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在颞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颞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高分辨CT对骨折处进行横断面扫描和冠状位扫描,对照普通CT评价高分辨率CT的诊断水平。结果36例患者经CT扫描,明确骨折17例,疑似骨折15例,骨折阴性4例,检出率47.22%,骨折累及器官组织损伤均无明确显示。经HRCT扫描,明确骨折36例,其中纵行骨折27例(75.0%),横行骨折8例(22.22%),混合型骨折1例(2.78%),检出率100%,骨折累及器官组织损伤显示较为清晰。HRCT骨折检出率显著高于传统CT,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高分辨率CT对颞骨骨折进行扫描,不仅能准确反映颞骨骨折部位及类型,也可显示软组织变化和累及结构,诊断效果显著优于传统CT,能够为临床治疗颞骨骨折及评估预后提供有效影像学信息,诊断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麻疹肺炎的胸部影像表现特点,提高对麻疹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探讨12例麻疹患者胸部CT及高分辨率CT(HRCT)资料,分析该病的影像特点。结果胸部CT表现胸膜下病变及间质性损害12例;累计双肺(≥3叶)9例;结节影9例;树芽征8例;磨玻璃影7例;晕征7例;肺气肿5例;胸膜增厚3例;片絮影或球形4例,其中2例伴有支气管充气征;肺门淋巴结肿大2例。结论成人麻疹肺炎以肺间质损害并双肺胸膜下多发多形态病变为主要改变,常伴有肺气肿、多形性病灶,甚至出现胸膜增厚、淋巴结肿大征象。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CT检查与高分辨率CT检查在诊断肺弥漫性疾病方面的效果价值。方法将2014年4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肺弥漫性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常规CT检查(对照组,37例)与高分辨率CT检查(观察组,37例)时患者的影像学特点。结果接受高分辨率CT检查的观察组患者,除肺小叶间隔增厚外,其余检查项目同对照组相比,检查图像均更加清晰、准确,分辨率更高,对比其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诊断肺弥漫性疾病时可以采用高分辨率CT检查方法,同常规CT检查相比高分辨率CT检查的检查图像更加清晰,分辨率更高,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直接高分辨率CT(HRCT)以及小剂量多层螺旋CT(MSCT)对小儿慢性间质肺疾病的诊断作用。方法共选取2014年5月—2016年6月入诊我院进行治疗的104例小儿慢性间质性肺疾病患儿,分别使用HRCT以及MSCT对患儿进行诊断,将HRCT的诊断结果设为A组,将MSCT诊断结果设为B组,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以及使用剂量、扫描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图像在蜂窝影、磨玻璃密度影、肺大泡影、结节影、网格影、囊状透亮区方面无较大差异,P>0.05。两组图像在质量方面无较大差异,P>0.05。且两组图像在诊断正确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慢性间质性肺疾病患儿使用小剂量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效果较好,具有缩短扫描时间以及减少放射量的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膀胱测压检查时的尿流率与自由尿流率的比值在尿道狭窄诊断中的意义。方法80例患者行自由尿流率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非梗阻38例患者自由最大尿流率和测压检查最大尿流率分别为17.4±8.1ml/s和16.7±5.5ml/s(P>0.05);BPO患者分别为9.4±3.4ml/s和8.5±2.7ml/s(P>0.05);而尿道狭窄患者则为11.0±4.5ml/s和5.0±2.8ml/s(p<0.001),即尿道狭窄患者的测压检查的最大尿流率仅为自由最大尿流率的45%。结论当尿动力学检查时尿流率值明显低于自由尿流率值时应考虑尿道狭窄的可能。并且在梗阻判断时应结合参考自由尿流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结缔组织病废间质疾病临床及高分辨CT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我院60例不同CTD-ILD的临床及高分辨CT表现进行总结及相关统计学处理,研究其临床表现与影像表现的特点和关联性。结果本组60例CT影像表现特点结节影11.66%,实变影18.33%,蜂窝影28.33%,网格影31.66%,磨玻璃影53.33%;SSc-ILD的蜂窝影和网格影发生率高于其他组(P<0.05),pSS-ILD、RA-ILD磨玻璃影发生率高于其他组(P<0.05)。CTD-ILD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占43.33%,气短/胸闷46.66%,干咳/咳嗽63.33%,胸痛41.66%,爆裂音80.00%。SSc呼吸苦难发生率高于其他组(P<0.05),pSS-ILD干咳发生率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不同的CTD-ILD影响和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是部分影像表现与临床表现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超与高分辨MRI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0例,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经由B超检查与高分辨MRI诊断,比较B超检查与高分辨MRI检查的准确率。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为对照,高分辨MRI检查出的斑块个数明显多于B超检查,两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特征中纤维帽破裂、纤维帽形态、斑块内是否出血或血栓等与是否发生临床事件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高分辨MRI较B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准确性更高,且能够准确分析斑块的成分及稳定性,对临床治疗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HLA分型技术在骨髓库上海分库高分辨检测工作中的初步应用。方法使用ABI3730xlDNA测序仪,采用SBT单链直接测序法,对上海地区的960份自愿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血液标本进行DNA测序,其中HLA-I类基因对第2,3和4外显子单链单向测序,II类基因对第2外显子单链单向测序,以得HLA高分辨分型结果;对部分呈现血清学表达不一致的模棱两可高分辨结果标本,通过SSO技术确认;对部分呈现血清学表达一致的模棱两可高分辨结果标本,通过SSP或对2,3,4以外的外显子单链检测作进一步确认。结果960份中华骨髓库上海分库的样本进行HLA的PCR-SBT高分检测,用DNA单链测序法一次性获得高分辨结果为720例;对部分呈现血清学表达一致的模棱两可高分辨结果标本,通过SSP技术或2,3,4以外的外显子单链检测做进一步确认,共计标本211例;对于部分呈现血清学表达不一致的21例模棱两可高分辨结果标本我们采用SSO技术最终确认了唯一的高分结果;此外,还检测到待确认新基因4例。完成了本次实验标本100%高分结果入库要求。结论SBT单链测序技术为主,PCR-SSO,PCR-SSP联合为辅,是骨髓库开展HLA高分辨分型工作的有力工具。
简介:摘要目的对Barrett食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进行Meta分析。方法采用文献收集法,对CNKI以及EMbase等期刊数据库中与Barrett食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的资料文献进行检索收集,以对Barrett食管患者(观察组)、胃食管反流患者(对照组2)以及内镜检查正常患者(对照组1)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进行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共检索收集相关资料文献23篇,其中对比研究文献21篇,队列研究文献2篇。其中,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13.8%,对照组2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14.4%,对照组1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15.6%,对比显示,对照组1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2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26.1%,对照组1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37.8%,两组对比差异突出,0<0.05。结论Barrett食管患者与胃食管反流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无显著差别,与内镜检查正常者对比相对较低,其中CagA阳性Barrett食管患者尤为突出。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髓损伤患者膀胱测压时无症状自主神经反射不良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就医的101例SCI患者,进行膀胱测压检查,统计出无症状自主神经反射不良的发生率及高危因素。结果年龄>60岁组的OR值、回归系数和P值分别为0.14、-1.98、0.13,损伤平面≥T6组的OR值、回归系数和P值分别为27.67、3.32和0.01,合并尿路感染组的OR值、回归系数和P值分别为4.16、1.43和0.05,合并高血压病组的OR值、回归系数和P值分别为8.60、2.15和0.05。结论损伤平面≥T6、尿路感染及高血压病为膀胱测压时无症状自主神经反射不良的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