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噪声作业工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噪声作业工人为对象,共1000例,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详细统计所有试验者一般资料,详细记录疑似职业性噪声聋者,分析影响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对策。结果:不同年龄、性别、工龄、行业、企业规模者的职业性噪声聋发生率不同,差异P0.05。运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性噪声聋受到工作者年龄、工作者性别、工作者行业、工作者企业规模影响。结论:噪声作业工人的职业性噪声聋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工作者年龄、工作者性别、工作者行业、工作者企业规模,需针对诱发因素制定科学管理方案,预防职业性噪声聋。
简介:职业性眼病主要是指劳动者在工作活动范围内由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引起的眼部病变,从而导致职业性眼病。职业性眼病主要包括一下接种类型: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白内障以及激光所致白内障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职业性慢性轻度铅中毒临床路径的构建。方法以循证医学证据为指导,将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病例分析等结合,制定职业性慢性轻度铅中毒临床路径文本,并进行临床验证。结果制定出临床路径文本,初步临床验证结果显著,能有效提高医疗质量。结论构建职业性慢性轻度铅中毒临床路径并应用,有利于提高该病临床诊疗的管理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 剖析职业性哮喘患者直接经济负担,为相关单位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方法 随机选取58例于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来我院治疗哮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职业性哮喘,临床资料齐全。分析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常见变应原种类等因素对住院时间、费用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58例职业性哮喘患者中,住院天数在23~50d之间,平均住院天数(39.25±8.28)d。所有患者住院费合计80.32万元,平均住院费用为13848.27元。从不同种类住院费用上看,诊疗费用、西药费用以及综合医疗服务费占比较高,分别为43.74%、32.80%、18.72%;2019.1-2020.12期间的职业性哮喘患者治疗时间短于2019.1-2020.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3;P<0.05);而住院总费用及日均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中应加大资源利用率,在职业性哮喘治疗上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提升诊断效率,及时给予干预,减轻相关部门及社会经济负担。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职业性汞中毒观察对象的驱贡治疗效果。方法从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汞中毒企业员工中抽选96例,根据患者尿汞浓度的不同分为实验一组(尿汞浓度0.05mg/L至0.08mg/L)、实验组二组(尿汞浓度0.09mg/L至0.15mg/L)、实验三组(尿汞浓度0.16mg/L及以上),每组32例。对所有患者均采取驱贡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尿汞浓度。结果实验一组与实验二组治疗后患者尿贡浓度明显升高,t=22.6047、9.6499,P=0.00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三组治疗前后患者尿贡浓度没有明显变化,t=0.9944,P=0.324,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驱贡治疗应用于职业性汞中毒当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保证患者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职业性慢性锰中毒患者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对策是否可真正起到积极作用,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其治愈信心等,并为医护人员后期治疗与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可行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4月-2021年9月接诊的慢性职业性锰中毒患者60例,并依照双盲法的原则作为划分依据,将全体患者划分为A组(对照)30例,需要依照我院常规护理干预模式与流程来实施护理工作。B组(研究)30例,则需要从心理、饮食、行为、用药等几个重要项目为依据,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工作。结果:在A、B组两组接受了不同的护理干预后,期各项指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B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明显低于A组,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P<0.05。结论:围绕慢性职业性锰中毒患者实施救治与护理干预工作时,需要医护人员围绕患者的心理、饮食、行为、用药等多方面来实施干预工作,如此,便可缓解其负面情绪。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职业性尘肺病患者分期与肺功能损伤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中心诊断的280例职业性尘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肺功能检测,总结尘肺病处于不同分期与患者肺功能损伤情况的关系。结果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I期和II期尘肺患者的各指标平均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但有27.60%-45.59%的患者存在一项或一项以上通气功能指标异常,III期尘肺患者各指标平均水平均在异常范围内,且有70%-85%的患者存在一项或一项以上通气功能指标异常,与I期、II期患者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III期患者的肺功能损伤程度更为严重。结论职业性尘肺病分期与肺功能损伤程度具有一定的关系,但在评价伤残等级上具有一定的缺陷,因此临床在进行伤残鉴定时,可结合肺功能指标进行评价,以提高鉴定准确性。
简介:【摘要】 本文对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概念、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论述,综述了医护人员职业性腰背痛的影响因素和探索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干预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医护职业性腰背痛人群个性化干预措施,为构建系统化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 本文对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概念、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论述,综述了医护人员职业性腰背痛的影响因素和探索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干预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医护职业性腰背痛人群个性化干预措施,为构建系统化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简介:目的探讨铅蓄电池企业进行优化改造铅尘浓度超标岗位的通风系统的防治模式。方法对惠州市2所铅酸蓄电池企业通风系统进行调查及检测,根据调查检测结果,结合企业生产特点和整体工艺布局,对其铅尘浓度超标岗位的通风系统进行科学优化改造,评估改造前后排风罩罩口风速、控制风速、空气铅尘TWA浓度、铅作业人员血铅浓度等。结果改造前,两所企业包板、烧焊检测点的控制风速、排风罩口量、罩口面积、罩口平均风速分别为0.29m/s、0.25m/s;9550.0m^3/h、11230.0m^3/h;0.49m^2、2.23m^2;5.24m/s、1.40m/s,进行吹吸式排风改造后,2个检测点的控制风速分别达到2.20m/s、2.00m/s;44327.6m^3/h、441427.0m^3/h;4.80m^2、4.80m^2;2.26m/s、2.57m/s,改造后通风系统参数能满足控制工作场所铅烟/铅尘的要求;改造前测定铅尘58次,超标15次,合格率为74.1%;改造后测定铅尘58次,超标1次,合格率为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造后工作场所铅尘TWA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改造后两所企业铅作业人员血铅浓度显著低于改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优化改造铅烟/铅尘浓度超标岗位的通风系统等综合治理模式,可有效控制职业铅接触危害。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塔城地区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为提升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新疆塔城地区疾控中心随访的128例确诊职业性尘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用问卷调查法,从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四大维度评价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并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有17.19%的患者满意或很满意当前的健康状况,18.75%的患者主观感觉自身生存质量好或很好。借助WHOQOL-BREF简表对尘肺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并从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四大维度进行评分,结果显示,心理、生理与社会评分均在对照组以下,而环境维度评分则超出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均表现出一定的统计学意义。不同职业类型患者的生理维度评分对比表现出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塔城地区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主观满意度与生存质量均不高,既要关注疾病自身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还应强化其患病后的工作安排,以有效改善其生存质量。