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梳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理论及后世医家相关论述,追溯温热药治湿热病渊源;从分消走泄法的理论依据及其用药规律,探讨温热药物在湿热病治疗中的应用.旨在拓宽思路,指导临床实践.

  • 标签: 湿热病 分消走泄法 温热药 伤寒杂病论 温病学
  • 简介:目的:探讨明清时期温热疫病初期的辨治规律。方法:以明清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涉及温热疫病的主要医著为研究对象,运用频次法统计温热疫病的主要症状和治疗药物,运用分层聚类法分析主要症状的分布规律和治疗药物的运用规律。结果:从症状分析来看,温热疫病初期以发热、数脉、口渴、舌红等为特征性表现,兼变症可见心烦、不寐等逆传心包的表现。从药物分析来看,20味常用药物构成了用于治疗温热疫病初期的常用方剂,如银翘散、升降散、清瘟败毒饮、普济消毒饮、白虎汤等;连翘是最常用的药物,金银花与薄荷,牛蒡子、天花粉与川贝母,黄芩与玄参,栀子与豆豉等均为治疗温热疫病初期的常用配伍,石膏、竹叶则是用于治疗热陷心包和卫气同病的常用药物。结论:温热疫病初期以肺气膹郁、热毒伤阴为主要病机,治疗当以宣透郁热为主。

  • 标签: 温热疫病 初期 症状 中药 分层聚类分析
  • 简介:1中医学关于气及气化的认识气是古老中国的一种哲学思想。气是宇宙万物之宗,大干世界变化之源。气化流行,生生不息。因此,每当人们在探讨生命现象时,总会把视角投向“气”这一古老的宇宙观。

  • 标签: 肾主气化 临床应用 中医病理
  • 简介:随着温度的直线升高,走在路上,总能看到高温度下由于水箱被煮沸嘶抛锚的汽车。同样,炎炎苦夏中,升高的温度让人们体内的各种循环系统加速,激素分泌加快,搅乱了身体以往的运动速度。我们面临抛锚的身体,就像在高温中的盘山路上行驶一样——烦躁易怒,头昏头疼,汗如雨下,胃肠不适。在这场与高温的竞技中,你能控制好身体,成为自己的高温总管吗?

  • 标签: 高温 苦夏 综合征 循环系统 激素分泌 运动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讨复用耐高温器械手工清洗流程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实施复用耐高温器械手工清洗流程改进前后,器械清洗效果。结果:研究组器械器械洗涤、包装、灭菌合格率以及细菌培养合格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在改进复用耐高温器械清洗流程可切实提高器械无菌检验合格率,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对确保临床治疗安全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复用耐高温器械 手工清洗流程改进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温热针结合空气压力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FMA、MBI评分以及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患者温热针结合空气压力疗法取得了确切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肩手综合症 温热针 空气压力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糖尿病在中医中被称为"消渴","消"是指在病理状态下该机能的异常亢进;由此产生口渴的感觉为"渴",病机与症状合而为一,称为"消渴"~([1])。以渴而多饮,饥而多食,小便频数,或尿有甜味,机体消瘦为临床特征,出现"何以饮水连连不解其渴,所饮之水反直趋下焦而为小便频频,何以消谷多食不为肌肤,饮食精微外泄而形体日见消瘦"的矛盾病理现象。目前普遍认为消渴的根本病机为阴虚燥热,

  • 标签: 糖尿病 气化失司 病机 治法
  • 简介:历代注家多指客气为外来邪气客居体内或内生邪气,然基于六经气化学说,从本气太过为病的观点出发,经分析比对《伤寒杂病论》中关于"客气"的条文,可以得出客气的含义是指因机体之虚而使厥阴肝经产生太过的风气,并游寄客居于身体某部位,使得该部位气血紊乱而发病。厥阴风气以善行而数变为特点,游溢全身,没有固定不移的位置,故可以认为《伤寒杂病论》中的"客气"是厥阴风气的别称。

  • 标签: 六经气化 《伤寒杂病论》 客气 厥阴风气
  • 简介:基金项目2011年度北海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北科合201109009);2011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专项课题(GZKZ1151)。摘要目的从中医药治疗角度出发,观察益气化痰法治疗小儿肺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13例确诊为肺炎恢复期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56例和对照组157例。治疗组除继续原抗感染治疗方案外,辅以益气化痰法,予加味二陈汤加减。对照组除继续原抗感染治疗方案外,辅以西医对症治疗或除加味二陈汤外的中医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儿咳嗽、痰液、肺部听诊、胸部X线、食欲食量、精神、面色、出汗、舌象等指标的变化,评价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案治疗小儿肺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尽管在入组时其年龄小于对照组和病情重于对照组,但经过加味六陈汤治疗后,其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入组时间与出院时间的间隔天数短于对照组04d(P<001);其治疗效果也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化痰法能有效改善肺炎恢复期患儿的症状和体征,缩短住院天数。

  • 标签: 益气化痰法 小儿肺炎 恢复期 临床观察
  • 简介:根据中医气血理论,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确立了“调和气血防治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学术思想,创立了防治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经验方——“益气化瘀方”。开展一系列临床和实验研究,对“益气化瘀方”的有效性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观察和深入探索,进而验证了“益气化瘀方”的科学性及可靠性,丰富并发展了中医气血理论。

  • 标签: 椎间盘退变性疾病 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细胞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益气化瘀法
  • 简介: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补肾方对气虚型颈椎病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月龄雌性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气虚型颈椎病模型组(模型组)和益气化瘀补肾方组(治疗组),每组10只。正常组不施加任何手术,气虚型颈椎病模型采用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复合疲劳加饥饱失常法气虚模型建立,手术3个月后治疗组大鼠予益气化瘀补肾方灌胃治疗1个月。通过放射免疫学、颈椎间盘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研究益气化瘀补肾方作用机制。结果:模型组动物出现精神委靡、少动、体质量下降等气虚表现,cGMP降低,cAMP/cGMP增高,三酰甘油和CD62p增高,E2降低,颈椎间盘退变,Ⅱ型胶原减少,Agc1、Col2a1表达减少,MMP-13表达增高;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动物精神状态恢复稍快,cAMP/cGMP增高,三酰甘油和CD62p降低,颈椎间盘退变有所改善,Ⅱ型胶原增加,C012a1和TIMP-1表达增高。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方通过免疫、代谢、凝血等系统改善证候指标并延缓椎间盘退变。

  • 标签: 益气化瘀补肾方 颈椎病 气虚证 大鼠
  • 简介: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补肾方对D-半乳糖诱导小鼠腰椎间盘衰老的影响。方法:8周龄雄性健康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诱导盐水灌胃组及益气化瘀补肾方组。空白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其余2组均皮下注射D-半乳糖复制腰椎间盘衰老模型;盐水灌胃组灌胃等容量生理盐水,益气化瘀补肾方组灌胃中药水溶液。连续给药10周后处死小鼠,取下腰部椎间盘,进行免疫组化分析以及实时定量RT-PCR检测。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益气化瘀补肾方可以明显降低软骨终板及纤维环中p16INK4a和p27KIP蛋白表达;实时定量RT-PCR分析发现,益气化瘀补肾方可显著增加Bmi1、CDK4和C-mycmRNA的表达,降低p16INK4a、cyclinD1、RB、p19ARF、Mdm2和p53mRNA表达。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方具有延缓D-半乳糖诱导小鼠腰椎间盘衰老的作用,并且这种延缓作用与调控衰老相关基因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相关。

  • 标签: 益气化瘀补肾方 D-半乳糖 椎间盘 衰老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疏风理气化痰法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经验。 [方法 ]分析笔者对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的认识和临证思维,疏风理气化痰理论的发挥应用,总结疏风理气化痰法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经验,并举一病案分析。 [结果 ]笔者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复感风湿热邪或感风寒湿邪热化,客于肠间,阻滞气机而成 。针对此病因病机,采用疏风理气化痰法,临床上取得较好效果。所举病案,具体展示了上述辨证思路和治疗经验。 [结论 ]疏风理气化痰法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 标签: 疏风理气化痰法 溃疡性结肠炎 大肠湿热型 临床经验
  • 简介:为观察中药益气化瘀方对颈椎病的疗效,60例气虚血瘀兼痰湿阻络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益气化瘀方煎剂,对照组采用口服芬必得和弥可保片剂.在治疗8周和1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颈椎病常见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8周后,其大部分症状和体征已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在治疗12周后,其症状和体征才有改善(P<0.05),但不及治疗组明显;治疗组的综合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0.01).提示益气化瘀方在改善气虚血瘀型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方面疗效确切,且疗程比常规治疗短.

  • 标签: 颈椎病 气虚血瘀 痰湿阻络 益气化瘀方 中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