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蒽环类联合紫杉类药物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取2017年8月-2018月接受的72例乳腺癌患者为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和治疗组(n=36),分别进行的是蒽环类新辅助化疗方案以及蒽环类联合紫杉类药物新辅助化疗方案进行治疗,两组案例治疗后总结结果。结果:治疗组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的例数34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出现胃肠道反应、静脉炎、白细胞减少现象,之治疗组的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预后情况分析, 8.4%<27.8%,治疗组更有效。结论:蒽环类联合紫杉类药物新辅助化疗方案在乳腺癌的治疗中有理想的优势,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整体预后效果明显,可行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五环三萜皂苷抗肿瘤作用和机制。方法:应用临床医学观察对比法,对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1月—2021年7月资料库中的594例肿瘤患者患者资料库进行检索,从中遴选出62例作为实验患者,依照治疗环节用药差异,分为病患数相同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小组。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96.77%(30/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87%(26/31),有统计学意义(X2=8.000,P=0.004,P<0.05)。结论:五环三萜皂苷抗肿瘤作用和机制考虑与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抗血管生成和抗侵袭相关,可作为有效治疗肿瘤患者的重要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实施。
简介:摘要:随着抗肿瘤治疗的广泛应用,药物副作用日益成为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医院药学中抗肿瘤药品使用过程中常见副作用及其处理对策。通过对抗肿瘤药品的使用数据进行分析,结合病例回顾,识别出包括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多种不良反应。针对这些副作用,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处理对策,如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定期监测患者生理指标、应用保护性药物及开展患者教育等。结果表明,合理的管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副作用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从而改善治疗效果。该研究为临床药学提供了参考依据,旨在促进抗肿瘤药品的安全合理使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 2016年 10月 -2019年 10月收治的 90例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分析用药不合理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的 90例患者中,有 52例属联合用药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 23例为用法用量不合理的情况、 7例为溶媒不合理的情况、 3例属联合用药导致毒性增加的情况以及 5例为重复用药情况,可见,联合用药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名高于其他几种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差异显著,( p<0.05);本研究的 90例患者中,有 35例为全身性的不良反应、有 20例低血压者、 17名为肝肾受损者、 14名为尿潴留者以及 4名为精神相关症状者,可见,全身性的不良反应要高于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性显著,( p<0.05)。结论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容易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减低,不良反应主要为全身性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 2016年 10月 -2019年 10月收治的 90例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分析用药不合理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的 90例患者中,有 52例属联合用药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 23例为用法用量不合理的情况、 7例为溶媒不合理的情况、 3例属联合用药导致毒性增加的情况以及 5例为重复用药情况,可见,联合用药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名高于其他几种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差异显著,( p<0.05);本研究的 90例患者中,有 35例为全身性的不良反应、有 20例低血压者、 17名为肝肾受损者、 14名为尿潴留者以及 4名为精神相关症状者,可见,全身性的不良反应要高于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性显著,( p<0.05)。结论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容易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减低,不良反应主要为全身性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抗肿瘤药紫杉醇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评价。方法:将 2017 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我院采用抗肿瘤药紫杉醇治疗 的 120 例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用药期间患者 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情况 。结果:不良反应:患者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手足麻木、脱发及骨髓抑制;其中胃肠道反应 61例,占比 50.83%;手足麻木 65例,占比 54.16%;脱发 106例,占比 88.33%;骨髓抑制 112例,占比 93.33%。结论:虽然 紫杉醇对肿瘤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但是治疗过程中,患者难免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实际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及用法用量进行使用,且必要时刻可调整患者用药时间, 以此降低患者不良反应, 提高用药安全性及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中的不良反应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随机抽取 201 9 年 4 月- 20 20 年 4 月 某 人民医院收治的肿瘤化疗药物治疗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 方法: 本课题抽取本院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时段内时收治的 60 例癌症患者, 随机纳入甲组( 30 例 )和乙组( 30 例 )。即甲组为 XELOX 化疗救治,乙组为 FOLFOX6 化疗救治,对比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结果: 甲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43.33% ,乙组为 16.66% ,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针对患者化疗药物不良反应,依据个体间的不同,采取中止化疗,降低奥沙利铂、卡培他滨、 5-Fu 药物剂量,推迟化疗等方案。 结论: 针对癌症患者, XELOX 、 FOLFOX6 化疗救治虽可起到救治效果,但后者不良反应较低,具有安全可靠的优势,应予以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癌痛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58例癌痛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划入参照组与研究组(n=29)。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个体护理干预,比较患者的疼痛程度、焦虑抑郁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无显著区别,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下降,与护理前及参照组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所下降,但是研究组患者的评分降低幅度更大,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治疗期间参照组病患出现6例不良反应,研究组病患出现1例不良反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个体护理干预可降低癌痛患者阿片类镇痛药物使用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缓解其疼痛感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适合于临床推广。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Ⅱ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评价与证明合理用药措施实施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方法 :通过病例回顾性对照法,以 2012 年和 2014 年为两个区段,选取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经腹子宫肌瘤及子宫肌瘤 +附件手术共 180例,设为非干预组和干预组进行干预对照研究。 结果: 平均抗菌药费占平均药费的比例由干预前的 43.95 %下降为 34.72% ( P<0.01)平均抗菌药费占平均总费用的比例由干预前的 14.23 %下降为 10.90 %( P<0.01)。 结论: 实施的合理用药措施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对促进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最终为医院降低单病种药费提供了一个有效和可行的模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致病药物、临床特点和应对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市2013年1月–2017年6月期间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上报的DILI报告进行收集,共计216例,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品种、给药途径、DILI发生的时间、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DILI病例无明显性别差异,≥40岁的中老年人发生居多(70.37%)。导致DILI的前三种药物分别为抗感染药(36.79%)、治疗精神障碍药(16.98%)和心血管系统药(16.35%)。发生DILI的时间因药物种类不同而异,多在8周内,最快在用药后6d,最慢在用药后7个月余。经保肝、降酶、退黄等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及时停药是治疗的关键。结论:中草药及中成药、非甾体抗炎药和保健品引起药物性肝损害比例较高,应予以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意识及其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予以研究,并就细胞毒性药物防护知识培训后的效果予以数据评测。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从业护士 102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和量表调查的方式研究肿瘤科护士细胞毒性药物防护意识及其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通过 SPSS分析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水平。结果:对肿瘤科从业护士 102人的细胞毒性药物防护知识调查问卷表结果展开分析,发现肿瘤科职业防护意识及其防护知识的掌握处于较高水平;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在细胞毒性药物防护知识和技能掌握层面存有较大差异( P< 0.05)。结论:肿瘤科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可通过建立和健全职业防护的保障制度、科学分配肿瘤科护理人力资源、强化护理知识培训等多元化的手段提升对细胞毒性药物防护能力及提高护理人员对防护知识的掌握,在提高肿瘤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保障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将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的治疗方案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随机选择88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时间在2021年11月-2022年11月之间,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采用阿伐他汀进行治疗的对照组和采用阿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的研究组,每组均为44人。结果:将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和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也有明显的提升。结论:将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的治疗方式应用到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治疗中,可以使得患者的血脂水平得到有效降低的同时临床治疗效果也有明显的提升,为患者的尽快康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 : 分析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并探究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5 月诊治的冠心病患者 94 例进行治疗研究,并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7 例,对照组应用心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疗效好,不良反应例数少,数据与对照组相比 P<0.05 。 结论: 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疗效,能够保证患者康复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临床治疗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