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自动化办公系统(简称OA系统)中建立输血不良事件模块,增加主管部门反馈机制及分析统计功能,完善输血不良事件的上报流程,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方法输血不良事件发生后,医护人员登录系统进行填报并按流程逐级上传至相关部门。流程中的经手人第一时间获取上报内容并给出反馈信息。结果流程中所有人员可实时监控流程进度及查看各级意见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论自输血不良事件模块建立以来,其使用高效稳定、方便快捷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使用。

  • 标签: 输血不良事件 系统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全程系统护理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分为参照组(n=30)与实验组(n=30),所有患儿均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实验组患儿接受全程系统护理,参照组患儿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对比护理效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儿护理后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喘憋性肺炎临床治疗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全程系统护理,有助于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

  • 标签: 小儿喘憋性肺炎 全程系统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及全程系统护理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将128例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全部患儿采用常规综合疗法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抗病毒、镇静、扩管、平喘、化痰等对症治疗,治疗组采用压缩雾化机行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及全程系统护理。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用药后,观察组患儿症状和体征减轻,显效34例占53.1%,有效28例占43.9%,明显临床改善率93.7%,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过程中,正确有效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及全程系统护理可以显著提高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全程系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护理不良事件记录,探讨医院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调查方法,收集、整理、统计不良事件记录,包括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和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和科室分布情况等方面,分析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探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完善护理管理的办法和策略。结果医院常见的不良护理事件主要包括对患者的管理失误、对患者的护理失误、其他等。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分为三个方面医院、护理人员、患者本身。结论医院应当健全和完善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机制,从而促进和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水平。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回顾性研究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系统化护理用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息型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该院104例喘息型肺炎患儿,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平分为常规、研究组,人数52例。对常规组患者实施临床传统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系统化护理,并将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0.77%,P<0.05。结论对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喘息型肺炎患儿实施全程系统化护理,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促进病变消失,提升临床疗效,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 标签: 全程系统化护理 氧气雾化吸入 辅助治疗 小儿喘息型肺炎
  • 简介:摘要由于肺腺癌的高异质性且其病理性进展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因此识别驱动早期肺癌进展基因较为复杂。本团队根据Noguchi病理分类将246例早期肺腺癌组织分为A-F型,发现NoguchiC型存在C1和C2两种子分类,并指出C1型存在肿瘤进展为侵润性组织的关键性证据。本实验运用下一代测序技术证实了C1、C2病理子分类的存在且发现ERBB2,SMAD4,AKT1和TP53基因在早期肺部侵润性病变过程中具有驱动意义。

  • 标签: 驱动基因 肺腺癌 Noguchi分类 下一代基因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有效做好临床护理风险事件防范。方法评估81例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在种类、发生人员和情况,分析发生的可能原因,为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给药问题、执行医嘱错误问题和意外事件是临床护理中最为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多发区是工作繁忙的输液室、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呼吸消化内科,另外,三年护龄以下的护士是发生风险事件的高危人群。结论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防范应以给药问题、处理医嘱问题和意外事件为重点,同时加强风险事件高发护士防范意识和培训工作。

  • 标签: 临床护理 风险事件 防范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分析不良事件,探讨相应防范措施。方法对2012年某三级综合医院上报护理部285例护理不良事件汇总行RCA分析。结果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护士占所有不良事件发生率的59.3%,其中有31人多次(3次及以上)发生不良事件;护理不良事件前四位分别是管路事件、药物事件、皮肤事件、跌倒事件;不良事件相对聚集病区为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普外科、血管介入中心。结论加强低年资护士培训,持续质量改进减少神经外科管路事件是有效控制不良事件,提高护理安全的关键。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根本原因分析法 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69例不良事件的分类、原因、责任护士的职称、分布科室进行分析,结果排前三位的是跌倒、非计划拔管、用药错误。结论加大核心制度落实的督查力度,强化年轻护士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提高护士的风险防护意识,可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不良事件 患者安全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对我院ICU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发生的58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专业知识欠缺,人员资源不足等有关。结论加强ICU护理管理,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合理的人员配置,可有效预防ICU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不良事件管理是医院安全管理的重要抓手,通过报告体系的建设,鼓励上报并积极有效地处理不良事件,有利于持续改进,提高医院病人安全,营造医院安全文化。本文就不良事件报告体系建设、管理流程优化、信息化手段规范以及通过考核促进改进实施和落实等进行了全面阐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常称为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凡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手术部位或识别错误,烫伤以及其他与病人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时,均属于护理不良事件1。预防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是医疗护理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院护理部倡导医院安全文化建设,推行非处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鼓励护理人员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非处罚原则是指在差错发生后,不惩罚犯错者,而是寻找差错发生的原因,改进相应的流程2。在鼓励不良事件上报的同时,正确处理所发生的不良事件,使护士不再重犯同样的过错,已经成为护理管理者研究的热点,其重点放在整个系统及过程的改善方面,而非仅限于个人执行上的检讨。2011~2012年我院共计上报护理不良事件95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主动上报 原因分析 非处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提出相应防范对策,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为护理安全提供保障。方法对本院2014年~2015年发生的79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类型、发生原因、当事人工作年限、事件发生时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前三位的分别是给药错误、查对错误、针刺伤。发生原因与护理人员、护理管理、护理安全隐患等因素有关,发生不良事件护士工作年限0~3年占63.29%,4~5年占20.25%。不良事件发生时段依次为上午治疗高峰段、中夜班、中午时间。结论加强护理人员安全知识培训,认真落实护理核心制度,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进行有效的护理管理,加强护患沟通,均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成因分析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分析我院2017年上报的270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分析报表,总结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结果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ADR/ADE的重要原因;老年患者的ADR/ADE发生率高,应慎重用药;重视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应用要谨慎合理;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要积极上报。结论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原因 对策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情况及特点,促进我院药物的合理使用,提升药物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收集的19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对ADR类型、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数、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5例ADR报告中,以医师报告为主;大于60岁的患者ADR发生率最高37.43%,静脉滴注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占89.23%;抗菌物药发生率ADR最高,占21.54%。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ADR的报告及监测工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静脉注射剂,重点关注特殊人群用药,减少ADR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院内上报的70例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探讨如何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收集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类统计,运用根因分析法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对发生不良事件的责任人工作年限、事件发生类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居于前3位的依次为管道滑脱29例占41.43%,给药错误8例占11.43%,重病人管理欠缺7例占10.00%。结论使用根因分析法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采取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能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根因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中心静脉导管发生相关性血流感染事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中心静脉置管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发生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几率、置管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CRBSI发生率、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中心静脉导管发生相关性血流感染几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系统性护理干预 中心静脉导管 血流感染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抗炎、止咳、平喘)的基础上加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能促进炎症的改善、啰音消失,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小儿肺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护理
  • 简介:摘要小儿肺炎是儿科主要的常见病,婴幼儿尤其多见。而危重病儿死亡中,也主要是因肺炎而死亡。肺炎有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吸入性肺炎等。雾化吸入是现代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疗法之一,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因其方法简单易行、用药量少、起效快、效果肯定、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因而被我科广泛应用。

  • 标签: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小儿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