5cm×4cm×4cm,12cm×12cm×10cm则为最大。结论在女性盆腔炎肿块临床实施诊断检测中,MRI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不但能够对临床诊断准确度进行提高,同时还能够肿块类型进行判定,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女性盆腔 炎性肿块 MRI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痛风患者既往受累关节和急性发作期的超声表现。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痛风患者128例,其中42例为首次发作。对患者受累关节给予超声检查,总结了不同阶段关节炎在超声下骨侵蚀、痛风石、双轨征、滑膜炎等病变的发病率,同时分析其临床特征与超声下病变的关联。结果痛风患者受累的关节中发生率最高的是MTPI(54例,42%),超声表现中,发生率最高的是滑膜炎(92例,74%),其余为痛风石(20例16%)、骨侵蚀(24例,19%)、双轨征(36例,28%)。检查了60例患者的既往受累关节,发生率最高的是双轨征(20例,33%),其余为滑膜炎(8例,13%)、骨侵蚀(14例,23%)、痛风石(36例,27%)。检查了46例患者的从未受累关节,发现未有上述病变。急性发作期受累关节的滑膜炎发生率为80%,显著高于既往受累关节的13%,而痛风石、双轨征在既往受累关节中的发生率分别是33%和10%,显著高于急性发作期的27%和0%,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患者急性受累关节以滑膜炎表现最为常见,部分患者在可在首次发病时出现骨侵蚀。非急性发作期的受累关节可出现亚临床滑膜炎征。痛风石和双轨征的发病率随病程升高。

  • 标签: 痛风 急性发作期 肌肉骨骼超声 既往受累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了解难治远端溃疡结肠炎的可能性病因,并通过观察和临床治疗对必要的治疗方式进行探究。方法通过两组(有效组和难治组)数据的比较,并对我院的DUC患者资料进行回顾的数据分析,尤其是分析难治远端溃疡结肠炎的可能性病因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22.2%患者难治。通过对有效组的比较,明显的发现难治组患者的白细胞数增高、腹胀腹痛加剧(P=0.035),在难治组患者中仅仅有一名患者应用了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结论远端溃疡结肠炎患者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血便,难治DUC患者可通过强化治疗、加用5-ASA的新型剂型、适当的泻药、手术等方法获得缓解。

  • 标签: 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 远端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良恶性单发肾脏小肿瘤的声像图特征表现,总结小肾癌声像图特征表现。方法50例单发小肾癌US与手术病理及长期随访结果对照,着重探讨小肾癌超声声像图特征表现。结果病灶周边出现低回声晕圈及可见粗大血流信号是小肾癌超声声像特征表现。结论病灶周边低回声晕及粗大血流信号作为小肾癌的特异性的声像图表现,内部回声相似及周边呈少血流或乏血流是US漏误诊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超声 小肾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胰腺实假乳头状瘤的临床发病特点及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胰腺实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及CT特征。结果6例中有5例为女性,1例为男性,发病年龄最小的是12岁,最大的是46岁,肿块大小位于30mm*32mm至96mm*100mm之间,病灶位于胰体尾部5例,位于颈部1例,病灶均呈囊实膨胀生长,均有包膜,病灶均突出胰实质外,增强病灶实部分呈渐进强化,囊部分未见强化,包膜强化,其中一例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及脾动脉受侵。结论胰腺实假乳头状瘤的具有独特的发病性别及发病年龄,CT具有明显的特征,结合临床的发病特点及CT特征能作出准确的诊断。

  • 标签: 胰腺 实性假乳头状瘤 计算机体层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对比慢性萎缩胃炎(CAG)的胃镜表现诊断和病理诊断结果。方法本组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间经胃镜检查明确诊断的50例慢性萎缩胃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其病变位置进行病理活检检查,观察与对比胃镜下表现与病理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本组经胃镜诊断明确为CAG的50例患者中,经病理诊断显示,共有CAG患者10例,CAG合并轻度肠上皮化生患者5例,CAG合并中度肠上皮化生患者3例,CAG肠上皮化生患者2例,CAG合并轻度不典型增生患者4例,CAG合并中度不典型增生患者3例,CAG合并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1例。剩余22例患者为慢性浅表胃炎。可见胃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56.0%),其中胃镜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显著低于病理检查(P<0.05)。结论胃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的诊断一致性相对较差,临床应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CAG临床诊断的诊断依据。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镜 病例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骨皮质缺损的X线、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分析9例纤维骨皮质缺损的X线及CT表现,总结本病的影像特点。结果多数病灶位于长骨干骺端,以股骨下干骺端及胫骨近端为主,呈凹向骨髓腔的杯口状或碟状缺损,边界可有硬化线,表面无骨壳。结论纤维骨皮质缺损可以通过影像检查确诊,X线平片是首选的检查方法,CT能对平片所显示不清的病灶及不典型的病例提供准备的诊断依据。

  • 标签: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放射摄影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肠系膜动脉供血障碍肠管可逆改变的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5月收治的30例经治疗恢复的肠缺血患者的CT表现特征,观察病变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表现及相应供血肠管的异常表现(观察组),将缺血肠管与正常对照组肠壁CT表现进行比较,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中,肠系膜上动脉病变21例,肠系膜下动脉病变3例,6例肠系膜上、下动脉均有异常。28例小肠缺血表现为肠管扩张,管径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肠腔内积液18例,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于静脉期增强,小肠壁呈不均匀强化,平均CT值为43.02±4.15HU,低于对照组(P<0.05),小肠黏膜强化中断20例,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小肠和结肠的缺血性改变,治疗后复查均恢复正常。结论肠系膜动脉供血障碍肠缺血可逆改变的多排螺旋CT征象为肠管轻度扩张,肠腔内积液增多,小肠改变较结肠改变显着,是诊断肠系膜动脉供血障碍肠管可逆改变的重要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肠系膜 动脉供血障碍 肠管可逆性 CT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退行腰椎管狭窄和侧凸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相关。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53例退行腰椎管狭窄合并侧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探究退行腰椎管狭窄和侧凸的临床相关。结果按照度MRI片5分级法,53例患者的椎管狭窄程度最显著的为3级(45.3%),其次为2级、1级和4级、0级,不同级别的退行腰椎管狭窄具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椎管狭窄程度与硬膜横截面积差、椎管前后径具有显著的相关。患者的侧凸脊柱多位于腰2/3或3/4位置,且腰3或腰4神经受压部位可见椎间孔出口狭窄或凹侧的椎间孔狭窄,侧凸患者的Cobb角均大于10°,通过分析患者的侧凸影像表现,可知,侧凸与患者椎间关节、椎间盘、腹部肌肉、腰椎肌肉以及脊柱力量的不平衡方向等具有一定的相关。结论退行腰椎管狭窄和侧凸具有显著MRI影像表现特征,临床需根据患者影响分级的不同对其行针对治疗,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 标签: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侧凸 影像表现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