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移动客户端的智能化居民慢性病管理能够收集患者健康信息,建立患者健康档案,推送健康信息,针对患者健康危险因素制定健康管理处方和健康改善行动指南,加强医患沟通,降低慢性病危险因素及发病危险性。

  • 标签: 智能化 慢性病 健康管理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医药行业的专业度与科学性都非常的高,因此,对于医药行业的产品,很多人由于不了解,很难产生一定的信任,因此,这就加大了医药营销人员工作的难度。因此,提高医药营销人员的客户信任度对于医药营销而言是非常有帮助。

  • 标签: 医药营销 信任 销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草及甘草复方制剂的不良反应、特征和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国2013年—2017年间发表的关于甘草及甘草复方制剂引发不良反应相关案例文献,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3例不良反应涉及甘草制剂4个品种,主要给药途径为口服;累及系统包括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结论应通过加强用药宣教、询问患者既往使、明确用药人群与用药方法等举措来降低甘草及甘草复发制剂不良反应率的发生。

  • 标签: 甘草 甘草复方制剂 特征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乱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对小儿身体的损伤,指导小儿家属合理安全的运用抗生素,并探讨所引起不良反应的对策。方法通过临床小儿乱用抗生素引起的不适症状与脏器损伤等实际情况分析讨论。结果小儿乱用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比较多,而且脏器损伤比较常见,应加强小儿临床抗生素运用的监督工作,禁止无处方销售抗生素的行为,提高家长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认识,严格在执业医师指导下运用抗生素。讨论抗生素作为感染性病变的治疗与预防药物,在临床上运用比较广泛,而且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同时不良反应与毒性反应也比较多,如果运用不当的话,很容易导致身体的损伤。小儿的肝肾功能还发育不全,对抗生素运用的要求比较高,主要表现在剂量、用法、药物的毒性等方面,严格控制小儿家属自行选择抗生素的行为。严格控制小儿抗生素的运用剂量与方法是降低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关键,建议医疗机构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小儿抗生素的管理,保证小儿运用抗生素的安全

  • 标签: 小儿 抗生素 不良反应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滥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特征,指导小儿家长合理安全的应用用抗生素,并探究了处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针对2013年8月~2014年4月本县医院收治的66例小儿滥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进行探究。结果小儿滥用抗生素不良反应比较多,部分患儿已经出现脏器损伤,可能会引起过敏性休克(1.51%)、皮疹(19.70%)、高热(18.1%)、恶心及呕吐(25.7%)以及呼吸不畅(19.7%)、喉水肿(15.1)胃肠道反应等,这些不良反应比例。结论抗生素作为感染性病变的治疗常用药物,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但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所以在计量、用法以及药物的毒性等方面,要求小儿家长要严格控制小儿抗生素使用剂量,降低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只有加强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报告与科学研究,在医嘱合理建议下,才能进一步提高抗生素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降低和减少滥用抗生素产生的不良反应,确保患儿安全用药。

  • 标签: 小儿 滥用 抗生素 不良反应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分析,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探讨应对不良反应的处理技巧。方法分析我院2001-2010年间接种门诊报告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然后对其发生原因等进行统计总结。结果2001-2010年在我院开展的15种疫苗的预防接种中,记录有9种疫苗发生不良反应96例,一般反应79例,异常反应16例,偶合反应1例。结论严格掌握预防接种的禁忌症,规范化操作,选用安全性高免疫效果好的疫苗,能够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对不良反应及时鉴别并给予正确处理,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 标签: 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处理技巧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快速发展,医院已由过去的福利性事业单位推向现代企业性质转变,医疗已转变为市场经济。医疗市场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医院如何开拓市场,怎样做市场调研,如何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医院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医院必须向就医顾客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和人文关怀,全面贯彻和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就医顾客提供诊前、诊中、诊后等完善、全面、高品质的一体化服务,基于这种理念,我院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负责向客户提供一体化的服务,以建立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这个机构就是客户服务中心。

  • 标签: 医疗体制改革 人文关怀 客户服务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门诊2017—2018收治的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120例,结合治疗计划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60人,对照组60人。观察患儿的临床特征,期间对照组严格遵照医嘱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对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观察发现,实验组治疗了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的对症治疗可有效缓解患儿不良症状,保证治疗安全性,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 标签: 儿童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临床特征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及预防对策。方法统计并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7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患者性别及年龄层;药品类别;不良反应临床特征涉及系统。结果不良反应发生在半小时以内为69例(88.46%),大于半小时9例(11.54%)。共6类22种中药注射剂活血化瘀类40例(51.28%)、益气扶正类10例(12.82%)、骨科用药5例(6.41%)、其他3例(3.85%)。表现为过敏反应、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全身反应、局部反应分别为36例(46.15%)、14例(17.95%)、13例(16.67%)、7例(8.07%)、4例(5.13%)、2例(2.56%)、2例(2.56%)。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难以完全避免,应使中药注射剂愈加完善,临床医生合理用药,药师加强监测以避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临床特征 监测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成药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与发生的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4年10月就诊于我院且出现中成药不良反应的6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此类不良反应的临床以及诱发因素。结果对于中成药不良反应,全身过敏24.6%(107/638)和皮肤受损23.2%(148/638)是两种最常见的临床特征;中成药不良反应更容易出现在61~80岁这一年龄段(39.6%,253/638);在中成药中,注射剂(76.6%,489/638)最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结论中成药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集中在全身过敏以及皮肤受损两大方面;诱发因素众多,主要包括患者因素和药品类型等。

  • 标签: 中成药 不良反应 临床特征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析其与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简表对97例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同时对病人术前营养支持方式、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进行调查。结果69.07%(67/97)的患者术前存在营养风险,19.40%(13/67)患者存在营养不良,这些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高于无营养风险的患者。结论术前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影响术后恢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风险管理的医院感染特征及其防控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在某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额外给予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特点。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率为7.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无菌操作不严格、病房环境微生物超标等风险因素上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某医院通过实施风险管理后,能够显著降低该医院的感染事件发生率,为确保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奠定基础。

  • 标签: 风险管理 医院感染特征 防控效果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经济的增长,带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医院在做好病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用计算机技术促使此项工作在方式方法上也发生一定的变化。借助计算机技术,医院并按惯例从过去的手工转变为电子形式。电子病案必须有信息技术的支持才得以维续。在互联网技术平台内,采用挖掘数据库或数据库的方法作为其支撑。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为病案管理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与可靠性带来一定隐患。本文就病案管理信息化特征风险防范展开论述。

  • 标签: 病案管理 信息化特征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护理对输液室输液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输液室2015年8月至12月实施风险护理的100例输液患者为观察组,2015年1月至5月收治的实施常规护理的输液10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输液滴速不合理、输液反应、输液外渗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护理能够减少输液室输液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风险护理 输液室 不良事件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长期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现患水平及营养风险进行评估。方法主要通过回顾调查方法对70例住院老年患者进行营养不良水平状况和膳食摄入分析;对可能影响老年患者营养不良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70例长期住院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15例,占21.4%。贫血及低清蛋白血症平均发生率分别为41.4%(29/70)及55.7%(39/70)。营养不良病人的能量、蛋白质及大多数微量营养素摄入量显著低于营养状况良好者(P<0.05),感染及脏器功能衰竭并发症增加。结论住院老年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贫血、低清蛋白血症患病率较高,营养不良对临床结局有不良影响。

  • 标签: 长期住院 营养不良 营养评价
  • 简介:摘要中药注射剂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因而得到了广泛使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因而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问题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现状及风险控制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对相关研究领域提供借鉴经验。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风险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5岁孕妇孕中期血清学筛查唐氏综合征((Downsyndrome,DS))风险值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关系,评价DS筛查风险值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在我们产前筛查门诊进行孕中期血清学筛查DS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预产期年龄<35周岁单胎妊娠孕妇各562例,观察三组孕妇发生妊娠合并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盘异常、羊水过少等内容;观察三组围产儿发生早产儿、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室息、围产儿死亡等内容。结果DS筛查高风险孕妇与中风险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窘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筛查高风险孕妇与低风险孕妇发生妊娠合并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盘异常、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室息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DS筛查中风险孕妇与低风险孕妇发生胎盘异常、新生儿室息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5岁孕妇孕中期血清学筛查DS风险值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关系密切,如能加强对DS筛查高风险、中风险孕妇及其围产儿的监测和管理,可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 标签: <35岁孕妇 孕中期 DS筛查风险值 不良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阿司匹林(Aspirin,ASP)又称乙酰水杨酸(ASA),是常用的历史悠久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也是非选择性环氧化酶(cox)抑制药,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广泛用于抗炎、抗风湿。小剂量阿司匹林主要抑制血小板COX-1,减少血栓素A2(TXA2)的生成,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短暂性缺血发作,如脑梗死、冠心病、心肌梗死、偏头痛,人工心脏瓣膜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近年又发现阿司匹林可降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其他一些作用。本文结合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 标签: 阿司匹林 常见不良反应 特殊不良反应 凝血障碍 瑞夷综合征 水杨酸反应 心脏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护理不良事件记录,探讨医院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调查方法,收集、整理、统计不良事件记录,包括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和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和科室分布情况等方面,分析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探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完善护理管理的办法和策略。结果医院常见的不良护理事件主要包括对患者的管理失误、对患者的护理失误、其他等。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分为三个方面医院、护理人员、患者本身。结论医院应当健全和完善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机制,从而促进和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水平。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回顾性研究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良充填体及不良修复体对牙周组织造成的轻重不同的危害,以及造成危害的原因探讨。结果自2012年以来接诊不良充填体98例,不良修复体129例,导致不同程度的牙周病变,轻的造成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严重的造成邻牙龋坏以及牙周脓肿、根尖脓肿、颌面间隙感染、甚至颌骨骨髓炎的发生。长期的不良刺激和非正常咬合,甚至可以导致癌变以及颞下颌的疾病。结论加强对全民健康教育和正确就诊的引导;加强口腔科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口腔规范操作技术水平,可以避免此类现象发生。

  • 标签: 不良充填体 不良修复体 牙周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