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髂静脉血栓患者溶栓导管置入的方法并观察疗效。方法 对42例髂静脉血栓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分为两组,1组为研究组,21例,先行静脉轨道建立,然后将溶栓导管顺轨道置入,持续接触性抗凝溶栓治疗;2组为对照组,21例,未置入溶栓导管,经外周静脉应用抗凝药物。结果 所有患者下肢肿胀均有减轻,置入溶栓导管患者治疗效果更佳,恢复更快。结论 对于髂静脉血栓患者,进入溶栓导管困难者,可通过静脉轨道法协助解决。

  • 标签: 溶栓导管 接触性溶栓术 静脉轨道 腔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疾病治疗中应用薄型前外侧皮瓣修复术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19年6月份至2020年6月份在医院中进行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治疗的患者共86例,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2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小腿内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患者薄型前外侧皮瓣修复治疗方法。结果:术后皮瓣血运及不良现象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治疗中薄型前外侧皮瓣修复治疗方法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小腿内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方法,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舌癌 薄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 小腿内侧游离皮瓣修复 生活质量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阻滞和舒芬太尼用于髋部骨折患者麻醉前镇痛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82例髋部骨折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11月-2021年11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1例,行舒芬太尼镇痛,试验组41例,行神经阻滞镇痛,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髋部骨折患者神经阻滞能够显著提升麻醉镇痛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股神经阻滞 舒芬太尼 髋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32例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观察疗效。结果:12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无边缘坏死。经过9~12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的皮瓣质地、色泽及质感功能恢复显著。结论:采用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比较满意。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小腿 踝部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坐骨神经与神经阻滞用于骨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摘选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骨科手术的60例患者,选随机抽取30例作为A组,仅以神经刺激仪引导开展坐骨神经与神经阻滞,其余30例则作为B组,以超声与神经刺激仪引导联合进行神经阻滞,对比2组临床结果。结果:对比2组的神经阻滞成功率,显示B组高于A组,P<0.05;对比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显示B组均优于A组,P<0.05;对比术后2h、12h以及24h的VAS评分,均显示B组低于A组,P<0.05。结论:骨科手术中,以超声与神经刺激仪引导联合开展坐骨神经与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更佳,建议临床对此方案进行推广运用。

  • 标签: 超声 神经刺激仪引导 坐骨神经 股神经 神经阻滞 骨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阻滞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本院康复科诊室收治的60例发生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60例患者均合并半月板损伤,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的膝关节疼痛情况及活动度。结果:治疗4周及8周后实验组的疼痛情况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轻,另外实验组治疗4周及8周后的疼痛情况较轻于对照组,其膝关节活动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较高,而实验组的膝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比较这两种方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两组患者在术后12h、24h、48h静息时和活动时的VAS评分,以及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膝关节HSS评分,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能够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起到显著的术后镇痛效果,有效降低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同时使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尽快改善,令患者的整体康复周期大大加快,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股神经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对经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术患者实施全程干预护理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00例经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的原则,把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经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术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方式,研究组50例经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术患者采取全程干预护理,护理后,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和对照组均取得一定护理疗效,但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经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术患者实施全程干预护理,可以降低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股动脉 冠脉 全程干预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经内侧肌下入路与髌骨内侧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临床疗效。方法  以90例接受TKA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经内侧肌下入路)与对照组(经髌骨内侧入路),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术后四头肌肌力恢复时间、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经股内侧肌下入路 髌骨内侧入路 全膝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经内侧肌下入路与髌骨内侧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临床疗效。方法  以90例接受TKA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经内侧肌下入路)与对照组(经髌骨内侧入路),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术后四头肌肌力恢复时间、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经股内侧肌下入路 髌骨内侧入路 全膝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康复治疗采用四头肌训练与下肢肌肉链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KOA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选法将其分为参照组(采用四头肌训练)与干预组(采用下肢肌肉链训练),均组30例,所有患者均于2020.1-2020.12被我院收治,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膝关节评分(HSS)高于参照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KOA患者开展下肢肌肉链训练效果显著,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缓解疼痛程度,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膝关节 股四头肌训练 下肢肌肉链训练 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时经桡动脉入路和经动脉入路对患者手术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120例需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实施经桡动脉入路造影),对照组(60例,实施经动脉入路造影),对比分析两组方案的效果与对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方案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出现率也更低,排尿困难的现象出现得比对照组更少,住院时间、压迫止血时间与穿刺肢体制动时间均相较于对照组更短,舒适度更高,数据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践中经桡动脉入路比经动脉入路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更有效率,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恢复速度,确保患者术中各指标达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可在相关治疗中广泛推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