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对宫颈前期病变宫颈患者病变发病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60宫颈前期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分析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分析组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病变发病以及护理依从性进行评分,分析整体护理对宫颈前期病变患者术后干预影响。结果分析组患者病变发病和以及护理依从性在统计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讨论价值(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有效抑制宫颈前期病变宫颈患者病变发病,对于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整体护理 宫颈癌前期病变 宫颈癌患者 病变发病率
  • 简介:摘要宫颈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疾病,在女性中具有很高发病,仅次于乳腺癌。近年宫颈发病逐渐增加,随着医学发展,宫颈治疗方法也逐渐增加。本文讲述宫颈发病机制以及诊断,治疗情况。

  • 标签: 宫颈癌 发病的机制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探索和分析肺结核病近几年来发病上升因素。肺结核病近年直呈上升趋势,无下降趋势,并在全国范围内出现散发小流行。肺结核传播已给人类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威胁;给患者生存质量也带来了严重后果。如果不及时纠正防治,肺结核是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易出现较大流行。只有找出肺结核发病原因,才能控制传染源,切断其传播途径。

  • 标签: 肺结核发病率上升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病并调查发病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初产妇128名,使用自拟问卷调查初产妇基本情况,利用抑郁评分表对孕妇产后抑郁情况进行调查,最终回顾分析各种情况下产后抑郁发病情况。结果128名孕妇共发生产后抑郁48名,发病37.5%。调查分析后明确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与教育水平、新生儿健康状况和性别、家庭情况产后护理程度等有极大关系。结论明确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病因素对初产妇产前针对教育、降低产后抑郁发病、提升母婴心理健康都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初产妇 产后抑郁 发病率 发病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殖普查在降低育龄妇女宫颈RTIs发病作用。方法选择2013.1~2014.12在我中心接受生殖普查2005名育龄妇女进行分析,分为对照组生殖普查组;比较生殖普查组妇女与对照组妇女RTIs疾病情况,同时比较了两组妇女宫颈发病。结果对照组宫颈RTIs疾病发病明显高于生殖普查组(P<0.05)。结论生殖普查有助于降低宫颈与RTIs疾病发病

  • 标签: 发病率 宫颈癌 生殖道感染 生殖普查 育龄妇女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单位女性乳腺增生症患病情况提高对乳腺增生病认识。方法采取体格检查乳腺B超等辅助检查,资料收集、录入和审核后应用统计学方法计算患病。结论广州市女性乳腺增生症患病较高,应加强乳腺疾病防治普查工作,提高广大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检查能力。

  • 标签: 乳腺增生病 健康教育 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州细菌性阴道病(BV)在不同育龄妇女人群发病情况,进步提高对细菌性阴道病认识。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妇科门诊中不同年龄段女性阴道分泌物增多或外阴不适为主诉387疑为BV妇女进行检查分析,7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Amsel’s标准法诊断,结果387门诊病人中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62(41.86%),其中青春期妇女细菌性阴道病患病为23.09%,生育期妇女细菌性阴道病患病为49.18%,围绝经期妇女细菌性阴道病患病为13.04。结论生育期妇女BV患病明显高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应针对细菌性阴道病影响因素进行有效预防和干预,并将细菌性阴道病防治列入基层妇科门诊常规。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门诊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疹疫苗接种与麻疹发病关系。方法根据常规免疫接种报告、法定传染病报告,获得麻疹疫苗接种与麻疹发病。然后,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根据以往麻疹发病阶段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麻疹接种前,具有很高自发性,发病高。其次,在实施麻疹疫苗接种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麻疹发病,使其成为低发状态,并呈现出下降趋势。麻疹疫苗接种与麻疹发病呈负相关关系。即麻疹疫苗接种越高,麻疹发病则越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麻疹疫苗接种后,不断降低了麻疹发病。同时,在免疫屏障支持下,显示即便麻疹控制不足100%,也能够有效控制疾病发病,最终达到彻底消灭麻疹目的。

  • 标签: 麻疹 疫苗接种 发病率 关系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健康女性各43作为样本,分为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调查两组样本临床资料,同时,采用调查问卷法,对其生活状态进行调查,分析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性生活>2次/w、文化水平为高中以下、多个性伴侣、性生活频繁、未使用避孕套、经常冲洗阴道、性生活前无清洁外阴习惯使阴道碱化有关,是诱发细菌性阴道病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对女性健康教育,嘱其保持健康生活习惯,降低细菌性阴道病发病,使女性健康水平得以提升。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发病率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四川人群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Arg194Trp、Arg280His多态性与宫颈风险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PCR-RFLP检测123宫颈病人性别、年龄相匹配175正常人群XRCC1Arg194Trp、Arg280His多态性分布宫颈风险关系。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Arg194Trp基因型频率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Arg194Trp多态性可能与个体患宫颈风险相关,等位基因Trp可能增加个体患宫颈风险(OR=1.617,95%CI=1.101~2.374,P<0.05),Arg280His在两组中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rg194Trp多态性可能与宫颈风险相关,Arg280His多态性与宫颈易感性无关。

  • 标签: 宫颈癌 病例-对照研究 XRCC1基因 遗传多态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绵阳地区“5.12”地震后过期流产发病情况,分析可能原因。方法对我院地震前(2003年1月1日—2008年5月10日)因过期流产在我院住院终止妊娠病例共544,地震后(2008年5月12日—2016年12月31日)因过期流产在我院住院终止妊娠病例共2495),对其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地震前过期流产544,地震后过期流产2495,地震后过期流产数逐年增加。地震前排在前3位原因依次是生殖道感染(27.94%)、不良生活环境(22.24%)、月经异常(15.44%)。震后排在前3位原因依次是月经异常(26.59%)、心理因素(20.84%)、生殖道感染(1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震后女性过期流产发病逐年增加。月经异常、精神心理等因素可能是地震后过期流产高发主要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影响高血压疾病发病因素,总结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指导策略。方法选择入疾控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社区居民819,收集受检者年龄、身高、体重、生活习惯、家族史等资料,为高血压病患开展健康指导。结果819受检者中246患有高血压病,患病30.04%,其中,51岁以上受检者患病最高,为49.19%(61/124),高血压病患多有肥胖现象,常吸烟、饮酒,有高血脂疾病以及高血压家族史。结论年龄、体重、生活习惯、疾病史、疾病家族史几项因素,可直接影响到高血压发病,为高血压病患开展健康指导,可以降低患者危险程度,加快患者康复。

  • 标签: 高血压 发病率 影响因素 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了2012—2015年国内外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数据我国恶性肿瘤种类,以此为我国恶性肿瘤研究医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数据描述法对国内外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汇总,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相关指标。结果在同时期中国恶性肿瘤发病为264.85/10,占世界发病25.4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此外中国恶性肿瘤死亡为161.49/10,占世界总死亡例数26.6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结论中国恶性肿瘤无论发病或死亡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显示出恶性肿瘤已成为当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此应扩大恶性肿瘤预防控制区域,提高防治和治愈能力。

  • 标签: 恶性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国内外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不同性别鼾症发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情况。方法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来我院体检诊断为鼾症患者中随机抽取52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来本院接受健康检查52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记录,分析引发鼾症危险因素,并对比不同性别鼾症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BM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吸烟史、饮酒史人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中男性患者BMI指数、吸烟史、饮酒史人数均高于女性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指数、吸烟史、饮酒史人数是引发鼾症相关危险因素,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可以将其作为监测指标。

  • 标签: 鼾症 危险因素 睡眠呼吸暂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极低体重儿医院感染发病影响。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极低出生体重儿125为对照组,采用般护理;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极低出生体重儿138为观察组,有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为9.37%,对照组患儿医院感染2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切实做好接触患儿前手消毒,注意细微环境污染,是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医院感染发病有效措施。

  • 标签: 护理干预 极低出生体重儿 医院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