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时经桡动脉入路和经股动脉入路对患者手术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120例需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实施经桡动脉入路造影),对照组(60例,实施经股动脉入路造影),对比分析两组方案的效果与对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方案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出现率也更低,排尿困难的现象出现得比对照组更少,住院时间、压迫止血时间与穿刺肢体制动时间均相较于对照组更短,舒适度更高,数据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践中经桡动脉入路比经股动脉入路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更有效率,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恢复速度,确保患者术中各指标达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可在相关治疗中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 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采用跨腕关节外固定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 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 37 例,均采用 跨腕关节外固定器治疗,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关节功能活动情况与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论:本组患者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 7.14±2.03 )周。术后 3 月,掌倾角( 10.92±2.04 ) ° ,尺偏角( 25.73±4.37 ) ° ,腕关节功能评分均数( 3.61±0.22 )分。术后并发症 11 例,发生率为 29.73% ( 11/37 )。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腕关节外固定器治疗疗效理想,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并发症可控,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皮微创入路与Wiltse椎旁肌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在我院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分为Wiltse组和经皮组各45例,给予经皮组患者实施经皮微创入路治疗模式,给予Wiltse组患者实施Wiltse椎旁肌入路治疗模式,对比采用不同治疗模式的两组的治疗效果与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病情均有好转,但是相对于经皮微创入路治疗模式,使用Wiltse椎旁肌入路治疗模式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Wiltse椎旁肌入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揭示围绕阴虚湿热型痤疮患者实施路佩三皮汤治疗的临床作用效能。方法:2022年12月-2023年5月,将我院128例阴虚湿热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两组,各64例,参照组中医常规治疗,研究组路佩三皮汤治疗,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接受治疗前后的EAIS评分指标和皮肤瘙痒程度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的EAIS评分指标,以及皮肤瘙痒程度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EAIS评分指标,以及皮肤瘙痒程度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围绕阴虚湿热型痤疮患者实施路佩三皮汤治疗,效能优质,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周血管介入术中经桡动脉入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6月~2024年6月收治的60例外周血管介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穿刺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其中经桡动脉入路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经股动脉入路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时间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加压包扎时间、手术诊疗时间、穿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外周血管介入术中经桡动脉入路具有明显优势,能缩短加压包扎时间、手术诊疗时间及穿刺时间,并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入路钢板固定治疗髋臼后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髋臼后部骨折患者中随机挑选70例,且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K-L入路,观察组使用直接后方入路,对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2.50±9.10)min、术中出血量为(350.40±38.54)ml、手术切口为(10.10±2.15)cm,均要好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髋关节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髋关节评分分别为(64.20±7.15)、(76.40±6.95)、(84.50±10.22),均要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髋臼后部骨折治疗中利用直接后方入路钢板固定治疗具有确切效果,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切口较短,且可以更佳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对比椎旁肌间隙入路同传统入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胸腰段骨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分为对照组(传统入路治疗,n=25)和观察组(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n=25)。对比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VAS评分),影像学指标(椎弓根钉置入的准确率、椎体高度矫正率、伤椎Cobb角矫正率)及住院时间费用。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2周和6周的VAS评分四项围手术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椎弓根钉置入的准确率、椎体高度矫正率、伤椎Cobb角矫正率三项影像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同传统入路治疗胸腰段骨折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前者相比于后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花费少、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颈胸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颈胸段脊柱骨折展开对照研究,共计 60 例,手术时间于 2018年 6 月— 2019年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慢阻肺雾化吸入治疗中基于跨理论模型(TTM)的多学科协作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间慢阻肺患者8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跨理论模型多学科协作护理。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肺康复指标、生活质量分数差异显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