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作者简介韦玲,大专,广西岑溪市人民医院儿科,护士长。摘要目的针对缺血缺氧脑病患儿采取早期综合康复护理的预后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缺血缺氧脑病治疗的患儿6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的脱水、止血、护脑等药物治疗和基础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儿在治疗后的智力和体格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智力发育程度和体格发育程度较对照组提高(P<00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缺血缺氧脑病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了患儿的致残率和改善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康复护理 缺血缺氧性脑病 预后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血管狭窄的分布及其与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6月于我科就诊的100例TIA患者,对照组选择在我院同期进行健康查体的100例。结果100例TIA患者中有67例为脑动脉狭窄,5条闭塞,其中1例TICA闭塞,4例MCA闭塞。39例高危组血管狭窄中10例单支血管狭窄,29例多支血管狭窄;28例低危组血管狭窄中11例多支血管狭窄,17例单支血管狭窄。100例对照组中有15例为脑血管狭窄者。脑血管狭窄与性别(P=0238)、年龄(P=0979)无关。与低危险组相比,高危险组更容易导致出现多支血管病变(P=0000、OR=10)。结论TIA患者很容易出现脑动脉狭窄,还会对多条血管进行累及。为了减少TIA的发生,减轻脑动脉狭窄发展,可以同步干预导致脑血管狭窄的多种因素,以便使得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进一步降低。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经颅多普勒 脑动脉狭窄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640层CT灌注及血管成像对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CVD)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51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或脑梗死(CI)患者,于发病1w内行640层CT灌注(CTP)及血管成像(CTA)检查,对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和脑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23例患者中例CT灌注检查发现与责任病灶相符的脑灌注异常区,表现为脑血流量减低,平均通过时间和达峰时间显著延迟;灌注正常28例,18例临床证实为TIA,10例为小体积脑梗死。119例CI患者CTA显示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不同程度的狭窄或完全闭塞。结论CT灌注成像联合血管成像能够同时从血管形态和功能上反映脑血管病变和血流灌注情况,为临床选择干预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 标签: 640层CT 灌注及血管成像 脑缺血早期 风险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临床疗效及安全评价.方法114例短暂脑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中西医结合疗法 尼莫地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电针刺激“人中”穴、双侧“中冲”穴及“风府”穴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内热休克蛋白mRNA(HeatShockProtein,HSPmRNA)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法制备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然后通过R卜PcR技术,观察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内HSP70mRNA的表达以及电针刺激对其表达的干预作用。结果:电针刺激能有效的诱导缺血侧海马内HSP70mRNA的表达,增强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结论:电针刺激能够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损伤与其能够诱导HSP70表达增强有关。

  • 标签: 电针 HSP70mR-NA 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