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第三腰椎关节错缝为腰部常见的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也是难治愈的腰痛病之一。其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般治疗方法难于奏效,近年来,笔者应用四维牵引整脊配合枕垫治疗第三腰椎关节错缝67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四维牵引 整脊 枕垫 第三腰椎后关节错缝
  • 简介:临床上脊椎错位,包括微小错位(称错缝),产生的病机——神经血管障碍,介入各科的病率很高;目前又被医界所忽视,误诊误治率极高的疾病,定名为“脊障”;因此,椎动脉型的颈椎病的关键也是查找“脊障”。查找“脊障”在病因学上是一大发现.并诱发治疗学上的一场大革命。韦以宗教授从全新角度诊治“脊障”的途径,是一个大突破、大飞跃、各科大横向的联系;在临床上有独特的疗效,是中国整脊治疗模式的丰富发展,是治疗学上的一大进步。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床体 脊椎错位 血管障碍 误诊误治 整脊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中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74例采用定位旋转复位,抖动展筋,穴位弹拨,使酸、麻、肿、胀的感觉顺经传递。中频治疗促进血液循环,松解软组织粘连;对照组87例采用单纯推拿治疗。结果:通过两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显效143例(82.18%),有效26例(14.94%)无效5例(2.87%)总有效率169例(97.1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起效快且疗效确切,疗效优于单纯推拿治疗。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综合治疗 中医学 发病率
  • 简介:腰椎关节错缝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编写,是在既往文献基础上,根据近十年的新的认识,结合临床实际编写的。现将本《指南》编写的几个关键内容报告如下:

  • 标签: 腰椎后关节错缝 诊疗指南 编写
  • 简介:动脉型颈椎病(CSA)是临床上以头晕为主的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单纯或合并有椎动脉刺激的颈椎病患者的人数仅次于神经根型而位居颈椎病分型的第二位。有人统计,约70%的颈椎病伴有椎动脉受累表现,且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经过我们多年的研究发现,椎间失稳的发生,尤其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的病理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临床上我们采用以颈椎定点旋牵复位手法为主的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病历完整的173例报告如下:

  • 标签: 椎间失稳 椎动脉型颈椎病 诊断 治疗 X线检查 旋牵复位
  • 简介:目的:观察脊柱整复手法配合点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镇眩作用及即时效应。方法:将202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08例)和对照组(94例)。实验组用脊柱整复手法配合点穴治疗,对照组用静滴麦普宁针治疗。观察第一次手法治疗前后即时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左右两侧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fBA)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peak),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及血管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j)值,并分别于治疗1、2、3、4……10天对眩晕程度进行评分,最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二组镇眩效果:实验组显效92例(85.19%);对照组显效58例(61.70%);二组综合疗效:实验组:治愈82例(75.93%):对照组:治愈50例(53.19%)。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即时效应:经手法治疗,VA及BA的Vpeak和Vmin值明显增加(P〈0.01),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VA、BA的PI和RI值明显下降(P〈0.01)。结论:脊柱整复手法配合点穴能使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椎一基底动脉血管舒缩弹性好转,明显改善脑部血供,从而达到镇眩作用。

  • 标签: 眩晕 椎动脉型颈椎病 脊柱整复手法配合点穴/推拿 镇眩作用 即时效应 临床观察
  • 简介:颈椎病是因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累及同围邻近组织(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者。正常的颈椎弯曲向前,形成一弓形,保持我们正常的头部可向前、向后、向左右两侧转动的工作或生活。但是,就目前来说,现代人类社会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超强劳动如长期坐于桌前工作、上网、玩游戏机,

  • 标签: 颈椎病 中医手法治疗 失败后 手术 社会生活 退行性改变
  • 简介:舒张指揉法是我科前主任沈健群老师创建的,是一组采用一指禅推、四指平推、滚法、摩法、提拿、点按、揉法、抹法、扫散法的复合推拿手法。为了探讨舒张指揉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价值,笔者对80例CA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行舒张指揉法加电脑间隙牵引治疗,对照组40例则使用电脑间隙牵引配合药物治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观察组在疗效上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揉法 对照组 椎动脉型颈椎病 牵引治疗 观察 临床运用
  • 简介:1.约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邵振海等人提出了“脊神经支综合征”的概念,认为上腰段的脊神经支受到牵拉、卡压等刺激是发生下腰痛的原斟。这一学说现已基本得到公训。现在更常用的名词是“脊神经支源性腰痛”、“腰椎脊神经支综合征”。2.脊神经支源性腰痛的特点:疼痛多为持续性,痛区可位于下腰正中、腰骶部、髂嵴附近、臀部,也可伴大腿外侧痛,但一般不超过膝关节;腰椎向某一方向运动时症状可加重,严重者甚至不能行走和站立:在主诉痛区上方2~3个脊椎节段(脊神经支发出平面)的棘突、小关节、横突有压痛,深压时可向主诉痛区放射;无下肢感觉、反射和肌力异常;主诉痛区的X线、CT、MRI多为正常。

  • 标签: 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 整脊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以整脊调曲法为主治疗腰骶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理筋、调曲、练功大疗法,运用四维悬吊牵引腰椎,以调腰曲和腰骶角为主的整脊综合疗法治疗,系统观察腰骶关节病135例,并进行随访。结果:腰骶角调曲有效率98.78%,临床治愈率76.30%,显效率21.48%。平均20个月随访优良率86.89%。结论:导致腰骶关节病的主要原因是腰骶力学紊乱,通过整脊调曲恢复或改善生理曲度,临床可以治愈,如能坚持功能锻炼,可有效控制复发。

  • 标签: 整脊调曲法 腰骶后关节病
  • 简介:急性腰扭伤多由于轻度扭腰或弯腰猛然直立,致使关节突关节滑膜嵌入关节之间,造成滑膜被卡压,关节突关节交锁或错位,而引起剧烈腰痛。本病属中医”弹背”,”闪腰”范畴。发病年龄以20-40岁的男性青壮年。笔者白2006年7月-2007年7月,采用步正脊手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腰扭伤 手法治疗 关节滑膜 男性青壮年 关节交锁 发病年龄
  • 简介:维定位整脊手法,其维概念原出于古老的系统解剖学,现今的整脊医师在做手法前,都必须细看X光片、CT或MRI,这些都是从多角度来分析病灶,也就是维概念。

  • 标签: 整脊手法 治疗 三维定位 颈椎病 系统解剖学 病灶
  • 简介:目的:探讨以整脊理筋、正骨、调曲法为主治疗腰椎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理筋、正骨、调曲大疗法,运用整脊理筋、正骨法治疗,系统观察腰椎关节紊乱169例,并进行随访。结果:临床治愈率92.89%,显效率6.51%。平均10周随访优良率95.89%。结论:导致腰椎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腰部肌肉失平衡和腰椎力学紊乱,通过整脊理筋、正骨手法恢复或改善腰部肌肉失平衡和腰椎力学紊乱,临床可以治愈,如能坚持功能锻炼,可有效控制复发。

  • 标签: 整脊理筋正骨法 腰椎后关节紊乱综合征
  • 简介:颈椎病是一种因颈椎及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脊髓而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候群。此病以中年以上人群多发,近些年青年人的发病率亦在逐年上升,必须引起注意。笔者年来采用中药外熨、内功推拿、导引整脊法配合,相互为用、相得益彰,对颈椎病给予精心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 标签: 颈椎病 中医治疗 中药外熨 内功推拿法 导引整脊功
  • 简介:目的:应用中医正骨整脊手法结合改良颈椎牵引,研究治疗寰枢关节错缝,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总结,形成~套安全有效的以手法为主可重复性操作的治疗方案。方法:2005年3月~2008年5月,采用标准对照临床验证,将寰枢关节错缝病例311例随机平行分为试验组(157例)和对照组(154例),分别采用牵复步法治疗和牵提旋转推棘突法治疗。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3d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治疗1月两组随访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该治疗方案概括定名为“牵复步法”治疗寰枢关节错缝,该方法可明显改善寰枢关节错缝并同时相应纠正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甚或反弓畸形,从而有效重建颈椎的生物力学平衡,是治疗寰枢关节错缝的一种新方法。

  • 标签: 寰枢关节错缝 非手术疗法 牵复三步法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规范陆文整骨手法,评价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方法:采用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23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规范化研究,按照简单随机数字法分为手法组和热敷牵引组。其中陆氏整骨手法组122例,男38例,女84例,平均年龄(48.3±9.95)岁,平均病程(2.7353±3.7468)个月,病情程度轻度7例、中度47例、重度68例。中药热敷牵引组111例,男41例,女70例,平均年龄(47.38±9.59)岁,平均病程(2.5822±2.7658)个月,病情程度轻度14例、中度38例、重度59例。结果:经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表评价,研究组患者优36例(占29.5%),良53例(占43.4%),可19例(占15.6%),差14例(11.5%),有效108例(占88.5%);对照组患者优22例(占19.8%),良34例(占30.6%),可27例(占24.3%),差28例(25.2%),有效83例(占74.8%)。经统计学检验χ^2=13.097,P=0.004〈0.05,两者有效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陆文整骨步五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临床易于操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椎间盘移位 腰椎 中医药疗法 推拿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