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基金项目2011年度北海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北科合201109009);2011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专项课题(GZKZ1151)。摘要目的从中医药治疗角度出发,观察益气化痰法治疗小儿肺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13例确诊为肺炎恢复期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56例和对照组157例。治疗组除继续原抗感染治疗方案外,辅以益气化痰法,予加味二陈汤加减。对照组除继续原抗感染治疗方案外,辅以西医对症治疗或除加味二陈汤外的中医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儿咳嗽、痰液、肺部听诊、胸部X线、食欲食量、精神、面色、出汗、舌象等指标的变化,评价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案治疗小儿肺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尽管在入组时其年龄小于对照组和病情重于对照组,但经过加味六陈汤治疗后,其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入组时间与出院时间的间隔天数短于对照组04d(P<001);其治疗效果也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化痰法能有效改善肺炎恢复期患儿的症状和体征,缩短住院天数。
简介: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补肾方对气虚型颈椎病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月龄雌性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气虚型颈椎病模型组(模型组)和益气化瘀补肾方组(治疗组),每组10只。正常组不施加任何手术,气虚型颈椎病模型采用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复合疲劳加饥饱失常法气虚模型建立,手术3个月后治疗组大鼠予益气化瘀补肾方灌胃治疗1个月。通过放射免疫学、颈椎间盘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研究益气化瘀补肾方作用机制。结果:模型组动物出现精神委靡、少动、体质量下降等气虚表现,cGMP降低,cAMP/cGMP增高,三酰甘油和CD62p增高,E2降低,颈椎间盘退变,Ⅱ型胶原减少,Agc1、Col2a1表达减少,MMP-13表达增高;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动物精神状态恢复稍快,cAMP/cGMP增高,三酰甘油和CD62p降低,颈椎间盘退变有所改善,Ⅱ型胶原增加,C012a1和TIMP-1表达增高。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方通过免疫、代谢、凝血等系统改善证候指标并延缓椎间盘退变。
简介: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补肾方对D-半乳糖诱导小鼠腰椎间盘衰老的影响。方法:8周龄雄性健康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诱导盐水灌胃组及益气化瘀补肾方组。空白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其余2组均皮下注射D-半乳糖复制腰椎间盘衰老模型;盐水灌胃组灌胃等容量生理盐水,益气化瘀补肾方组灌胃中药水溶液。连续给药10周后处死小鼠,取下腰部椎间盘,进行免疫组化分析以及实时定量RT-PCR检测。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益气化瘀补肾方可以明显降低软骨终板及纤维环中p16INK4a和p27KIP蛋白表达;实时定量RT-PCR分析发现,益气化瘀补肾方可显著增加Bmi1、CDK4和C-mycmRNA的表达,降低p16INK4a、cyclinD1、RB、p19ARF、Mdm2和p53mRNA表达。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方具有延缓D-半乳糖诱导小鼠腰椎间盘衰老的作用,并且这种延缓作用与调控衰老相关基因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相关。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疏风理气化痰法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经验。 [方法 ]分析笔者对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的认识和临证思维,疏风理气化痰理论的发挥应用,总结疏风理气化痰法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经验,并举一病案分析。 [结果 ]笔者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复感风湿热邪或感风寒湿邪热化,客于肠间,阻滞气机而成 。针对此病因病机,采用疏风理气化痰法,临床上取得较好效果。所举病案,具体展示了上述辨证思路和治疗经验。 [结论 ]疏风理气化痰法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简介:为观察中药益气化瘀方对颈椎病的疗效,60例气虚血瘀兼痰湿阻络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益气化瘀方煎剂,对照组采用口服芬必得和弥可保片剂.在治疗8周和1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颈椎病常见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8周后,其大部分症状和体征已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在治疗12周后,其症状和体征才有改善(P<0.05),但不及治疗组明显;治疗组的综合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0.01).提示益气化瘀方在改善气虚血瘀型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方面疗效确切,且疗程比常规治疗短.
简介: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方治疗保守性手术后复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A125、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45例保守性手术后复发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23例)和西药组(22例)。西药组口服孕三烯酮胶囊,2.5mg/次,2次/周;中药组口服益气化瘀方每日1剂,2次/日。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清CA125、MMP-9、TIMP-1水平;盆腔包块的最大径线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中药组和西药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CA125、MMP-9水平下降、TIMP—1水平上升、MMP-9/TIMP-1比值下降,但治疗后中药组TIMP—1水平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MMP-9及MMP-9/TIMP-1比值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益气化瘀方能有效治疗保守性手术后复发子宫内膜异位症,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血清CA125、MMP-9水平,提高TIMP-1水平,降低MMP-9/TIMP-1比值有关。与孕三烯酮相比,益气化瘀方药物不良反应更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