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的60例抗凝静脉血标本,采集完立即在室温下对其进行常规四项检查,数据作为对照组。然后,将标本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其中,A组在-4℃条件下放置24h,B组置入-20℃条件下24h后再次进行凝血检查;C组在4h、8h、24h后进行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数据。结果凝血标本在-4℃条件下保存24h后,凝血四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而-20℃保存24h后,APTT明显延长(P<0.05)。在室温下,放置4h、8h后,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放置24h后,FIB无明显变化(P>0.05),其余三项指标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结果具有一定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凝血检验前关健环节对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6月凝血检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空腹组和餐后组,各50例,分别进行采血。使用全自动凝血仪分析纤维蛋白原水平、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观察凝血分析前关健环节对凝血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餐后凝血指标中APTT和PT结果无显著差异,其FIB指标与空腹时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溶血标本对凝血结果具有一定影响,其中影响较大的为PT、其结果时间显著延长。结论采血过程看似简单,但是其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和检验结果具有密切相关性,采血人员应对检验质量和过程管理充分了解,在检验前关键环节及时沟通和仔细操作,避免检验结果受到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凝血检验在产科DIC的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所收治的12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患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顺产或剖腹产的12名健康产妇进行凝血检验,观察比较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12例病患的血常规中的血小板明显低于12例健康产妇;且观察组病患的凝血功能中的凝血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的健康产妇,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检验在产科DIC的临床诊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通过凝血检验结果,有效的分析患者的具体病症,利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患的早期诊断,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帮助病患有效的改善预后,提高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素锂抗凝血浆在抗凝血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的100例急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100例急诊患者分别接受血清及肝素锂抗凝血浆生化检验,采用血清检验的为A组,采用肝素锂抗凝血浆生化检验的为B组,对比A组与B组生化检验结果中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检验结果中的肌酐、尿素氮、钙、淀粉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氯、葡萄糖、羟丁酸脱氢酶及总胆红素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检验结果中两组的钠、钾、乳酸脱氢酶等指标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在抗凝血生化检验中,除去钠、钾、乳酸脱氢酶等指标外,肝素锂抗凝血浆用于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产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以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七项参数之间的变化情况与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3年9月,妇产科接诊的129例临产孕妇与93例婚前检查的正常非孕妇女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日本SysmexCA-50自动血凝仪与Kx-21血液分析仪测得129例临产孕妇上述指标参数,与93例正常非孕期妇女测得指标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各指标的相互关系与影响。结果临近孕妇的fbg、MPV、PDW明显比正常非孕期妇更高,PT\、APTT、TT明显比正常非孕期妇女更低,PLT数值两者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指标参数检测结果显示,临产孕妇血液呈高凝状态。产前了解孕妇凝血功能情况,有利于医生及时诊断孕妇大出血征兆,提前做好防护措施,有效降低大出血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孕晚期妇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四项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Sysmex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分别检测165例孕晚期妇女(孕周>35周)、122例孕早期妇女(孕周<13周)和36例健康非孕妇女血浆中的PT、APTT、TT、FIB,同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健康非孕组相比,孕晚期组PT、APTT明显降低,FIB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早期组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妇女进入孕晚期阶段后血液趋于高凝状态,及时掌握孕妇凝血功能变化,对于预防产后出血、血栓形成,避免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的临床检验结果,为肾脏生化检验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进行肾脏生化检验的受检者123例作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RNTM)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61例,予以常规检验方法检验,实验组62例,予以分级检验,比较两组胱抑素C(CYS-C)血尿素(UREA)和血肌酐(CRE)阳性率。结果实验组CYS-C阳性率与对照组差异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BUN、CRE三项指标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分级检验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临床检验效果更佳,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检验结果来看,分级检验的整体检验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检验,说明分级检验在肾脏生化检验中效果更佳,灵敏度与准确率更高,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凝血真空采血管及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的体检人员80例,将其依据随机表法进行平均分组,每组受检人员40例,接受进口采血管的受检人员作为实验组,接受国产采血管采集的受检人员作为参照组,最后将分离的血浆放在冷藏和室温,对不同时间段的凝血指标进行统计。结果通过调查分析后可知,参照组受检人员的各项指标比较比实验组,前者相对较低,室温条件下,送检4小时和8小时的所得结果较比立即测定,前者相对较高,组间数据经统计可知,差异显著,在低温条件下,送检4小时和8小时的所得结果较比立即测定,结果差异不大。结论凝血真空采血管会由于厂家和质量的差异而影响凝血酶时间,同时标本放置时间也会影响检测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真空采血管及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体检的人员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进口采血管进行血液采集,对照组使用国产采血管进行血液采集,统计并对比两组各时段检测的数据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各指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在室温环境之中,4h、8h的检验结果与0h检验结果相比之下,组间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在冷藏环境中,各时段的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真空采血管在其生产厂家以及生产方面存在的差异容易对凝血酶时间(TT),与此同时,血液标本放置的时间以及温度也会对检测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凝血检验项目的因素和解决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于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的98例凝血检验项目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标本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及溶血环境下等因素下,探讨对PT、APTT、TT及FIB的影响。结果标本放置时间对APTT、TT及FIB的表达水平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对PT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影响(P>0.05);离心时间对PT及APTT的表达水平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对TT及FIB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影响(P>0.05);溶血环境对PT、APTT、TT及FIB的表达水平均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凝血检验项目的质量控制需缩短标本放置时间,严格控制血浆离心时间及转速,避免溶血现象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生化检验对肝素抗凝血浆的运用。方法其中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实施生化检验的60例受检者,所有患者的生化检验血液样本均被分成两支,分别为不含抗凝剂以及含有肝素抗凝剂组,对两组样本检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血清和血浆两组检测中氯离子、钠离子等平均浓度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和血浆钾元素浓度相比,血清中钾元素平均浓度显著偏高,差异显著(P<0.05);和血浆中葡糖糖含量相比,血清中葡糖糖含量普遍偏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素抗凝血浆抗凝作用显著,不容易发生溶血情况,因此可以在生化检验中加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急诊生化检验中肝素抗凝血浆的作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例患者通过贝克曼LX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还有肝素抗凝血浆7项急诊生化项目进行检验。结果患者血浆和血清当中,尿素(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肌酐(Cr)的结果无显著差异;Na+、葡萄糖(GLU)以及K+存在显著差异(P<0.05),检测中血清K+浓度为Y而血浆K+浓度为X,它们的回归方程如下Y+0.715X+0.499,r=0.749。结论对于患者血浆和血清当中,尿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Na+、葡萄糖以及K+这7项生化急诊项目的检测分析,通过肝素抗凝血浆可以更快更准确的得到结果,但是在血清和血浆当中,K+存在着固定浓度差大约是0.05mmol/L,在检测的时候需要注意并有所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